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

2017-05-30卢赤诚陈星旭朱琳

工业设计 2017年2期

卢赤诚 陈星旭 朱琳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片社交行为以及图片社交产品的概念,初步总结出了图片社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设计哲学,证明了设计哲学方法论对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普遍適用,性。文章以互联网产品in为例,引入柳贯中先生的设计事理学方法论中的“事”之结构,对产品in进行深度剖析,论证了图片社交以“情”设计“理”的本质,对于探索图片社交行为的内在设计规律以及构建图片社交产品的设计哲学方法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图片社交;设计哲学;设计事理学;互联网产品

1图片社交概述

图片社交,即依托于互联网,以发布图片、分享信息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社交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相对于费解的文字,人们似乎更加倾向于发布图片,或配以简单的文字,直观而便捷地表达自我,实现与好友之间的高效互动。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使用人数在2014年突破12.35亿,增速首次超过PC端用户,这意味着社交形式正迎来变局。图片社交产品,即主打图片社交功能的互联网应用。2013年9月,社交巨头Facebook宣布斥资10亿美元收购成立不到三年员工只有13人的Instagram。同时,国内的图片社交产品也迅速萌发,如nice,in,Camra360等。2014年6月,图片社交产品in上线,短短一个月内用户注册数量就超过百万,庞大的用户群体与惊人的活跃量都证明了图片社交产品巨大的发展潜力。

2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思考

2.1设计哲学概述

哲学是文化积淀与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哲学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主动融合时代思想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才能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19世纪末,德国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提出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哲学;20世纪初,雷蒙·罗维的商业设计哲学对美国影响甚远20世纪80年代末,“产品语义学,情感化设计”等哲学理念盛行。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实物,虚拟的应用类产品也需要被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马里兰大学教授本·施耐德曼提出了“界面设计八大黄金法则”,尼尔森针对网页设计提出了“十大可用性原则”。设计师要立足于时代、以哲学的思想和眼光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才可能会诞生伟大的互联网产品。

2.2图片社交中的设计哲学

如今,微信好友上百、微博大号泛滥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们的社交信息早已超载。图片社交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横空出世深受用户喜爱,图片社交市场的互联网产品也鱼龙混杂。那么,该如何设计人们的图片社交行为,进而定义图片社交产品呢?探索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图片社交的设计对象是用户的行为,而不局限于产品本身。图片社交产品的成功依靠于用户的精准定位,进而设计用户的行为。Instagram早期将目标用户锁定在摄影爱好者,并与许多《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合作,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发布自己采访中拍摄的照片,吸引了大量摄影粉丝的加入,积累了大批优质用户。

(2)图片社交在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静态内容“活”起来。Snow相机是近来异常火爆的一款趣味相机软件,其头像替换、头像互换、头像复制、五官变形等功能让静态的图片栩栩如生,搞怪十足,用户还可以为图片进行生活情境添加。互联网时代内容始终要摆在第一位,图片的内容不会过时,只是如何在繁乱的场景中寻找静态的亮点。

(3)图片社交在设计中要避开的问题是直接以原生图片做社交。到底是先通过社交关系再共享图片,还是先共享图片才产生社交关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毋庸置疑,国内的原生社交产品在微博、微信、手机QQ的强攻之下很难再找到新的爆点。魔漫相机、脸萌都是模仿Instagram以原生图片做社交,开始于一夜爆火,渐行于不温不火。究其原因还是用户只用这类产品美化图片,把真正的社交转移到了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之上。

(4)图片社交的价值体现是双向的,否则就不可持续发展。图片社交产品在吸引大批粉丝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同时,还要探索出一条合理的盈利模式为自身创造价值,否则就会面临烧光融资方的钱后产品石沉大海的危局。Nice和in作为国内发展最为迅猛的图片社交产品,侧重品牌展示,晒品牌、晒搭配,属于为数不多已经找到盈利模式的社交产品。

图片社交行为是碎片化信息时代的一个特征现象,该现象的产生说到底是人们渴望展示、渴望分享、渴望交流的情感需求日益凸显。图片社交产品满足了目标用户的“情”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找到一条合适的商业模式,也就是“理”,来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一味地设计“情”,产品会在融资的路上难逃销声匿迹的厄运;一味地设计“理”,产品的功利性会让用户望而却步;以“理”设计“情”,也就是把产品的商业需求摆在用户需求之前,产品的粉丝红利过后,用户会逐渐流失。综上所述,图片社交的本质和设计哲学方法论可以说是以“情”设计“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3以互联网产品in为例论证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

3.1产品in简介

产品in是一款基于女性和品牌的时尚品位分享移动端社区,以图片社交为出发点,通过达人引领、品牌分享和标签、贴纸、大头等多种酷炫玩法,为用户全方位记录生活。产品in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数量庞大;第二,目标用户垂直于女Jl生;第三,为用户建立基于个人兴趣和品牌偏好的社交关系;第四,用户参与频次高,并可跨平台分享。为了深入探讨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引入设计事理学方法论中的“事”之结构,对产品in进行深度剖析。

3.2产品in的“事”之结构

“事”指在某一特定时空下,人与人或物之间发生的行为互动或信息交换;在此过程中,人的意识里有一定的“意义”生成,而物发生了状态的“变化”;事的结构包括以下部分:时间、空间、人、物、行为、意义。

3.2.1时间与空间

任何一件事都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流里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时间流”与“空间场”是事与物存在的两个维度,是“事”发生的背景。图片社交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催生了一大批图片社交产品,如产品in。在过去的网络世界,人们习惯于文字社交;随着技术的发展,上传图片的成本越来越小,于是出现了图片社交;未来,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还有可能出现更不一样的社交方式。图片社交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主。产品in提供了各种新奇的滤镜和好玩的贴纸,用户可以根据心情随意创作、分享、交流,并在网络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或自己喜爱的品牌。

3.2.2人与物

在“事”的结构里,人是核心,既包括有形的人工物,也包括信息、服务等无形的、非物质的人工产品。“以人为本”是任何时代设计的主旋律。任何设计,看起来是在塑造物,实际上是在塑造人的需求。图片社交中的人,即图片社交产品的用户;图片社交的物,即作为媒介的图片社交产品本身,如产品in。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用户的精准定位。产品in将其目标用户锁定为爱美、爱自拍、爱时尚的女性用户,抓住了当下众多女性的需求痛点,这也是它一上线就能俘获众多女,性粉丝的原因。

3.2.3行为与信息

在“事”的结构里,行为与信息是连结人与物、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纽带。对于图片社交而言,在移动互联网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行为与信息的载体似乎都逃不过智能手机这一终端。例如,某女性用户终于收到了海外代购的YSL口红,她欣喜地涂上口红,并拿出手机、自拍了一张美照;然后打开产品in,对照片进行美化,再打上品牌标签;最后,她将图片分享到自己的圈子中,并收到点赞与评论。这一系列行为及最终信息的呈现都依赖于智能手机这一终端,即互联网产品in的运行环境。

3.2.4意义

设计事理学中所讨论的“意义”指主體意识下行为的原因与目的,而原因与目的是相辅相成的。之所以会出现产品in,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需求;用户之所以会使用产品in,一方面是图片社交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用户为了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而产品in之所以会在大浪淘沙之下闪闪发光,是因为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又找到了合理的盈利模式:体现了产品in以“情”设计“理”的本质。

4结语

图片社交,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让世界触手可及,但人始终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更应该关注人的内在需求。通过引入设计事理学的方法论,对产品in进行深度剖析之后,不难发现它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在笔者看来,图片社交的设计哲学方法论可以归纳为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由此可见,设计哲学所讨论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其对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也具有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