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2017-05-30高远
高远
摘 要:文章从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以期实现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促进艺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3-0031-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from arts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rinsic relevance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combination, further explores specific paths to integrate them, educates students, ultimately promotes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o develop rapidly and healthily for students from arts colleges.
Keywords: art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思想政治教育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培养栋梁的使命,不仅是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艺术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双创”渐成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17年7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深入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是变革的开拓者。艺术院校的大学生通常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情感丰富,感性思维强,富有想象力。他们热爱所学专业,相对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课程兴趣不高。艺术专业的特性和艺术教育的特有模式决定了学生往往善于单枪匹马投入艺术创作,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相对较弱。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组织、群体与其成员,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成员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其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实践动。”[1]2016年12 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艺术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统筹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师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
(三)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艺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院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需要,具有立德树人的功能。敢于领跑,才能不负重托;善于领跑,才能闯出新路。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精神。新时期艺术院校的重要责任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创新驱动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0.5%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或周围人在大学期间有过被骗的经历,66.7%受访者指出大学生在求职兼职时最容易受骗,68.4%受访者归因于缺少辨别力和社会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种思想的碰撞和交融,为社会培养新型综合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保障。
1. 两者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近乎相同的价值追求,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为目标。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二者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又红又专、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二者可以实现有机和谐融合。
2. 两者的培养内容具有可融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两者的内容相互贯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对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才。
3.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是指导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是艺术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和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院校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需要加强二者的融合。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艺术院校作为青年学生的聚集地,比社会其他领域更迅速、更直接地接触国内外的各种多元思想。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精神与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艺术院校大学生朝气蓬勃、敢想敢做,勇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超越自我,追寻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搭建起通往创新创业的桥梁,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把握国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用真情、真话、真心感染激发学生,有利于整合汇聚各种资源,创新工作载体,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按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快进键,转化创新动力,挖掘自身优势,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要求;有利于培育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
(二)有助于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是实现中国梦不竭的动力源泉。基于创新创业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实践注入精神动力,为梦想凝聚奋进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引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塑造大学生的创业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造性思维不仅取决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还与价值取向有关。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太可能出现革命性创新。理论指导转化为强大的行动力量。学生只有在科学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激发创业基因,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参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者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政治观念、拓展思维、开发潜力、提高能力,引领学生勇力时代潮头,勇担责任使命。
(三)有助于培养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是艺术院校兴旺发达的内在动力。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具备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体现在个人或团体的思想、观念、性格、意志、作风和品质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智力支持,不仅能够引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还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创新的思维模式。成功的创新创业者应该具备自信自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积极乐观等良好作风和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和积极向上的创业精神,让大学生做好迎接全面挑战的准备,为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夯实基础。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认识、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等有待增强。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艺术院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高等艺术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坚定信念强化使命、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以更大担当、更高标准、更宽视野,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一)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兴趣和爱好为学习动力,注重发现问题、寻找解决路径,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二者的融合,要注重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网络阵地作用。积极构建信息时代新媒体、拓展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新课堂。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于网络平台特点,把舆论阵地、学习阵地、生活娱乐阵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情景,感染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以大学生熟悉的语言和词汇讲述我们的人和事,把时代“大道理”融入校园“小故事”,在新媒体平台上搭建起传播主流价值的新渠道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舞台”。坚持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的校园主网站系统和新媒体矩阵,不断加强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增强网络教育实效。
(二)聚焦课堂教学,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艺术院校特殊规律,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方法和路径,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与创业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保障新课程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丰富性和实践性,把课程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接合起来,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两课”中植入创新哲学、创业素质等内容,丰富实践教育課程内容,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思政课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传统思政课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采取研讨式、答辩式、情景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演讲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导人,努力增强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将创新创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
(三)聚焦教学课堂,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聚焦课堂,关键在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实现二者融合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计划,引导教师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好地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不断促进潜心问道和关心社会相统一。激励教师潜心研究二者融合的教育教学规律,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培训以提升素养,创新手段以提高效果、丰富内容以增加实效。完善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制度,以多种形式吸引资深专家教授、青年优秀人才、党政干部和社科理论研究人员、企业家加入教学队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方面向理论课教师适当倾斜,吸引、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定期选派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研修和培训。扎实开展校内业务培训,对专兼职教师进行轮训,创新方式,将专家辅导与一线教师示范教学、综合性学术报告与专题性研究报告、知识讲授与社会考察相结合,增强培训成效。
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鼓励教师多关注先进典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精益求精、潜心磨砺,用艺术的教学方法温暖、鼓舞、启迪学生。坚持师德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加强教师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完善教师师德考核机制。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聚焦点和着力点,从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等多个环节,科学评估二者融合的教育效果,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
(四)聚焦第二课堂,发挥校园文化辐射作用
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协同推进机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融入政治性、思想性,突出艺术性、专业性,坚持把“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彰显主题、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实际行动。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内容为引导,注重艺术手段与专业特色在日常教育和主题活动中的运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方式展现,让学生易于学习,乐于接受。打造文化艺术精品校园,创建品牌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教育融入师生日常生活,增强工作的融合力。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创业热情,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生涯大赛等,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潜能;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制度等工作载体,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动力,贴近大学生成長成才的需要,提升育人效果。
将专业与创业教育体系深度融合,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校园与社区创业孵化同步推进,优化创业实践平台。打造“双轮驱动,多重推进”教育实践模式,“双轮驱动”注重专业与创业教育、校内与校外课程交相呼应,深度融合,形成合力驱动;“多重推进”注重广泛参与典型示范相结合,通过创业大赛、沙龙分享、创业孵化等途径,做到持续推进。设立创业基金,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树立崇尚创业的观念,营造创业氛围。
四、结束语
这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员令已然发出。“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需要社会各界汇聚合力,为青年创新创业构筑护城河、打通产业链、营造生态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艺术院校要把握好历史时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开发,培育出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祝金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7(2).
[4]林丽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7):463.
[5]张伟华,孙文娟.浅谈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高教学刊,2017(09):174-175.
[6]殷志,王莉芬,彭仲生,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7(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