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与研究

2017-05-30陈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创新

陈丹

【摘 要】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众多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的科技特派员开展创业与服务,建立了一批新型农业产业化企业,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从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的创新创业出发,对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科技创业的不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并分析典型案例,论证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为今后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创新;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2-0024-03

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科技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自2002年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各地方在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模式,在全国形成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科技特派员长期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充分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和需求,并基以此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开展创业与服务,建立了一批新型农业产业化企业,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广西科技特派员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广西自2003年從梧州开始试点以来,经过多年调研实践,2012正式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随着科技人才下派到了农村生产实践第一线,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宝塔型”科技服务网络。

2014年,广西组织部、科技厅、财政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印发文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2015年1月,自治区组织开展“千名科技特派员集中服务基层”专题活动。科技特派员通过走访当地群众、与服务对象座谈和实地调研等形式,充分掌握服务产业科技需求,围绕乡镇工作实际和主导产业,结合自身掌握的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服务。

据统计,2014年10月选派的759名科技人员,共服务49个贫困县内的有关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基地606个、村屯147个、乡镇6个。截至2015年11月,累计开展科技服务1.59万人次,开展实地服务总天数达3.27万天;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0.25万人次,服务带动农户12.89万户;累计引进、示范应用、推广优新品种1 078个、先进适用技术1 273项次,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问题3 864项,指导研发新产品748个,应用推广新设备、新装备、新设施23 807台套;累计指导开展种植示范0.734万hm2(11.01万亩)、养殖示范4.01万头、626万羽,服务对象累计增加经济效益45 517万元。

2 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模式分析

目前,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已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科技特派员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及结合所服务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适合广西境内不同地区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创业发展方式的不同,创业模式可分为发展相似产业、恢复原有优势产业、打造全新产业3种类型。

2.1 科技特派员发展相似产业创业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体系、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加速重构。在广西临桂县一带的桂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珍贵树种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群众长期以来有造林的习惯。过去几十年,当地一些群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原有的珍贵树种滥砍滥伐,开荒林地种植速生桉等经济作物,对生态资源和珍贵树种资源造成了一定损害。近年来,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桉树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迫切需要对桉树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2012年,长期从事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李晓铁被广西科技厅聘为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他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3个多月的调研,足迹遍布12个县份,访问林区130多个农户和31个育苗专业户,深入2万多hm2(30多万亩)的山间林地,走访木材加工企业23家,初步选出闽楠、木姜润楠、滇润楠、重阳木、榉木、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樟、花榈木、马褂木、观光木、黄枝油杉、喜树等多种相对速生、经济效益高、有政策扶持的珍贵乡土用材树种,并通过对比分析,选出最佳的育苗技术3项,编写出《桂北地区速生珍贵树种推荐及高效栽培技术》《曼地亚红豆杉发展前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实用教材。

李晓铁采取“科持派+企业+农民经济共同体”的模式共同建立1个示范场开展珍贵树种培育示范。该示范场面积约8.7 hm2(130亩),交通方便,距离桂林市区30 km,总投资200万元,场内管理先进,现已培育闽楠、木姜润楠、滇润楠、重阳木、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樟、花榈木、马褂木等珍贵树种苗木500多万株,每年为当地安排就业50多人,支付劳务工资70多万元,带动了6家企事业单位、20多户农户参与珍贵树种培育,建成了一定规模、高科技、高质量的珍贵树种育苗基地,为珍贵树种造林奠定了物质基础(种苗储备);培育珍贵树种育苗企业2家,农民育苗专业户5个,培训育苗技术骨干13人,农民148人(次),年产苗量达到500多万株,总产值达到1 000多万元。当地珍贵树种产业规模日益发展扩大,推广珍贵树种造林的面积已经超过了0.67万hm2(10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2 科技特派员恢复原有优势产业创业模式

过去一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形成了一些当地独有的特色产业,得以风光一时,但如果不持续创新,就有可能会被新的技术和产品所冲击,在市场竞争中趋于被动。

南丹瑶鸡曾被评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入选《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瑶鸡是南丹白裤瑶同胞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下,采用随耕放养,自由采食天然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闭锁繁育训化而形成的绿色优质地方家禽。1999年,南丹县实施“百万瑶鸡”工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南丹瑶鸡选种选育成效彰显,成为南丹人民致富增收的亮点。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南丹瑶鸡年饲养量逐年攀高,但由于对南丹瑶鸡产品的定位和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始終没有突出产品的特色,没有跳出大路货的怪圈,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种鸡场、养殖户、销售商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分散经营,规模较小,各自抵抗风险能力极弱,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时好时坏,养殖户养鸡收入不稳定,养殖瑶鸡的积极性大不如前,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2013年,由当地科技特派员韦文林牵头,把南丹县内丰茂瑶鸡生态养殖合作社、花果山瑶鸡生态养殖合作社等5个合作社整合在一起,在全县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高端瑶鸡养殖生产。公司负责鸡苗、技术指导、保健药的供应及肉鸡的销售工作;合作社负责发展养殖户和供应生态饲料;农户负责按照公司的指导做好生态瑶鸡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工作。

韦文林通过改变选种育种方向,选育肉质细嫩的小型瑶鸡走高端市场;实施了鸡白痢、鸡毒支原体、依原体等种鸡疫病净化,确保商品代鸡苗的质量;把鸡放到山林中放养,使用生物饲料、青饲料,提高鸡肉品质,重新打造南丹瑶鸡的品牌形象。

经过数年的努力,南丹瑶鸡产业实现了升级。农户养殖出来的合格生态瑶鸡由公司保价回收,价格为32元/kg,农户养鸡只均利润达10~13元。通过技术革新和项目推动,总共实现新增出栏瑶鸡1 200万只,产值达6亿元,新增效益1.44亿元。

2.3 科技特派员打造全新产业创业模式

在广大科技特派员所服务的农村中,绝大多数都没有独特的优势产业,这是许多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的难点所在。部分科技特派员采用打造全新产业的方式,用科技服务把农村带上发展的快车道。

宁丰南2013年作为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被委派到博白县东平镇进行科技服务。博白县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当地的水果产业长期以种植荔枝龙眼及砂糖橘为主。由于这2种水果价格不稳定,当地果农收入时高时低,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火龙果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品种引进筛选工作滞后,广西红龙果种植品种繁杂,且种植的品种90%以上需要人工授粉,投入大,产量低,没有一个主推的优良品种。

东平镇原种植有火龙果约133 hm2(2 000多亩),都是以一家一户种植,各自经营为主,投入、管理水平等差别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差。

为了把该镇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在宁丰南的倡议和帮助下,东平镇石角村、塘龙村的傅俊明、林君宝、傅汝祥、傅庆山等15户火龙果种植户成立了博白县东平镇新业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管理,产品统一销售。宁丰南以技术入股,并签订了入股协议书,与该合作社结成了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宁丰南及其同事从普通栽培红肉火龙果品种中选出适合广西栽培的优良品种——“桂红龙一号”。该品种自花结果率100%,免人工授粉,其耐寒性强,单果重400~800 g,丰产性、品质明显优于目前种植的品种。

宁丰南在博白东平镇建立了新品种高产栽培示范点约3.3 hm2(50亩),通过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已带动周边种植火龙果面积约533 hm2(8 000多亩),带动区内外火龙果种植面积约1 333 hm2(2万多亩)。通过火龙果示范园建设,带动当地水果产业发展,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及优良品种的优势,引导农民利用良种、良法发展农业产业,同时为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为当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结合多年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创业经历,通过对科技特派员在农村科技创业的不同发展方向的总结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创业服务技术源头供给,才能给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提供有益支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深入实施,对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提升都能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蒙绍荣,周叶林,韦丹辉,等.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工作中的服务模式——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9).

[2]莫鸿业,苏展,邹源,等.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8).

[3]王震.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行为与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5).

[4]傅晋华,王雅利.我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7).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