APP下载

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2017-05-30何卫平

教育文化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何卫平

摘要: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专业定位同构,背离西部社会需求;专业教学资源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评价模式单一,激励导向机制滞后;专业价值“悬浮”,人才流失严重。重构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需求为导向设置特色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以专业实践为核心打造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以差异化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复合人才,以“治理”思维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整体发展,充分发挥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西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044-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08

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成为一个相对较为成熟且受人尊敬的职业,是维系西方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则相对缓慢,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截止2015年底,全国有300多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70余所高职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在政府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当下,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迎来一个快速地扩张期,其中包括一些西部院校,它们在各种资源缺失的情况下出于各种目的也纷纷增设社会工作专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西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的当下认真反思和重构其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与东部地区相比,由于地理、信息和发展的限制,西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整体还是呈现“先天发育迟缓、后天营养不足”的特点,难以有效地回应西部社会不断涌现的需求,解决西部社会的各种问题,其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同构,背离西部社会需求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在西方国家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相对来说较高。然而,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作为非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一直以来在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单位社会的淡出,政府不再垄断所有的社会资源,公民社会逐渐成长和壮大,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国家权力触角的逐渐收缩,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开始登上时代舞台,在诸多的领域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1999年之前,国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高校仅有三十多所,到目前为止,开设社会工作学校的高校已经突破了两百五十多所。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西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很多高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虽然在短时期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體量的扩张,但并没有带来质的变化,西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相对于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依旧有较大的差距。在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后发的西部社会工作院校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区域特色,合理地进行专业定位,很多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仅出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门槛较低的缘故而非建立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认可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西部高校在专业开设之初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其专业定位问题,只是简单复制一些东部院校或其他现行开设的社会工作院校的培养模式,沿用一个非常模糊且缺乏内容的专业描述,如“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类似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专业定位显然是背离了西部社会的真实需求,缺乏西部社会工作应有的专业特色,最终必定会影响了西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专业教学资源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

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很多是在弱势高校(二本院校)开设的,可以说处于双重的弱势(学校和专业都处于弱势)地位。在东部地区,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是寄托在社会学的学科平台上发展,而西部很多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缺乏这样一个学科平台,孤立无援,在学校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支持力度有限,一些学校的基本教学设备缺乏。很多西部高校由于地域因素难以吸引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为了兴办社会工作专业而临时从其他相关专业抽调一些老师加入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队伍当中,很多老师对于“社会工作为何物”这个问题自己也弄不清楚,不能领会其精髓。由于西部地域限制及高学历社会工作毕业生的紧缺,在西部很多社会工作院校,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硕士学位的教师相对较少,许多学校的专任教师大多数是由一些先行开设社会工作院校的毕业本科生所构成,或者由相关专业教师转行过来人员临时组成,专业教学资源可以说是相当地缺乏。纵观西部高校很多学校的开设课程,大多数学校是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审定颁行的《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确定的课程开设要求所规定的11门专业主干课程,分别是: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概论和社会政策。大多数学校缺乏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如手工类课程,舞蹈类课程以及同服务对象关系比较紧密的急救医学课程和文案写作方面的课程,这些都是学生在助人实践中可能会运用到的非常重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由于特色课程的缺乏,导致一些毕业生在从事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着技能缺失的问题。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很多西部社会工作院校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除了11门主干课程外,在其他课程的开设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基本上是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课程的大杂烩,除掉一些基本的思想政治课程,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实物课程所占比例较低,只是象征性地点缀了一些。此外,专业实习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遭遇着可有可无的境遇,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严格意义的专业实习,实习资源总体缺乏,许多西部高校社会工作实习缺乏固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和实习督导。由于实习基地和督导缺乏,很多社会工作实习生往往只能去一些不具有专业性的地方完成实习工作,专业技能相对来说比较缺失。

(三)人才评价模式单一,激励导向机制滞后

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当前,对于很多西部院校乃至发达地区的高等社会工作院校而言,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模式单一,激励导向机制明显滞后。由于西部很多开设社会工作院校的学校很多属于非重点院校,他们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时间相对来说较短,对社会工作学生的培养定位模糊不清,在培养目标模糊的情况之下,他们的评价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评价一个社会工作学生是否优秀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显然不是适合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沿用传统考试制度评价社会工作学生优秀与否无法有效地激励那些有志于投身社会工作职业的学生。根据笔者从教以来的观察,很多能力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其实并不擅长考试。相反,那些考试分数较高的学生有些其实并不热衷从事专业社会工作助人活动,他们并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认同,不喜欢接触弱势群体,不乐意帮助他人。在很多西部高校,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评价还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符合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点的科学评价体系,依旧按照其他学科的评价体系去评价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一些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脱颖而出。目前,西部许多高校很多专业课程都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甚至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一些课程必须采取闭卷的形式,在这种分数的激励导向下,更多的学生愿意把时间花在课程理论的学习而不愿意走出课堂去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专业价值“悬浮”,人才流失严重

作为一门提供利他服务的专业,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一开始诞生之际就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毕竟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是呈现“教育先行、专业化、职业化滞后”的特点。在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架构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出于学生就业以及师资力量的考虑,很多西部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当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开设《社会工作伦理》或《社会工作价值》的相关课程,这种专业价值教育只是在《社会工作导论》中象征性地“蜻蜓点水点”一下,加上这些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西部院校多数属于非重点院校,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也比较缺乏,大学四年下来,学生并没有真正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内化到自己身上,专业价值在这些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基本处于一种“悬浮”状态。“在西部,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成立时间极短,很多人都不了解社会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在高考时,很少有学生填报第一志愿,常常是填报其他专业而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在学习过程中,还有抵触与不满情绪,职业化的社工理念很难建立。”[1]由于缺乏坚定的专业信仰,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体,许多西部高校的社会工作学生在毕业求职之际,他们也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对薪资待遇方面有着较高的期待,在全国社会工作人员总体待遇不甚理想以及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格局下,很多西部高校培养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理想而投身其他职业选择当中,这也是为什么西部院校每年有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但西部社会工作人才依然较为缺乏的重要原因所在。在很多西部地区,每年有大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迫于生存压力而纷纷转行从事其他职业,一部分即使没有转行的毕业生也大多“孔雀东南飞”,流入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

二、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重构

目前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一种相互脱节的格局,即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以及个人需求三者存在着严重的断裂。作为后发的西部社会工作院校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特色,化不利为有利,迎头赶追国内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教育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以需求为导向设置特色社会工作课程

西部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时应该紧紧围绕西部的社会需求,立足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需要开设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时既要注重社会工作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渗透,也不能忽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及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和实务技能的教学。同时,在开设特色课程时还需紧密地结合西部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的长远发展需要,分类、分层次地推进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针对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形及较多的自然灾害,西部社会工作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灾害社会工作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灾害的一般知识及介入技巧,一旦灾害发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第一时间投入到灾害救助工作之中,在真实的场景中内化学生的专业理念,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用人单位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拓展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特色课程。作为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西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对相关的就业岗位展开调查,弄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在精准识别用人单位、专业学生以及学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一些符合社会需要、专业需要以及学生个人需要的特色课程。各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机构实习的机会,和专业实习机构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培养,在课程开设时有意识地围绕专业机构的用人标准打造特色精品課程,将平时的教学、实业和就业等环节有机统一起来,打破学校、机构和社会之间的边界,以机构、专业及学生的综合需要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西部各高校应该充分地整合内外各种资源,尤其是学校内部的资源,结合地域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范院校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优势增设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心理咨询技术及学校社会工作之类的相关课程;农业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农村社会工作及相关的课程;医学院校可以结合所在学校的资源开设一些医务社会工作的课程,如围绕生命教育、自杀预防与干预、医患冲突调节开设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总之,西部各个高校要想在“先天发育迟缓、后天营养不足”的格局下赢得生存空间,迎头追赶中东部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必须时刻聚焦学生、专业以及西部社会各种不断变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己的课程体系,设置自己的特色精品课程。

(二)以专业实践为核心打造社会工作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它的学科特色同偏重理论色彩的社会学专业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相对于社会学专业,它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实践学时才能毕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要有800学时的实践时间,专科学生要修满400-600学时的实践课。我国香港地区有6所开设社会工作系的大学,学生要想从事社会工作系毕业,除了必须通过社工理论课程的考试,还必须完成800小时的社会工作实习。”[2]然而在西部诸多的高校乃至全国其他学校,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是社会学专业出身的,甚至是来自差距更为明显的政治学、哲学等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依旧沿用社会学或其他学科的模式,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中依旧占据着较大的权重。然而,这种模式并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要求。鉴于社会工作专业较强的实践性,西部高校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应该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而适当地增加专业见习、实习的时间,借助专业实践将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内化到西部广阔的场域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打造各种专业技能。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对学生有着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如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指导和教育人的能力;对情境快速反应的能力;在专业关系中扮演一定角色的能力;发现和帮助案主所需资源的能力;提供咨询的能力;在压力和困境中继续工作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以及评估机构服务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一旦离开有计划、有系统的专业实践活动,我们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具有合格技能的优质社会工作人才。当然,我们强调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并不是否认社会工作理论学习的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学生应该熟练地掌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熟悉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以及同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等学科知识,这些是从事专业实践的前提条件。否则,一味地强调专业实践可能最终会背离“专业”二字而成了为了实践而从事的“非专业实践”活动。

(三)以差异化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复合人才

目前,西部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实务技能缺失”的不足。在西部很多高校,为了节省教学成本,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依旧沿用传统的大班教学,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兴趣及需求差异,很多学生到毕业之际还未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职业定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前景和毕业去向较为模糊,专业认同度较低,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因此,为了打造一支优秀的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西部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就必须打破传统缺乏个性的培养模式,各高校不能不顾办学条件而盲目地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规模,否则只会自砸招牌。在加大专业招生宣传工作力度的基础上,把那些对社会工作专业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吸引过来,在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之际就推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理想为每名学生配置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大学四年的专业指引,让学生能够提前熟悉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要求,快速地进入专业角色。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专任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如采用教学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将一部分学有余力且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吸纳进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采取读书研讨会的方式,定期地让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课堂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课后的专业实践活动;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提高社会工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务技能。通过这些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除此之外,专业教师还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多地采用案列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激情。除传统的授课方式外,老师还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利用各种专业机构作为教学场地,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拓展他们的专业技能。西部各高校教师在学生的考核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任课教师按照考核能力的要求可以将一门课程的成绩分作几部分,比如通过写小论文训练学生的文案写作和科研素质;通过课堂讨论和演讲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外项目运作培养学生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采取类似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最终着眼于打造一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四)以“治理”思维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整体发展

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树立起“治理”思维,只有树立起“治理”思维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发展。所谓“治理”思维也就是说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主体而需要借助多元化的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组织等多个主体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这里面,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育需要政府的支持,发展社会工作事业也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一。”[3]政府可以在公务员招考中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门增设一些对口岗位,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薪酬待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用人单位招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加大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力度,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政府有效的宣传和推动。除了政府的推动之外,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大量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壮大。近几年来,各种社会组织在西部地区也纷纷涌现出来,但社会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能力相对欠佳,这些社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西部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快速地成长起来,加强自身的各种建设,尤其是能力建设,和政府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肩负起吸纳和训练各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重任。此外,西部各个高校也是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各高校应该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办学思维,创造各种有利地条件发展自己的社会工作专业,结合学校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其特色品牌,而不是盲目地去复制其他高校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作为西部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也需积极地参与西部社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中的专业优势,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当前,西部很多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并没有走出校园,充分地融入西部社会建设当中,在服务社会和影响政府决策方面依旧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总之,只有充分地地借助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的合力推动,有效地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发展,才能为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養创造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在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西部的高等院校如何充分地利用国家的政策红利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各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国家关于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西部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西部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能否在后发劣势下合理地利用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及国家的政策红利实现赶超战略主要取决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无论如何,西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简单地仿效东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应该紧密地结合西部地区的社会需求以及西部的特殊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服务西部、面向全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弘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腾建华,王春林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3]戚欣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特点及培养[J].社会科学战线,2007(6)

(责任编辑蒲应秋)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