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课堂管理探究
2017-05-30李湧
李湧
摘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工作岗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能提高学习质量。加强一体化教学管理要从课堂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场地管理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關键词:一体化教学 课堂管理 改革
“科学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阐明了在课堂上管理和教学是分不开的,能否管理好学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管理的再认识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一教育理念突出的是课堂管理中教师的因素和权力的因素,强调的是一切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以管住学生为目的,学生被管住成为取得教育效益和效率的前提和保证,而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在强大的制度权威课堂环境中,学生束缚住了手脚,要么成为温顺的小绵羊,要么不断感受失败的体验,丧失自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管理中迷失了。
2014年人社部颁布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进一步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要体现工学结合”。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科学有序进行一体化课堂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体化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课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全体成员都以自己的独特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方面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一体化教学课堂学生管理
技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许多研究者倾向于“就业教育”,就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体现知识为本、实践至上,从个性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但由于技工学生生源的原因,呈现出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厌学情绪浓等现象,每个班里都存在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学生的厌学必然导致违纪现象的发生,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课上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这无疑会加大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致使课堂纪律难以维持、课堂教学无法实施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些现象,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局面呢?
一体化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新形式,为学生自主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在管理上,也给教师提出了新问题,从分组开始,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能力方面的搭配,哪些学生组织能力强,哪些动手能力强,哪些学生善于沟通等都要考虑到,合理分配好,这样一组的同学才能合作完成好项目任务。如果不加选择的让学生自由组合,会出现个别小组完不成任务的情况。如在钳工实训教学时,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锉削快,而有些学生绘图、划线功底较深,锉削慢,教师将他们分在一组,互相学习补充,互相比着完成工件,不但可以缩短加工时间,而且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也会形成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制约的良好课堂氛围。
三、一体化教学课堂场地管理
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理想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应该是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具备足够的教学场所、实训设备、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浓郁的职业氛围,用真实的环境进行项目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知识与技能相融合。
在一体化教学课堂场地管理上,应该制定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形成教学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设备管理等配套管理机制。每个一体化教室都应配备一组专业教师,或理论教师+实训教师,或业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形成组合模块,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一体化教学课堂师资管理
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培养或拥有一批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技术水平、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技工教育的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受学生欢迎的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操和实际生产的教师。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培训一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职业培训、定期到企业实践,也可以从企业引进优秀的技师或高级技师充实教学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技师或高级技师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由于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工作量比一般理论或实训教师的工作强度要大,所以学校在薪酬待遇方面应该向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资格,这样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总之,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和耕耘。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常明,马朝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职教通讯[J].2011,14.
[2].杨英玉.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有效管理的探讨.职业[J].2016.14.
(作者单位辽宁煤炭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