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2017-05-30刘文娟
刘文娟
摘 要:资金是企业经营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资金短缺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但有了充足的资金不能有效管理,也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资金合理使用对于国有企业同等重要,尤其在当前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资金管理也应顺应形势要求,创新管理举措。本文剖析了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达到提高资金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b)-084-02
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涉及企业运营全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转不通,给企业带来损失。
1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现状
1.1 资金监管不到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下设的机构越来越多,加大了企业统一管理的难度。很多下属单位刻意隐瞒真实情况,问题发生后,上级无法得知问题的症结,最终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对资金监控的有效手段,导致产生状况时无法立即作出相应的处置措施。企业的资金内控制度没有执行到位,资金管理各环节出现漏洞,致使企业的资产大量流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资金管理不够集中,过于分散
许多企业的业务涉及多行业、多领域,业务活动日趋复杂,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难以做到全面、准确的监控,难以统一管理理念。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级较多,下设若干子公司和分公司,但集团公司没有对资金实行集中化管理,由于内部情况复杂,没有对企业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和控制,从而造成单位开户行过多,资金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掌握每一个单位的真实资金信息,有些子公司资金闲置,有些子公司资金短缺,导致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1.3 资金预算管理如同虚设
资金预算属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是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分别从筹资、投资、日常运作等方面对资金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具体方案。目前实际工作中,缺乏资金管理意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致使资金预算误差率较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侧重于完成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仅关注业务指标,没有估算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需要量,致使资金预算脱离企业生产经营。虽然有些企业编制了资金预算,但最终没有执行,资金预算管理最终流于形式。
1.4 融资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筹资过度依赖银行,缺乏科学合理的资金筹划和融资决策,片面追求低成本融资,对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融资能力及可承受的融资额度缺少应有的评估。且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缺乏对其他融资渠道的开发与维护,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一种过分依赖银行的融资需求现象。随着企业向银行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过大,企业逐渐失去筹集资金的能力。
1.5 资金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宏观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政策的多变性的特点,而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仍执行原有的资金管理制度,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多变的环境,这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外部风险。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上过于随意,没有进行客观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重大的投融资项目没有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作出决策。一旦产生筹资成本过高或是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2 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執行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的内控制度。需要建立的资金内控制度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企业资金的授权和审批制度。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资金的授权和审批标准,应在授权的范围内审批资金,审批手续必须齐全,审批程序必须合理,不得越权办理。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派专人跟踪和反馈,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二是不相容岗位分离。资金的授权审批不得由一人办理,管理层不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必须严格执行制度,才能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减少资金管理的风险。三是加强票据印章管理。要审查单位票据的购买、领用、核销、保管手续是否健全;办理支付业务所需的印鉴章不能由一人保管。
2.2 归集资金,集中管理
国有企业应建立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掌握系统内资金的实时流向,监控大额收支项目,防范财务风险。资金全部归集后,由总部根据各单位需求统一调拨资金,可将闲置的资金分配给资金紧缺的单位,从而使资金有效流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资金的按需分配,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运营效益,减少外部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规范下属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行为,严格控制开户,未经上级单位审批不得设立银行账户,不得私设“小金库”,避免形成有部分资金不受掌控的情况,确保总部资金的有效归集。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明确资金集中管理运行模式,规范资金收付管理流程,严格审批程序和权限,提高资金运作的规范性,有效地防范资金风险。
2.3 资金使用与资金预算有机结合
资金预算应符合企业的战略规划,要依据企业长期战略和短期规划中的经营目标确定资金的需要量。在资金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要具体,比如要明确计划完成的业务量、收入和成本费用、企业未来计划投资的项目、计划达到的业务指标、基于项目投资的融资计划等,要对资金收支进行预测和分析,编制长期和短期的资金预算,避免追加预算。并将制定目标所依据的意图,达到目标所应采取的方法与措施,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对策均详细地列出来。同时通过反复的预算平衡,制定出完整的预算方案。在资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关责任制,将预算指标分解给各部门,各部门在执行中要关注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纠正,使资金运作有效地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任何预算外的项目未经批准都不得修改。
2.4 有效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首先要找准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分析自身产品发展的优劣势、所占市场份额、研发技术优劣势等情况,进而安排生产活动和投资活动。找准市场定位不仅要纵观整个市场,更要切合自身特点。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出发,制定融资计划,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制定合适的融资计划,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现有负债情况,确定需要的融资数额。负债资金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适度的负债能有效发挥杠杆作用。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说明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企业将承担过多的财务费用和风险;过低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基本来自于内部资金,没有对外拓展融资渠道。企业应合理确定资本结构,合理安排内部资金与外部资金比例,选择合适的融资组合。
2.5 树立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投融资管理
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国家经济政策也日益更新,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当保持高度的关注,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预见性,合理预判各种经济现象的变动趋势,进而决定资金的需求和投放。树立现代的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应通过讲座、视频等多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培训,尤其是管理层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进管理层掌握现代资金管理技能,合理安排资金,减少由于外部环境、政策法规等影响因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为了更好地抵御企业资金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除了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之外,建立和完善资金风险管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首先,应建立资金风险管控制度。资金风险管控制度要细化, 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达到制度规范资金活动的目的。其次,要强调资金风险管控制度的执行力度。资金风险管控制度一经建立,一定要严格执行,一旦发现违规现象必须及时制止,做到奖惩分明,树立执行的威信。最后,针对企业资金的归集、调拨、投放等各环节建立一套科学的资金风险预警机制。测算出本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负债经营能力,以及资金的安全运作能力,同企业往期数据进行对比,同行业标杆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本企业风险的高低。重点追踪风险高发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关注指标变动,一旦有异常变动,及时跟踪和分析异常原因。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一旦超出理想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采取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风险发生而造成的损失。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一方面,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提高对资金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斌.完善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探讨[J].企业研究,2014(3).
[2] 周卫平.国有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务审计,2016(1).
[3] 張巧兵.对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策略分析[J].财经纵横,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