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2017-05-30陈珊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陈珊

【摘 要】音乐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我国各级学校都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的文化内蕴和卓越的人文智慧,在高中音乐教育实践中,将民族音乐引入其中,将能极大地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及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是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以充分发挥音乐对学生的塑化和教育导向功能,促进音乐育人教育目的顺利达成,是高中音乐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士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1、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形成于各族劳动人民生产实践中,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几种。尽管由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体裁、品种、流派而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地,其都拥有音乐的线条、和谐和意境等风格特征。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是线状的,以表现曲调为主,属单音音乐体系,其旋律直接生成于诗、词、曲声韵的音响色彩,孕育于丰富的各地声调、腔调、声腔及方言音韵,多彩优婉,会通于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线条,通过乐音的线性表情显现,在音乐中常运用音量的控制,乐句的伸缩、乐段的转换、音色的变化等来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与意境。圆融和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始终保持着天地之性情以及自然地域特点之神性,运用变奏、启承转合、再现等手法来表现音乐的缓神陈叙、忍耐、和美。在民族音乐中,无论是创作、演唱、演奏、还是欣赏,只有在经过“悟道”而对本质的把握后,才能达到意境美的最高境界。

2、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策略

(1)将课堂教学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主渠道。高中音乐课堂是传承和传播民族音乐的主要平台。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培养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学生弘扬民族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时,笔者设计完成了以下教学内容:草原赞歌-内蒙古长调民歌欣赏;雪域天音-藏族民歌欣赏;黄土地的回响-信天游赏析;多情的山歌-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鉴赏;乡音乡情-江南吴歌欣赏。通过教学,学生体验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长调,神奇的发声法-呼麦,感受到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国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的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在介绍编钟这一乐器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侯乙編钟这期节目片段,使学生了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曾侯乙编钟的灿烂历史,知道这件地下埋藏两千多年的乐器能演奏现在任何一首歌曲。在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民族意识也会不断增强,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在校园艺术实践活动中融入民族音乐。

第一,由学校出面,定期邀请知名院校专家学者举办民族音乐学术讲座。音乐是一门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艺术,是通过人的感官使欣赏者得到强烈的震撼,使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和艺术情操。在听讲座的同时,学生能够和知名教师充分互动,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术氛围中,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提高了理论知识与歌唱技巧。例如,为普及传统戏曲文化,让学生耳闻目睹戏曲的表演艺术,可以邀请戏曲专家多次来校现场讲解示范越剧、京剧的著名唱段。专家的精彩的讲解与表演,将会缩短学生与传统戏曲的距离,增进其对传统戏曲的喜爱。

第二,积极开展互联网艺术实践。网上的音乐实践交流学习活动,不仅是学生艺术实践的大课堂,也是艺术实践的大舞台。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他们利用音乐博客,把自己的音乐作品利用微博进行交流,随时随地记载自己的音乐体会,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创建自己的QQ、微信和音乐微博、博客等,通过网上音乐讲座等视频,来为学生架起学习、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桥梁。

第三,采风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艺术实践活动,它不仅对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我们国家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采风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也是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民间、了解当地风俗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采风过程中,把收集好的大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整理、编排,并进行实践汇报演出和经验座谈总结。通过这样的采风活动能够增强演唱者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会加强其对演唱作品的情感表达。

(3)利用校园音响系统传播民族音乐。校园广播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途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精心选择有关音乐并提供音响资料,请主持节目的学生在编播中适当解说,如江南八大名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国民歌集成等CD。另外,在实践中,为了提高收听率,还可以把演奏水平较好且具有一定表现力的同学,将自己的“代表作”进行现场录播,反响效果也非常理想。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传承,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来培养高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使之在潜移默化、熏陶渐染中,获得良好的爱国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增强音乐美育的功能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鹿培培. 高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深化分析[J]. 艺术科技,2016,(11):391.

[2]王惠莉. 高中民族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与探索[J]. 黄河之声,2016,(01):3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上饶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