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东盟因素分析①

2017-05-30李铭

中国商论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一带国家

摘 要: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伟大的构想从蓝图演变到实践的过程中,大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为中国—东盟带来了极丰厚的“红利”收获,但鉴于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有一定的曲折性。本文将从东盟国家复杂的国家利益关系、差异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进一步从东盟因素方面来解读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因素。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东盟因素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b)-080-03

所谓丝绸之路,是指中国经陆路连通中亚、西亚、南亚至欧洲,或由中国沿海经南海到印度洋沿岸的文化交流与商贸路线。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期间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愿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自提出至实践已有14年时间,其推动作用是明显的,带来的“红利”收获是丰厚的,尤其对东盟各国的影响深远。现探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东盟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清东盟各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态度,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建设宏景的实现。

1 东盟各国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认同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型发展中经济体,其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东盟大多数国家相当重要和珍贵,中国的发展模式对东盟大多数国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总体上看,“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战略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有助于东盟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维持和巩固东盟在与其他国家共同维持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同时东盟各国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也逐渐认识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对本国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东盟国家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紧张、犹豫、等待到现在的积极接受和主动对接。

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别是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也代表东盟)、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柬埔寨首相洪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和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等7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其他3个国家(泰国、文莱、新加坡)也派出了高官参加,这凸显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态度。从2017年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东盟成员国来看,之前持怀疑态度的菲律宾、越南、缅甸三国,其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发挥出重大的影响作用,东盟各国也希望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获取“红利”,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国家的互联互通。

2 东盟各国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因素分析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2013年10月刚刚提出来时,东盟各国政界、学界等总体上都相当谨慎,虽然表面上会摆出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姿态,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和行动,有些国家甚至还持有怀疑态度,担心中国希望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把自己塑造成为地区的霸权国家等。可见,东盟各国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差异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深深地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2.1 国家利益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因素

现实主义代表摩根索曾对国家利益的概念提出明确的定义,他说,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按照摩根索对国家利益的定义,目前牵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难点及其提出的重大挑战在于如何有效清除南海问题形成的若干障碍,平衡维权的尺度、协调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东盟政治格局进入了新的整合与发展时期,周边海上安全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趋势,其中许多不安定因素大多汇聚于南海及周边地区,这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子。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2015年4月1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清晰确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空间,其重点布局在通向两洋的两条海上通道上: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太平洋,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必须“过南海”,因此,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海域,在地缘空间上对中国、东盟各国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中国与东盟有着独特的地缘政治关系,在南海问题上表现为东盟部分成员国与中国存在南海岛礁归属或海洋分界的争端。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东盟各国对华的防范与猜测心态进一步强化“:东盟认为政治自信、经济强大的中国既可以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稳定因素;也可能成为对外咄咄逼人的强权国家。”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东盟国家普遍对中国采取双面态度:在经济上依靠中国,从中国获取最大的經济利益;在安全上依靠美国,试图借助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制约,平衡中国。而中国近年对海洋的利益越来越重视,加上南海的争议事件,中国被迫提升军事力量以及可能的干预能力,因此会遭遇来自东盟部分国家的怀疑与反对,他们无法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用意,这无疑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增加了许多负面的因素。

2.2 经济合作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因素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尽管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但在推动经济合作方面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为新时期中国实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构成了中国与东盟双向发展的新框架。“一带一路”的构想就是以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为主线,以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优先方向,在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其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贸易取得的巨大的发展。自2001年中国—东盟自贸区计划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逐步形成了双边贸易和相互间投资双向流动的稳定增长的态势,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在1991年是79.6亿美元,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72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曾说:“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使双方贸易额2012年达到1万亿美元。”这对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也为中国与东盟合作“钻石十年”赋予新的内涵,奠定了新的基础。

根据外交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同世界上67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其中与20多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这些国家大多数集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東盟国家已经与我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大大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合作导向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实际成果或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及相关具体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国与新加坡的中新(重庆)合作开发区,与马来西亚“两国双园”联合协调机制,与老挝的中老铁路,与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铁路,与缅甸的油气管道,与菲律宾的南北铁路等,这些合作开发项目已经或正在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创新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供新动力。但也有部分东盟国家鉴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有些合作项目仍持保留态度。例如,缅甸虽然也希望拥有高速铁路,但考虑到建设费用太多,建设高铁超越了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其他一些国内因素,对这个项目的态度一直都比较谨慎。

2.3 社会文化也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因素

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时,习近平主席申言:只要坚持团结互助、平等互利、包容包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同时,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习近平又提出了要使主宾两国“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来讲,文化是相互合作的基础。教育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教育交流在国家民间文化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中国—东盟中心在教育领域,积极服务于中国—东盟政府、教育机构和广大学生,已推动双方400余所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中心、中国—东盟汉语言文化教育基地,搭建中国—东南亚教育科研网络、中国—东盟职教联盟、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等合作平台。据报道,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从2010年约5万人增长到2016年超过8万人,同时中国政府在2010年提出的“双十万计划”,表明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向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而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的政府奖学金名额也逐渐提高。

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郭熙教授表示,华人华侨将成中国和东盟“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桥梁。华人华侨在协助中国和东盟开展文化交流,促进双边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在南宁举办的东南亚华人华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有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7个国家17所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人教育发展机遇展开学术讨论。广西师范学院校长李丰生教授也表示,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这一地区约有4000万华侨华人,他们不仅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将发挥独特作用。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国家也创造了非常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包括文学、影视、雕刻、绘画、音乐等,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展览,能吸引各国的艺术家、艺术品前来展览、表演。

由此可见,通过教育、华侨、议会等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友好交流,扩大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层面,为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文化支持,这也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因素。

3 结语

进入21世纪,中国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着眼于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东盟及其相关国家的长远合作,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对中国与东盟形成更全面的开放格局,经济合作更深入,文化交流更丰富,其合作层次更高,覆盖范围更广,互动形式更多样化,对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友谊与合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然后,鉴于复杂的政治关系与国家利益等因素,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东盟国家对这一构想仍持有担忧和疑虑,这无疑阻碍了中国—东盟这一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因此,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需要中国的规划与意志力,更需要东盟国家的主观认可与积极合作,这样才能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取得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强,许利平.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刘华芹.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大陆新棋局[M].中国商务出版社,2015.

[3] 葛红亮.东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M].中国出版社集团,2016.

[4] 王金波.“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地区自由贸易区安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 刘文波.南海地缘政治格局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地缘战略选择[J].理论与现代化,2016(3).

[6] 王俊桦,张建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5(7).

①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工程”2016年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东盟因素分析》(GDOU2016050232)。

作者简介:李铭(1986-),女,广东高州人,硕士,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一带国家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