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与发展
2017-05-30黄爱萍林海清柯文辉张梅
黄爱萍 林海清 柯文辉 张梅
摘 要: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在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概述了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开展情况,探讨了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必要性,并提出立足福建区域特色农业,构建“福建现代种业型”、“福建特色农产品型”、“福建生态型”、“福建现代设施农业型”、“福建农业文化型”、“闽台农业合作型”等6个类型的产业创新联盟。
关键词:福建;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2-0069-04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alliance, as a new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has played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developing status and construction necessity for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Fujian were introduced firstly in this paper. Then, it was put forward that the six type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lliance, which involved in Fujian modern seed industry, Fuji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Fujian ecology, Fujian modern facility agriculture, Fujian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sh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Fujian.
Key words: Fujia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 construction
2014年以來,福建自贸区建设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为实现福建经济提速、全面跨越发展提供重要引擎。福建农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成为增强科技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福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与发展,可以为产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本文简要总结了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开展情况,提出构建具有福建鲜明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创新技术联盟模式,为实现福建农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参考。
1 福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福建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了一批省级或地市级农业重点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福建省科技厅已公布了5批28个省级重点的产业技术联盟[1-5],其中有关农业的就有12个,占比达42.9%。这些联盟围绕福建特色效益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了技术攻关。企业投入研发的经费总额达2.5亿元,有效带动30余万人次[6]。为促进农业科技资源优化与配置,为有效攻克制约福建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共性、核心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在食品安全、农业污染防治、特色农产品和低碳循环农业等生产技术方面联合攻关,研发专利、新产品、新技术达1000多项[6]。目前,福建农业随着技术创新联盟规模的发展,行业合作层次也在不断加深,加盟数量不断扩大,为福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 福建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构建
2.1 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科研人员每年推出了大量农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7]。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为增强福建省农业成果转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学研联合创新。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依托福建特色农业山海资源优势,推进福建省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使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逐步成为福建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构建富有福建农业特色的产业技术联盟,将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必然选择,深入构建福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推动福建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福建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2.2 构建模式
2.2.1 “福建现代种业型”产业创新联盟 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首要基础与保障。福建有着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如植物种类有3000种以上,其中油料植物3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糖料)植物40多种、森林可利用木材树种400多种、药用植物600多种[8],被利用并大量生产的特色食用菌有鲜草菇、蘑菇、银耳、黑木耳、香菇、茯苓等,这些为福建现代农业优良品种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种质基础。鉴于此,“福建现代种业型”产业创新联盟的构建,可继续发挥福建省原有特色农业的区域优势,围绕福建区域特色农产品如特色水果荔枝、龙眼、枇杷,驰名茶叶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地道中药材,闽西八大干等[10],组建各种类型的现代种业产业创新联盟模式,积极探索促进福建种业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径。
“福建现代种业型”产业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在原有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完善现代农业种业创新体系,增强农业育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有效地优化配置区位资源,加强作物新品种选育,围绕福建各个特色区域农产品,重点研发系列主导品种,如农作物推广高产—优质—高抗品种、无限生长型品种、耐水肥品种、耐高温品种、耐低温品种等[9]。同时,建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对接机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方位科技服务,推广与新品种相配套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提高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着力提高福建现代种业竞争力。
2.2.2 “福建特色农产品型”产业创新联盟 福建特色农业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福建特色农产品型”型产业创新联盟的构建应依托福建现有“三条特色产业带、四大主导产业和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体系和“一区三带七群十四基地”的发展格局[8],以有效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福建特色农产品型”产业创新联盟总体上体现资源与市场、生产与加工相互依托的模式。根据特色农业规划,每个县都应有相应的特色农产品,甚至做到“一乡一品”,如永泰发展青梅、芙蓉李加工,在古田、屏南、周宁等山区县大力生产净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或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福鼎发展槟榔芋加工,建宁发展猕猴桃、黄花梨、莲子等加工,永定发展红柿加工[11]。“福建特色农产品型”产业创新联盟旨在逐步建立以大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公司制农业,支持、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的、上规模的、上水平的农业企业,以企业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载体,突出建设中国“南果”、“南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组织,注重特色农产品品牌经营与建设,培育并宣传福建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畜禽、水产、蔬菜等福建9个特色优势重点农产品可持续发展。
2.2.3 “福建生态型”产业创新联盟 福建面海靠山,生物资源与特色产品十分丰富,境内以丘陵低山为主,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加上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以及较为丰富的水系、光热资源,福建省发展生态农业有着良好的先天条件。福建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以绿色食品工程建设为中心,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全省已建设3个国家第一、第二批生态农业试点县,12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继续发挥福建生态省的资源优势,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创立各种类型的生态型农业产业创新联盟,提高生态整体农业系统效应。
“福建生态型”农业产业创新联盟明确市场对生态农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围绕猪、沼、果、丘陵山地牧草果菌沼、东南沿海庭院生态经济、无公害食品产业化、丘陵山地农林复合、赤红壤旱地生态农业、水田高优生态农业、水域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滨海砂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农业、沿海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等,培育壮大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的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实行“外引内联,上下共建、村户联建”的机制,推广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形成区域生态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与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相结合,实现产业之间的“对接”,延伸农业链实现产业副值。为此,应加强对单项生态农业技术的资源整合,推进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协调改善经营管理,构建形式多样的农业生态型产业技术联盟,实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高水平整体效应,推进福建生态农业特色、优质、高效、绿色、持续发展。
2.2.4 “福建现代设施农业型”产业创新联盟 设施农业的发展逐渐从我国的北方向南方发展,福建省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成为福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高效产业,构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创新联盟可以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制定落实设施农业发展政策,依托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支撑,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规范设施农业发展标准,抓好专业户(龙头企业)建设,以点带面促进设施农业推广。
“福建现代设施农业型”产业创新联盟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等,研究确立设施农业发展品种及配套栽培措施,引进、消化、创新设施农业相关设备,加强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对设施农业进行综合规划、产品设计、技术规划、组织实施与管理。所以,產业技术联盟作为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组织,对设施农业的商业开发、产业化发展、信息和技术推广等作用较大。根据福建设施农业发展状况,应鼓励和扶持投资者成立了各类专业协会组织、设施农业产业创新联盟,对设施运营维护,从水肥一体化控制、机械化耕作,到采收分级包装、物流配送以及设施运营维护等进行一条龙综合服务[9],促进福建设施农业的产业健康发展。
2.2.5 “福建农业文化型”产业创新联盟 随着精致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业旅游相继发展,以乡村元素为载体,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农业文化产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农业文化是农业技术与农村元素相融合进而拓展创新的农业功能[10]。福建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气候、人文环境,农业布局和作物种类的差异,在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田园景观也各有特色,农村生活、生产与文化融合形成底蕴丰厚的农业文化,如特色农耕文化、果文化、茶文化、渔文化、畜牧文化等。综合利用各地农业文化资源,合理规划农业文化“整体思维”精神,将休闲旅游与农业生产用具、农业生产场景、农产品消费、地方风貌等进行结合并推演,特别需要区域特色农业文化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不同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文化产业组织模式,其中之一便是构建农业文化产业技术联盟。
“福建农业文化型”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培育龙头企业,要组织、培养一批农业文化人才,深入农村调研,充分研究、挖掘、整理福建文化资源,完善福建农业文化知识技术体系,规划农业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文文化服务。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组织建设形式多样的“农业文化型”创新联盟,推进制度、组织建设,挖掘农业创意,充分整合、利用、规划、编制特色农业文化资源,将福建区域特色农业文化与福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生态农业、农业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农业文化与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繁荣农村文化。
2.2.6 “闽台农业合作型”产业创新联盟 闽台之间存在“五缘”的优势,长期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对促进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尽管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历史悠长,但目前闽台农业产学研合作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当前,为实现农业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需不断深化产业合作,加强闽台农业科技交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两岸农业资源,进一步完善政府政策和保障机制,构建“闽台农业合作”型产业创新联盟。
“闽台农业合作型”产业创新联盟要求加大力度引导、扶持壮大闽台特色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在ECFA框架下,深化农业科技交流,建设平台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实现农业资源优势互补、市场共赢、互利互惠,切实建立适合现代农业长效发展的各种类型的“闽台农业合作”型产业创新联盟,如农业技术标准联盟、农业研发合作联盟、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产业联盟、农贸市场合作产业联盟等。“闽台农业合作型”产业创新联盟强调加强联盟运行管理和评价,以共同协商为联盟行为准则,以长效契约机制为联盟发展纽带,形成两岸农业发展的更大合力与影响力,同时也为福建农业跨越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结语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相结合、协同创新的新型创新组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福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成为实施我国技术创新工程与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福建农业在跨越发展过程,应立足福建农业资源及特色,树立资源整合、优势发展的理念,为福建实现特色、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创新理念、务实运作精神建立富有福建农业特色的各种模式的联盟,积极发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市场经济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互动连结,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战略合作体系,促进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切实服务于福建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孟昭丽. 福建首批成立7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EB/OL]. (2010-12-07). http://www.fj.xinhuanet.com/nnews/2010-12/07/content_21577450.htm.
[2]关于发布福建省第二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 (2011-12-31). http://www.fjkjt.gov.cn/ztzl/jscxgc/201112/t20111231_17940.htm.
[3]发布福建省第三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 (2012-11-23). http://www.fjkjt.gov.cn/newsedit.asp?news_xxbh=49069.
[4]关于发布福建省第四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 (2013-01-07). http://www.fjkjt.gov.cn/ztzl/jscxgc/201301/t20130107_21400.htm.
[5]关于发布福建省第五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的通知[EB/OL]. (2013-12-26). http://www.fjkjt.gov.cn/ztzl/jscxgc/201312/t20131226_23870.htm.
[6]羅雪英,郑庆昌. 福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48-152.
[7]董建军. 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开展产研合作的对策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12(2):97-99.
[8]刘荣章,吕姗,李建华,等. 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544-547.
[9]刘波,翁启勇,郑回勇,等. 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中以示范农场为例[J]. 福建农业学报,2013(4):387-391.
[10]张伟,魏道智,宁书菊. 加快福建特色农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2(1):69-72.
[11]许一芳,王振惠. 优化福建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构想[J]. 台湾农业探索,2005(4):3-35.
[12]陈丽丽. 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策略[J]. 经济师,2011(3):215-217.
[14]谢天慧.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 湖北农业科学,2014(11):2715-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