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05-30朱洪平

台湾农业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关系城镇化

朱洪平

摘 要:选取我国1978—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粮食产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是粮食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得出城镇化对粮食产出产生负冲击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同时,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波动的贡献较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得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冲击,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同时,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波动贡献较大。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粮食产出;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37-5617(2017)02-0029-06

Abstract: By using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78 to 2014 in China, the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grain outp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 there was a oneway causation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grain output, and the urbanization was the Granger cause of the fluctuation of grain output. By using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analysis,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urbanization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ain output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had a long lasting effect, while the urbanization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fluctuation of grain output. Second, there was a oneway causation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was the Granger cause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y using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analysis,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urbanization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 and the positive impact had a long lasting effect, while the urbanization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fluctuations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grain output; relationship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农村,涌向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导致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力资本水平下降,粮食生产呈现老龄化、兼业化和低教育水平现象[1]。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同时,也着力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那么,人口城镇化对农业劳动力所造成的冲击是否已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城镇化又是否因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而弥补了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冲击?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看,学术界对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农村劳动力流失是否影响我国的粮食生产开展了许多研究。冷智花等[1]研究了城镇化失衡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农业部门劳动力大量流向非农部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直接引发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而这将给粮食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杨志海等[2]利用1462个县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对粮食安全有不同的影响,东部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则相反。王跃梅等[3]认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生产能力有限,粮食生产逐渐萎缩,而主产区劳动力外流疏解了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内卷化,技术和制度创新冲抵了劳动力外流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得粮食主产区粮食产出持续上升,保证了我国粮食生产总水平的不降反升。韩占兵[4]认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东部和中部区域劳动力流出对粮食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而西部区域农业劳动力流出数量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流出的最优点,存在着过剩的农业劳动力。李琳凤等[5]认为工业化、城镇化通过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支持,从而有益于粮食生产,但另一方面也诱使农民退出粮食生产领域,进而抬高粮食生产成本。这些研究多是从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非农化来研究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而关于人口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及粮食产出影响的报道卻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粮食产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粮食政策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参考。

如果估计出的VAR 模型不平稳,那么估计某些结果(如脉冲响应函数的标准误差)将不是有效的,因此,需要对VAR 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6]。主要采用AR根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被估计的VAR (1)的所有单位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也即都位于单位圆内,可以判断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说明Δln(urb)、Δln(mec)和Δln(food)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以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2.4 脉冲响应分析

图2为粮食生产对城镇化的响应路径(由于在十期之后,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冲击基本趋于零,因此,图2中只列出10期的冲击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在本期给城镇化水平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将对粮食产量带来明显的负向冲击,粮食产量短期内波动较大,并于第2期达到负向效应的谷底,随后负向影响逐渐降低,并逐渐趋于收敛。这说明城镇化的一个正的冲击将在短期内给农业生产带来负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城镇化对粮食产出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可能的解释是,人口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仅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下降,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从农业生产领域退出,也导致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下降,而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双下降,将对粮食生产造成长期的影响。

图3为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响应路径。从图3可以看出,在本期给城镇化水平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将对农业机械化带来正向冲击且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在第2期正向效应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且逐渐趋于收敛。这表明给城镇化一个正向的冲击将给农业现代化水平带来正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在长期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得到印证,城镇化一方面促使劳动力向城市的非农产业流动,但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劳动力欠缺可能促使农户更多地进行农业机械化的耕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2.5 方差分解

脈冲响应函数描述了VAR模型中,内生变量间冲击的影响,但却不能分析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及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要分析每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则需借助方差分解[1]。以下通过对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来描述冲击在粮食产量、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从分解结果(表3)可以看出,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从第7期开始稳定在7.76%左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产量变动影响很小,从第7期开始稳定在1.64%左右。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波动的贡献率在第2期开始逐渐上升,并且在第11期开始稳定在11.56%,而粮食产量对农业现代化波动贡献率则很小,从第2期开始稳定在0.6%左右。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化是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较大,且城镇化也是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波动的重要因素。

2.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有些经济变量在构建模型上呈现出显著相关性,但其相关性未必具有经济意义,在构建模型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对比发现,当滞后期选择为1时,AIC 值最小且检验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因此,滞后期最终选为1。Δln(urb)、Δln(mec)和Δln(urb)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4所示。

从表4可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下,Δln(urb)是Δln(food)的Granger原因,而Δln(food)不是Δln(urb)的Granger原因,说明人口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同样,在10%显著性水平下,Δln(urb)是Δln(mec)的Granger原因,而Δln(mec)不是Δln(urb)的Granger原因,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就人口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及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人口城镇化与粮食产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人口城镇化是粮食产出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产生负冲击,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人口城镇化对粮食产量波动的贡献较大;(2)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人口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路径及方差分解中看出,人口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冲击,也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人口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波动贡献较大。已有的研究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有明显的正向互动作用,而且从长期来看,这种互动作用趋向均衡发展[7]。农业劳动力转移将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而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弃耕罢种,将导致农业总产出下降[8]。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户劳动用工的投入量,降低了农业的粮食产量[9]。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已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冲击,威胁粮食产出的稳定和粮食安全。然而,城镇化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农业资本投入增加、耕地保持和农业技术进步[10],实现资本、技术对劳动要素的替代,进而保持粮食产出的稳定和粮食安全。

3.2 政策建议

一方面,鉴于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的负向冲击,应该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实现更大程度的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以减轻因劳动力流失对粮食生产的负向影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大提高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水平。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在中国更是表现为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凋敝并存,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劳动力的大规模移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然而,也应看到这种人口移动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加快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关键要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个“现代化”:一是要实现农业耕作方式的现代化,机械化耕作是克服劳动力不足,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二是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培养懂技术、懂市场的现代职业农民。

另一方面,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城市化的推进给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农民发现城市就业工资报酬高于粮食生产或其他农业活动的收益时,农民很可能放弃农业生产,而选择进城务工,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时,这种行为选择更是普遍,以至于出现大片土地撂荒现象。要破解这一问题,关键是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除了通过粮食补贴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传统措施外,政府的政策著眼点,应该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和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强水利、交通、农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有效的降低因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冲击;二要加快和规范土地流转,使土地适度集中于经营大户,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实现规模经济,以降低粮食生产的单位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收益。

参考文献:

[1]冷智花,付畅俭. 城镇化失衡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 经济学家,2014(11):58-65.

[2]杨志海,王雅鹏. 城镇化影响了粮食安全吗?——来自1462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0):1-5.

[3]王跃梅,姚先国,周明海. 农村劳动力外流、区域差异与粮食生产[J]. 管理世界,2013(11):67-76.

[4]韩占兵. 农业劳动力流出最优点、农民荒与粮食安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2-40.

[5]李琳凤,李孟刚. 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4):109-115.

[6]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301.

[7]王春丽.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汉论坛,2013(11):60-64.

[8]温铁军,董筱丹,石嫣. 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2010(10):88-93.

[9]秦立建,张妮妮,蒋中一. 土地细碎化、劳动力转移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J]. 农业技术经济,2011(11):16-23.

[10]程名望, 张帅,潘烜.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粮食产量了吗?——基于中国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79-85.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关系城镇化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