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与虚拟学习社区构建
2017-05-30唐燕儿王思民
唐燕儿 王思民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涌现的特殊群体,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实证调查发现,他们存在受教育年限短、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以及教育供需矛盾等问题,在教育等社会资源的获取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开放、共享的虚拟学习社区,为其提供适宜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层级和经济等级的“上升流动”,已成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共同需求。而在构建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虚拟学习社区时,应注意在实践上从外部获取有利的社会支持;运行上建立技术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的支撑;参与上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强调交互性学习;创新上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网络虚拟教育的认可与衔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3-0086-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3.01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特殊的“外出农民工①”群体。上世纪90年代末,农村流动人口开始出现代际间的变化,出现了一批做着“城市梦”却漂在城市边缘的人群,王春光教授于2001年将其定义为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王春光,2001)。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国网,2010),首次以中央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的农村户籍劳动力。据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2016)显示,2015年我国的流动人口为2.47亿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比例持续提高,达到了全国总流动人口规模的50.1%,居住稳定性增强,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
现阶段,为全面建设更公平的小康社会,国家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工作。然而,农村户籍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取城市教育、就业、住房、社保、医疗等社会资源时,遭遇种种不平等待遇,导致其在市民化的进程中面临较大困难(王玉峰,2015;丁静,2013),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诸多现实挑战。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已成为其自身与城市发展的共同需求。
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学者已指出教育对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促进作用(张斐,2011;刘传江等,2014)。职业教育(皮江红等,2014;马欣悦等,2015)、成人教育(奚海燕,2013)和社区教育(叶玲,2016;张安强,2012)可发挥不同的效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不尽相同,传统的面授教育无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发展、创新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同时,要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开发适宜新生代农民工的虚拟学习社区,使新生代农民工可根据职业、兴趣等现实的发展需求,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地参与学习,從而解决其学历层次低、教育信息与途径匮乏、教育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发挥教育对提升社会底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作用,帮助其尽早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以迈向更公平的小康社会。
虚拟学习社区VCL(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来源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最早是由英国学者Howard Rheingold于1993年提出。它能为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在线学习环境,满足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的移动学习需求,弥补制度化教育和淘汰机制的弊端,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目前,国内外在虚拟学习社区概述(Coombe,1999)、社区构建(Hill,2001;张怀南等,2013)、社区交互(Haythornthwaite,2005;朱胜基,2014)以及社区个案实证研究(朱伶俐等,2007;李建生等,2013) 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研究还留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在实践中,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16年3月联合发布了《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适宜农民工需求的在线教育资源,构建面向农民工的在线虚拟学习社区。这是一项助推终身学习理念的民生工程,也是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福祉。因此,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实证调查结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开放、共享的虚拟学习社区,已成为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共同需求。
二 、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的情况调查
1.调研对象的地区选择
为使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兼具针对性与合理性,本研究从2014年年初开始,对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中山、惠州、佛山、湛江6个城市的1459名新生代农民工展开了调查,主要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情况与教育需求。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入大省,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此次调查就涉及了户籍分别来自25个省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覆盖面较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
2.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分析
(1)教育水平影响工作机会与水平
从图1可看出,受教育水平的偏低,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选择上处于弱势,多是从事建筑、运输等对劳动力需求高,对知识技能需求低的一线产业。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与职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有70.9%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认识到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清楚。同时,被调查者认为“学历低”和“没技术”是造成他们找工作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分别占据了54.4%和44.6%的比例(图2)。而这两方面的困境可通过参与继续教育的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得以改善。
(2)自身受教育意识强烈,目的清晰
由图3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原因可知,除了获取学历和技能提升,有69%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有49.8%的人是为了“换工作”。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意识强烈,他们已领悟到只有接受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才能增强职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水平和城市融入能力。
3.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1)强烈的继续教育需求与低比例的继续教育现状相矛盾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教育需求,我们对其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但发现他们工作后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只有36.7%,且多以传统面授的形式参与。强烈的继续教育需求与低比例的继续教育现状产生了冲突。
(2)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这成为我们首先要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两方面的深入调查:一是针对36.7%工作后仍参与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了解其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频率、经费来源与主办单位(见图4)。
二是针对63.3%未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了解其未参与继续教育的原因(见图5)。调查分析可知,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欲望强烈,但在参与传统面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现实阻碍。
第一,学费压力大。调查中有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以完全自费的形式参与继续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承担的继续教育费用占其日常开支比例的调查中,65.5% 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只愿意承担低于15%(不含15%)的费用,26.9%的人愿意承担15%至30%的费用,而愿意承担30%以上费用的不足10%。可见,有相当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花费较大的开支去参与继续教育活动,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给予他们更多教育关怀,加大教育财政支持,减轻其参与继续教育的学费负担。
第二,学习时间少。新生代农民由于自身的工作与生活原因,学习时间有限。只有4%的新生代农民工能每天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其余都是以每个星期、每个月甚至每年的频率参与。知识的学习强调连续性,不能保证学习时间的充足与连贯,也就难以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社会支持薄弱。在调查中,只有13%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过由政府、社区等公共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并且大部分人对这些活动不够了解。可见,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支持还相对薄弱,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学习时间、学习形式与学习支持是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因,现实的诸多困境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迫切性相矛盾。整合政府、工会、学校、企业、网络等多方资源,构建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免费虚拟学习社区,是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需矛盾的途径之一。这进一步突出了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
4.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1)继续教育需求多样化
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内容的具体需求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见图6)。具体来看,首先学历教育(主要是专科与本科或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所占比例最高,占60.2%;其次是技能培训(如电工、机械维修、驾驶在内的教育内容),也占到了53.5%;而希望获取文化素质教育知识(包括政策法规、心理健康、安全生产知识、就业创业知识等在内的知识)占到了 42.5%;最后,有 13% 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希望能获取如唱歌、跳舞、绘画等娱乐休闲教育内容。明确的教育需求为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提供了内容框架,也为下文的构建论述鉴定了基础。
(2)个性学习移动化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见图7)。可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意识到网络接收信息的便利性与重要性,便捷的移动工具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通过网络接收信息与学习,这也为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可行依据。
三、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
以上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情况的调查,论证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迫切性与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教育需求的分析结果也为本文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奠定了内容基础。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定义为:有共同学习目的与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环境下聚集在一起,通过规范的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知识的获取、储存、共享等学习活动和过程,达到学历、技能等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这个定义有几层含义:在实践上,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构建需要有力的社会外部支持;在运行上,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学习环境需要技术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的支撑;在参与上,交互性的特征要求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在创新上,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网络虚拟教育的认可与衔接。以下是整体的构建图。
1.外部支持
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受教育需求与低比例的受教育现状问题,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首先应从外部获取有利的社会支持。目前,《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已提出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资助30万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使符合要求的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够通过学习免費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和从业能力。在这一有利的政策背影下,政府应发挥统筹规划的主导作用,整合相关部门,加大在线虚拟学习社区的教育宣传和财政投入,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专项教育津贴。其次,企业与学校应积极参与,加强密切协作,开发适宜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与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不断优化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育资源,使教育内容与教育需求相匹配。
2.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
虚拟学习社区是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共同构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强调交互性的学习。社会交互性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存在的根基(李丽清等,2013)。成员之间通过学习过程的沟通交流、学习资源与经验的共享和学习任务的协作,形成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良好人际关系。因此,虚拟学习社区在构建中应注重用户管理,通过建立学习互动区,如社区BBS、Blog群或Wiki小组等加强彼此的沟通联系,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的凝聚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是社会的边缘群体,自尊心和孤独感较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能让他们在网络上找到志同道合、共同进步的学习伙伴,共同的学习愿景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乐于加强彼此的协作与激励,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找到归属感。
3.硬环境——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的重要支撑环境,平台技术支撑与功能模块设计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平台技术支撑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高性能服务器等软硬件的高速发展,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与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网络应用模式,Web2.0、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Second Life②、SNS③、P2P④等信息服务已广泛运用于教育或培训领域,为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我们要充分利用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为新生代农民工构建针对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网络学习平台,让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闲余时间用移动终端进行“掌上”的虚拟移动学习,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学习需求,克服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时间不充裕和获取学习信息途径匮乏的弊端。
(2)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应根据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调查结果,突出“针对性、学习性、实用性”的特点。具体功能模块内容见图9。
第一,社区首页。社区首页是整个虚拟学习社区的窗口,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板块内容:
社区导航。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虚拟学习社区内容的介绍及使用说明。
用户注册与登录。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学员、教师、技术员、管理员等用户群体使用。
社区动态。主要发布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文件、新闻资讯与工作动态,方便各主体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形成教育政策新闻的网络信息平台。
第二,申领补贴。基于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学费压力大的现状,虚拟学习社区应响应国家资助农民工的号召,开通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津贴网上申领窗口,减轻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学费负担。目前,广东省总工会以广东职工教育网为载体,在网站上开通多个入口。每个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在申报后都可得到1000元的教育补贴,使新生代农民工可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完成申领补贴和报读流程。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第三,教育内容。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实证调查结果,学习社区的教育内容应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相匹配,包括“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教育”和“娱乐体闲教育”这四大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精品课程资源。包括系统的学历教育、技能知识、文化素质教育、娱乐休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城市生活常识等教育资源,并且学习资源是不断丰富、及时更新的。
学习资源排行(本周热贴)。对最热门的教育内容进行自动排序,以便及时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现状与需求。
OTO(Online to Offline)图书馆。已注册学习的学员可凭借个人帐户,实现“电子图书检索”和“电子书查阅”等功能。
第四,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是针对虚拟学习社区内的几大用户进行相关组织与管理,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主要包括用户学习状态(在线/离线/)、个人Blog、消息设置(发送消息/已发消息/接收消息)与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订阅⑤。主要的用户群体有:
新生代农民工学员。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学习帐户,对其教育现状、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踪。
网络课程教师。及时发布相关的教育课程内容,并与学员进行及时的沟通联系。
社区管理者。主要进行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后台运作与维护。
社区监管者。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会等管理人员,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管理与监督。
第五,学习讨论区。基于学习交互性的角度,设置学习讨论区(社区BBS),并通过Blog群、Wiki小组创建学习共同体。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虚拟社区内的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老师之间,都可以平等开放地展开讨论,分享知识,共同进步。
4.软环境——理念与原则,资源与机制
虚拟学习社区的文化软环境建设要以设计理念与原则为保障,以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学习成果转换机制为创新。
(1)明确设计理念与原则
在设计理念上,以《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中提出的“开放优质网络资源,助推终身学习”为基准,将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工会院校及培训机构、大学与企业联盟、在线教育联盟中的优质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等,进行严格的推荐、遴选与整合,避免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在设计原则上,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以“针对性、新颖性、实用性、简短性、专业性”为原则。教育内容不仅应简单易懂,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还应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建立网络资源开放目录,构建新生代农民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克服教育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2)开发、整合学习资源
基于前面对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内容的调查,网络学习资源开发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开发适宜的网络学习资源。一方面应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教育、娱乐休闲教育内容为主,各类课程与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位标准以及生产过程实现紧密对接,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应开发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通识性教育知识,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和疾病防治知识等。
第二,对不同的学习资源进行规范整合。首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应有相关的分类和元数据说明,包括对教学资源的属性或结构的描述,如资源的标题、简介、关键词、主讲教师、教学设计人员、制作人员、格式、类型、所属学科、版权归属等必需的数据,还可以有一些诸如教学资源的大小、位置、学习时间(不超过15分钟)等可选数据,以便更好地归类。其次,在资源模块下增添 “资源整合与共享”版块,加强高校间以及高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唐燕儿等,2011)。最后,采集并整合来自网络、教育部门内部和相关院校的數字化学习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使新生代农民工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适宜的学习资源。
(3)建立学习成果转换机制
基于以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教育需求,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层次和专业技能,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应立足新生代农民工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需要,建立学习成果积累转换机制,确认学分的互认与衔接。推行以“学分银行”为特色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学分制”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掌握新生代农民工对课程的使用和偏好。
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建立个人学习账户,相继制定 “学分考核”制度、“学分奖励”制度和“学分累计”等配套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积累、转换与互认。形成政府主导、院校、企业和各级工会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学习成果累计”机制,激励新生代农民工的终身学习。通过参与虚拟学习社区的继续教育,让有高中或中职文凭的新生代农民工得到社会认可的专科或更高层次的学历证书,让专科或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得到社会认可的本科学历证书,必要时还可在虚拟学习社区平台上进行“优秀学员风采”的展示与颁发“优秀之星”的证书鼓励。通过网络学历教育的开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教育需求,改善其学历层次低的现状,帮助他们获取良好的就业机会,促进城市融入。
注释:
① 指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
② 第二人生”是美国林登实验室 (Linden Lab) 研发的一个集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三维虚拟社区构建平台。每一个注册用户都可在该平台上付费申请特定大小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内根据分配的权限利用脚本语言和三维模型构建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③ 即Social Network Site,专指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④ 即P2P电子商务,是使用对等网络技术,互联网用户不需要通过中央Web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共享文件和计算机资源。
⑤ 即站点用来与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2016).2016年10月19日专题发布会材料:《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内容概要 [EB/OL].[2016-10-22].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610/58881fa502e5481082eb9b34331e3eb2.shtml.
[2]李建生,张红玉(2013). 网络学习社区的社会性交互研究——教师参与程度和交互模式对社会性交互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36-41.
[3]李丽清,鞠春华(2013).高校虚拟学习社区构建探微[J].教育探索,(9):79-80.
[4]刘传江,董延芳(2014).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15.
[5]马欣悦,陈春华,吕航(2015).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4):47-50.
[6]皮江红(2014).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内容——市民化视角的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3):52-56.
[7]唐燕儿,刘召山(2011). MIT OCW项目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理念与运行机制比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54-59.
[8]王春光(2001).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3):63-76.
[9]王玉峰(2015).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J].江淮论坛,(2):132-140.
[10]奚海燕(201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性障碍及成人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11):74-75.
[11]叶玲(2016).社区教育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湖南首省为例[J].职教通讯,(1):35-38.
[12]张安强(2012).社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1):6-10.
[13]张斐(201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6):100-109.
[14]张怀南,楊成,李敏娇(2013).基于Second life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3):57-63.
[15]中国网(2010).中央正式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EB/OL].[2016-10-22].http://www.china.com.cn/news/2010-02/01/content_19342708.htm/.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教育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EB/OL].[2016-03-25].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43/201603/t20160324_235014.html.
[17]朱伶俐,刘黄玲子,黄荣怀(2007).网络学习社区交互文本编码体系的设计及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1):98-104.
[18]朱胜基(2014).虚拟学习社区中学生交互的影响因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9):40-42.
[19]Coombe, K.(1999) .Ethics and the Learning Community[A]. Retallick, J., Cocklin, B., & Coombe,K. (1999).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Education: Issues, Strategies and Contexts[C] . London: Routledge:86-104.
[20]Haythornthwaite, C.(2005) . Social Network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Examining E-learning[DB/OL].[2016-06-04].http://www.wun.ac.uk/elearning/seminars/seminars/seminar_two/papers/haythornthwaite.pdf.
[21]Hill, J. R. (2001). Building Community in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DB/OL].[2016-04-22].http://www.psy.gla.ac.uk/~steve/pr/hill.html.
收稿日期 2017-01-05 责任编辑 王雍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