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在思政课中应用的困境分析

2017-05-30贺桂欣赵艳芹杜立文

科技风 2017年22期
关键词:困境改革

贺桂欣 赵艳芹 杜立文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19

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从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对提高教学水平,扩展项目化教学的运用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项目化教学法;改革;困境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通知》强调,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并使教材语言转化为课堂语言,积极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方法[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特点,也要符合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要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又要在教师的可操控能力范围之内。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项目化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又称项目学习法或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首创提出,由其学生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设计教学法。“它必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必须是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一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成长” [2]。思政课项目化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做中学,学中做” [3]的教育理念等为指导,教师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据,以国家教育部文件为准绳,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环境为核心,把思政课中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转化为若干个“项目任务”,学生分组后,通过制定计划、讨论、调研、体验、协作完成各自的“项目任务”,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转变思想,形成价值观念,主动践行并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一)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了理实一体化

项目化教学法打破了以往思政课理论教学中所采用的“阅读、听课、听讲座、参观、写作业、考试”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课程教学资源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环境的相互对接,较好地完成课内课外之间的衔接。它是通过小组成员合力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亲身体验从收集信息开始到设计方案,具体实施,解决问题,分析原因,交流汇报,评价提高的整个过程,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也是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过程,是不断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的过程,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去认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化的过程。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实践、不断探究、亲身体验,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品德的健康,身心的不断成长,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项目化教学法使得思政课在教学中实现了理实一体,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了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多样化、参与性与互动性。

(二)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了全校教学资源的有效统筹与配置

在思政课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能够实现“十大资源的合理统筹与配置”:第一,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新同学的入学军训有机结合;第二,将思政课程教学项目的实施与高校团委、各个学院(系、部)的假期(寒、暑假)社会实践有机融合;第三,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有效结合;第四,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大学生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有机结合;第五,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大学生自己参加的学生会社团活动有机结合;第六,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周有机结合;第七,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其他行业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实训有机结合;第八,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大学生科研小组活动有机结合;第九,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高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有机结合。第十,将思政课教学项目实施与学生的个人特长家庭成长环境有机结合。

三、项目化教学在思政课中应用的困境分析

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思政课程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从学生和教学效果两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第一,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思维,锻炼了他们的人际交住能力、身心调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虽然难以用分数衡量,却是将来就业创业的必备职业能力;第二,打破了思政课固化教条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政课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从教师的角度看,首先,这种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虽为“配角”,但却是不可或缺的“第二小提琴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宽泛的要求。教师要想很好的运用此种教学方法,就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进行细化分解、再整合,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尤其是职教理论的业务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并不断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会贯通,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创新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在思政课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项目化教学中则要求教师转换理念和心理,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水平。第三,要做好攻坚的心理准备。高校思政课的课堂往往是大合班课,同时上课的专业和人数较多,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将教学项目设计好实施好,所以应该发挥教师集体备课的优势,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学校相关部门,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支持,教师还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这势必会占用教师大量业余时间,工作量大难度高。

(2)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思政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开发成有可操作性的教学项目,有些内容设计成教学项目是比较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中,有关社会公德的部分,可以开发“寻找校园文明(不文明)言行”教学项目,让大学生在校园的公共场所拍下照片、记录体验、分类汇总、交流汇报,只有亲身体会了文明(不文明)言论和行为带来的正(负)能量,尤其是烦恼和伤害,才能真正想到矫正自身。在有关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部分,可以设计“职业道德助力成长”教学项目,通过走访一些普通职业的劳动者,身边的模范,参加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专题讲座,或深入行业、企业观摩学习,进入教学实习工厂真实体验,模拟大学生求职应聘等形式,了解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但是有些内容是无法转化为教学项目的,比如涉及到大学生的爱情、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法律体系、权利义务等部分,大学生不可能做到亲身体验,所以在教学中也不能机械的应用项目化教学,而应该视内容而定教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与教学内容最匹配的教法才是最好的教法。

(3)从学生的角度看,项目化教学强调合作性参与性互动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或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和边缘化。在笔者进行项目化教学实验的班级中,考虑到学生们便于找到共同的项目实施时间,首次分组时采用了让学生们自由结组的方式,结果发现有些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组群,也有的学生在小组中不太被接纳,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由于怕影响小组集体的成绩,小组长也不愿意给他们分配项目任务。所以如何分组,如何选择组长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能得到班主任老师的配合,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些。另外,有些小组的学生对项目要求理解不到位,存在蒙混交差的心理,提交的项目成果是网上下载的或有些小组的成果不完整,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所以教师布置完项目任务后,要及时提醒、跟踪、指导、中期检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期,而不是等到最终教学项目结束。

总之,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必须大胆改革,尝试新教学理念,运用新教学方法,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分辨优劣。在思政课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正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发现问题,攫取知识,建构价值观的教学方法,是有研究和推广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教社科[2015]2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通知.[EB/OL].

[2]威廉·H·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

[3]柴艳萍.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研课题:“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SZ20150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研课题:我校“思想理论面对面”工作坊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YZD01715)

作者简介:贺桂欣(1972),女,河北省高阳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困境改革
困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改革创新(二)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