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探讨

2017-05-30杨青索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探讨研究改革思路

杨青索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就我国实际情况来说,在物联网专业建设方面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要做好专业调整工作,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探讨研究

前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一些具备一定教学基础的学校开始在物联网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资源等。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计算机、电子以及通信等众多领域,所以学校就要明确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我國物联网工程专业上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过于庞杂

对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来说,其中包含了:第一,公共基础。第二,学科技术。第三,专业核心。第四,应用领域。也正是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涉及到了许多的知识,所以也基本覆盖了目前计算机科学以及电子通信等方面。教师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就要从以上领域基础上来进行,兼顾好硬件与软件等方面,保证理论与实践上的齐全,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但是目前由于这种交叉性课程的设置,给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加之在课程上安排的不合理,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形成知识的堆砌,最终也就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造成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这一想象,教师就要做好知识点的整合与优化工作,真正凸显出物联网专业的特色,保证教育的效果[1]。

(二)师资力量上的不足

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是相对较短,所以也没有专业的人才队伍。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进行这一专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由计算机、电子以及通信等方面组建起来的。由于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学习与训练,使得这些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经验上存在不足,这样也就难以准确的掌握好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上的不足,使得在学生的培养上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就要认识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是促进学生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所以就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师资力量。

(三)实践上的不足

对于物联网专业教学来说,做好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好具体的行业来进行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一些学校教学中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设备等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加之专业教师指导不足,使得物联网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实践教学效果上并不理想[2]。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改革思路

(一)找准人才培养的侧重点

对于物联网来说,涉及到的是一个比较完成的产业链条,但是在这一链条的背后却需要许多专业知识的支撑。如电子信息以及通信等领域。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就涉及到了对信息的处理以及硬件等方面。所以单纯依靠学校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物联网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就要找出其中的侧重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校方面可以从自身的定位以及生源的实际情况上出发,按照地区发展的不同来选择侧重点。如学校学术氛围较为浓厚,那么也就可以针对物联网关键技术上进行研究。只有真正找准侧重点,才能保证课程教学上的准确,这样也就可以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与发展。

(二)做好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

对于物联网专业中的师资力量来说,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所以也可以说,师资队伍直接决定了这一专业的未来发展。但是由于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第一,可以采取传帮带的方法,通过让优秀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来提高教学的水平,形成高等的教师团队。第二,由于受到物联网工程专业特殊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工作。企业中工作人员虽在在实际操作上相对较强,但是理论上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校教师在理论上较强,但是在实践上却存在不足,所以在实际中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引进与外派等方法来充实好教师团队。

(三)提高教学实践性

首先,可以建立出完善的教学平台。结合这一专业的发展计划与培养目标,综合好多学科交叉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势,就要做好教学工作。对于物联网工程实验来说,可以从综合型与设计型的角度上出发,学校方面也要综合好自身的培养定位,保证内容上的适宜。可以建立出应用型的实验平台,以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融合。

其次,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过于复杂,所以如果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运用带实践中去,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目前来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专业的研究中去,实现工学上的结合,通过运用理论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意识等。但是还应当要明确,虽然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第二,培养成本上的增加。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中就可以制定出有效的鼓励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中去[4]。对于教师来说,就可以适当的减少焦旭而工作量,或是实现优惠制度上的倾斜,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参与热情。

最后,实现校企合作。由于学校中的教学资源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在实际中就学校方面就可以与企业之间进行联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中来进行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这一行业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掌握好企业的技术与发展动态等。

参考文献:

[1]刘忠宝.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办公自动化:综合版, 2011(10):58-60.

[2]王晓喃. 钟珊. 严海英.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讨[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12):16-18.

[3]胡向东.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35):190-192.

[4]任可明. 物联网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价值工程, 2011, (24):236-237.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猜你喜欢

物联网工程探讨研究改革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浅议中国画的构图和透视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武警基层指导员非权力影响力探讨研究
关于商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