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利艺术创作心源分析

2017-05-30李曌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利心理学

【摘要】萨尔瓦多·达利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往往以写实的技巧表现怪诞的场景,强调对弗洛伊德的梦境和潜意识学说的表现。本文以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分析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寻译作品中潜藏的心理内容,进一步解析达利运用潜意识进行艺术构建的机理。以作品透析作家心理,进一步探究其进行艺术创作的心理本源。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

一、生平

1.萨尔瓦多·达利的简介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省的菲格拉斯城,1989年1月23日逝世。达利同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一样,出生在那个美丽并总是伴随着奇特情节的地方——地中海。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产生了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拥有众多享有辉煌荣誉的名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也都出自这里。

2.达利与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诗人兼评论家纪晓姆·阿波利奈尔1917 年的剧本《蒂蕾霞丝的乳房》中。1924年,超现实主义的发起人安德烈·布列东与活跃在巴黎的达达派艺术家阿尔普、恩斯特等人以及一些诗人联合发表了他的“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反叛。它力图发掘人的内心活动,将肉体与精神、真实与想象这两对矛盾结合在一起。它从潜意识发展到探索人的“黑夜之面”,为达到此目的,它试图找到一种表现人的内心活动的语言。当超现实主义已在巴黎开展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达利在他的故乡费格拉斯整日坐在画架前面,双眼凝视着什么,指望像巫师一样看到从想象中跳出的影像和画面。1927年,达利改变的时机终于来临了。1928年,达利在巴黎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运动。达利天生的想象力,似乎就注定了他就是一名超现实主义者。1929年,超现实主义的发言人正式宣布了达利成为他们艺术流派的一份子。达利是一位影响范围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的超现实主义者,作为这一美术领域内的最重要的代表,他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论,这与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二、弗洛伊德思想对达利作品的影响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热爱,可以说是达利艺术上的转折点。这也是达利最终走上超现实主义道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超现实主义者都非常依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而达利也视弗洛伊德为他精神上的良师益友。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共同兴趣,成为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者最值得珍视的共同点。

达利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加以阐释,并且形成了“偏执狂的批评方法”。之后的达利,创作比以前更加地精细了,他甚至狂热地爱上了那些非常复杂的物体,他喜欢表现它们,因为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的挑战。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诞生在一个反传统观念的时代,在古典主义、学院派、写实主义不断受到冷嘲热讽的20世纪,达利却果断重拾起了这19世纪学院派写实主义的“落时”的技法,这在当时无疑被看成是反对现代派的一种反动。

三、达利作品的创作心源分析

达利是个怪诞、偏执而又非常自信的艺术家,八十五年的生涯里,他虽然有着常人认为怪异的言行举止,但却有着独特的艺术创作。在达利的绘画中,经常会出现蚂蚁、面包、软表、拐杖、抽屉等物体形象,它们频繁地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是那么的特别而又引人注意。其实,达利更多地是通过这些象征他童年记忆的潜意识符号来诠释他的梦境,在达利的作品中,每一种东西都不是它的本体,它们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来表达他的情绪、情感。这些物象的东西,是其心理本源中的情绪、情感的物性本源代表。

在达利的作品中,蚂蚁通常是紧张、焦虑和衰老的象征,暗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惧、无助、不安和性焦虑。面包则是性欲的象征。达利在《一个天才的日记》中所说的:“我一生中,面包无止无休地紧跟着我……”,借助面包,达利可以尽情表达他对情欲的幻想。1933年,达利在巴黎展出被称为《思忆中的女人》的雕塑时引起强烈轰动。不仅是因为它不同凡响的画面,而是面包和谷子不是青铜而是实物。在画中脸上的蚂蚁是画上去的,在颈上的形象取自一个动画机器。达利把人物放在面包上的灵感来自米勒的《晚钟》。《晚钟》里的农夫,在达利的多个作品中出现,并下意识地显露出性压抑的成分。当人们问达利为什么用面包时,他说:“它是那么有用,是营养和食物秘密的符号,我要把它变得不实用而美感,用面包来制造超现实”。

结语

达利的一生丰富多彩,不断在许多范围内进行艺术的大胆的尝试。他几乎在所有能承载艺术的媒体上进行创作,因此他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油画、水彩画作品,还包括许多珠宝设计、家具设计、雕塑作品等,还有在当时可称得上新媒体的艺术,比如电影、插画、广告、摄影,以及达利晚年一直倾尽全力建设的达利戏剧美术馆,等等。达利也不仅仅是超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艺术时期,从早年的印象派绘画、立体主义、分割主义等超现实主义的过渡时期,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都证实了达利是一位勇于探索的思维进步的艺术家。

他是吸收了前人的养分,然后创作了自己的艺术;再者,达利的成功与他是一名加泰罗尼亚人有关,他一直在他的家乡附近活动,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前往美国居住,而后又回到欧洲。总的来说,他的艺术生涯保持了地域的延续性,这为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一代大师,让我们能欣赏到达利魔幻般的超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 Robert Hughes著.韦洪发译.达利[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1).

[2]柳淳风著.达利[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传开,章忠良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宋娟.達利作品的潜意识构建及心理本源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5]王娟.试论弗洛伊德思想对达利艺术创作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5(3).

作者简介:李曌(1992-),女,土家族,湖南人,硕士,贵州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超现实主义达利心理学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行走的贾科梅蒂
浅析痖弦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特点
浅析《总统先生》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社会现实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