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017-05-30刘福全

科技尚品 2017年3期
关键词:下料自动化机器人

刘福全

摘 要: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的基础工业,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近几年来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应用发展很快,应用的形式不断扩展。这里简要分析“机器人+数控机床上下料自动化生产线(单元)”的典型方案及应用要点。

关键词:机器人;下料;自动化

1 典型的机器人+数控机床生产线(单元)配置分析

典型的机器人+数控机床上下料生产线(单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数控机床:作为生产线(单元)的加工主体,承担加工工作,机床应具备自动化的夹具、自动防护门、信号确认传感器等与自动化相关的功能,并且机床的数控系统具备与工业机器人(或总控系统)信号交互通讯的功能。

(2)工业机器人及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搬运(上下料)的主体,承担物料在生产线内的转移工作,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生产线(单元)的核心部件之一。机器人控制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承担控制机器人精确稳定运行的工作,具备对生产线的控制功能,对于动作不是特别复杂的单元进行总控制(如128点的I/O信号),通过与机床的数控系统信号的交互,控制机床自动门开闭、夹具夹持/松开、相关工作;通过与物料仓储单元的PLC之间的信号交互,控制物料仓储单元的供料与仓储等。

(3)末端执行器:即机器人前端的抓手、吸盘等用来直接拾取工作的执行机构,常用的气动抓手、电动抓手、吸盘等,特殊的有电磁夹具、伺服夹具等。

(4)系统控制器:即总控制平台,通过PROFIBUS等通讯协议控制整个生产线(单元)的自动化运行。以通讯电缆连接,实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系统控制器、周边设备之间的信号交互通讯,完成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5)周边设备:如上下料仓储单元、检测单元、清洗单元、烘干单元等,作为生产线基本功能之外的拓展功能使用,根据被加工工件的生产工艺流程来配置,实现尽可能多的自动化功能,但同时,自动作的功能部件越多,生产线的故障点可能会增加。

下图为典型“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生产线(单元)”的基本配置:

2 典型的机器人+数控机床布局分析

2.1 机器人制造岛

1台机器人对应1~3台数控机床,机器人在地面固定的布局,行业内应用最为广泛,优点是施工、维护方便,成本低;缺点是机器人一般在机床正面布置,占用机床操作位置空间,影响人工对机床的维護保养,夹具、刀具的更换等工作,并且机器人服务设备数量受到机器人自身动作范围的限制。

2.2 地面轨道行走机器人系统

1台机器人对应多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呈一字型在机器人轨道的一侧或两侧摆放,拓展的机器人动作范围,单台机器人可以服务多台机床,应用也较多。

2.3 桁架轨道行走机器人加工系统

与前述第2种布局类似,也是将机器人安装在行走轨道上,区别是桁架式是将机器人安装在空中桁架轨道上。相对于地面式,这种布局节约地面空间;不占用机床操作位置空间,对机床的维护、换刀等操作非常方便;但缺点是相对于地面式,施工比较复杂,对地基要求严格,并且自身维修保养不是很方便。

2.4 机器人与机器人一体化

这种布局,机器人专用服务于一台机床,因此,当生产线(单元)中数控机床数量增加时,成本较高;但优点是机器人系统结构、动作、抓手均很简单,故障点少,系统可靠性高。

2.5 综合性生产系统

即数字化车间,借助MES\CAPPS\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辅以物流及传感技术,实现全生产过程监控、在线故障实时反馈、加工工艺数据管理、刀具信息管理、设备维护数据管理、产品信息记录等功能;满足无人化生产需求,实现加工系统的生产计划、作业协调集成与优化运行。

3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的误区分析

3.1 效率最高、速度最快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机器人构想期开始,直至机器人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的定位一至是“代替人工从事简单、重复、枯燥、繁重的工作”,也就是说机器换人才是机器人发展的主旨。当然,提高生产效率是机器人发展的核心追求。但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始终把提高综合生产效率作为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的核心,所谓“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即要求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在可靠、稳定的前提下高效运行,简单操作、减轻劳动强度、低成本、方便管理。

3.2 对承重考虑不足

机器人的使用,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负荷下工作,当负荷逐渐增加、或者在存在偏心负荷的应用时,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及寿命必将下降,带来的结果是机器人系统在一个不经济的条件下运行,效率降低,增加周期时间,延长投资回收期。

3.3 对机器人期望值不正确

(1)期望机器人做过多的事,前方介绍过,复杂的系统、管理困难,故障点多,任何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故障被放大;而让机器人系统结构、动作简单,可靠性才会提高,效率才能提升。

(2)对仿真软件过于信赖:机器人仿真软件可以仿真出生产线的运行姿态及干涉状态,但对于电缆、管线的缠绕问题是仿真不了的。

(3)对机器人控制能力的不信任:前文介绍过,机器人的控制器是可以控制机器人生产系统运行的。对于不是特别复杂的系统,不必增加总控制系统,可以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机器人+数控机床加工生产线(单元),是工业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技术、PLC通信技术及数控技术、信息化与传感器技术等的综合应用,在上下料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高了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性。加强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工业的融合,对于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吉红,李诚人.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应用中的相关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25.

[2]徐正平.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应用渐成发展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5-12-01(B03).

(作者单位:大连机床集团)

猜你喜欢

下料自动化机器人
废树脂料斗定量法计量验证试验
铝电解槽下料过程对电解质温度场的影响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轻便耐磨下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