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草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30席杰军何学青杨培志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席杰军 何学青 杨培志

摘要针对牧草育种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牧草育种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途径,以期通过改革和实践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牧草育种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6-0249-02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group,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ctual teaching status and problems of Forage Breeding in Northwest A&F University.Furtherly,the reform measures and approaches were proposed on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he young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in Forage Breeding.

Key wordsForage breeding;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

牧草育种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是研究牧草及饲料作物选育和繁育新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应用性非常强。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原理、途径、技术和方法,牧草良种的繁育手段,认识到优良牧草品种在生产和促进草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草业科学教学人员与时俱进,不断对牧草育种课程进行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草业科学专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的牧草育种学教学团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质量标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优化课程评价内容和考核方法,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而不断深入改革,现将课程现状和不足,以及课程改革思路与探索总结如下。

1牧草育种学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1.1教材内容陈旧

传统的以教材为蓝本的教学模式常常滞后于当今教学的需要,因为教材的更新和编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陈旧的教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需求。目前全国各个高等院校的草业科学专业开设牧草育种学课程选用的教材为2001年出版的《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该教材着重介绍牧草的常规育种理论与技术,较少涉及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知识技术体系相对陈旧,该书所选的案例和数据都停留在十几年前,未能涵盖当前牧草育种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当代大学生对教材和书本的内容失去热情和兴趣[1]。网络信息的高度发达与教科书的更新速度滞后产生的落差致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浓厚。

1.2单向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考核指标

当前牧草育种学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要授课形式,这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很低,从而限制了草业专业大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能动性,压抑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的欲望[2],降低了草业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的牧草育种学课程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实验成绩和出勤率3部分组成,分别按照70%、20%和10%的比例计算。这种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弊端在于理论知识比重过大,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通过突击背诵过关,弱化了牧草育種学课程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要求。全面、客观、公平和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是调动其积极性,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和培养良好学风的重要因素之一。

1.3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经验。由于草业科学专业课的青年教师并非传统的师范专业的博士,教学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青年教师还存在缺乏实践经验、脱离实际等情况,不仅影响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基本框架的正确把握,还会导致教学方式选择单一化,不能灵活地衔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3]。然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精准把握重难点,对提高牧草育种学教学质量也至关重要。

2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探索

2.1更新并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牧草育种学教材陈旧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教学定位和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炼和升华,并将学科最新研究进展整合更新到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弥补教材上缺少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最新成果的分析,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潜质。例如:在进行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章节讲授时,笔者废弃了教材中的陈旧内容,通过查阅最近5年发表的顶级期刊的文章,制作全英文的幻灯片教学内容,详细介绍植物生物技术的历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国际上著名的转基因作物案例的原理和所转功能基因(如抗除草剂、抗盐、耐旱、棉花抗虫、木瓜抗病毒、黄金大米、Flavr Savr番茄)等,并将这部分内容的学时由原来的2学时增加到4学时。这些内容很好地与国际研究前沿动态对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2.2.1翻转式课堂。翻转式课堂教学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改变传统的单向式讲授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牧草育种学课程组积极采纳和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把课程中的“抗逆性育种”章节中关于“耐盐品种培育”的内容交给学生讲述,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抗冻和抗旱内容制作幻灯片进行课堂汇报,指导学生查阅植物耐盐性的研究和育种进展。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的素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牧草育种学课程采取的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变课堂上的客体为主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2.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能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组织起来,形成逻辑链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5]。在牧草育种学课程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牧草育种学课程相对于植物生理学来说,应用性更强,因此,上课时可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将先修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运用到本课程中。例如:在讲授“抗逆性育种”时,可以提醒学生回顾“植物生理学”中学过的细胞水势的理论,让学生通过联想记忆,思考并回答如何增强牧草的耐旱性,以及如何根据植物生理学的知识,如光合参数、膜损伤指标、活性氧含量等生理指标合理地评价牧草的耐旱性强弱等,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系统,让学生明白已有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中。

2.2.3讨论式教学。

对于部分知识点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疑难问题或者目前科研前沿问题,查阅资料后进行共同研讨。在讲授“杂种优势的成因”时,教材中的遗传成因有2种解释,分别为:①1910年Bruce基于豌豆节多的品种和节间长的品种杂交后杂种植株的高度增加进行数学推算归纳提出的“显性假说”;②1908年Shull提出的“超显性假说”。这2种成因提出的年代较早,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但2种假设的语言表述难以涵盖当今的分子生物技术的进展和遗传育种研究的实践结果。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生物技术知识和育种实例,在课堂上分小组对这2种假说及可能的分子生物遗传机理进行探讨,教师最后对研讨结果进行有机整合并总结归纳。这种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与牧草育种相关的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成绩为主,优化后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5部分:①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且综合分析性试题占卷面的分值不低于30%;②课堂讨论并形成文字作业占10%;③出勤率占5%;④实验成绩占20%(试验操作考核40%+实验报告60%);⑤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篇育种有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或课程论文,占5%。通过考核方式的优化,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实验教学,同时在课后也会积极主动阅读英文文献并进行翻译,从而了解国内外牧草育种方面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科研成果,这种模式使简单的记诵式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复合的参与式主动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占的权重,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显著地提高了牧草育种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4合理采用网络和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源

牧草育种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和动物营养学等,涉及大量的基础知识的整合和交叉,现有的理论课时很难将所有内容完整地讲述,因而课堂讲授需要选择重难点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扩展教学时间和空间,扩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可结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推荐相关教学视频或者网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例如,在进行牧草品质改良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和观看四川农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动物营养学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课件及教学视频,使其认识动物的营养和健康需求,从而能更有針对性地制订或实施牧草营养品质改良的育种计划。

2.5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推行青年教师听课制度和导师制,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新进青年教师指定一名10年教龄以上的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科研方面予以为期1年或2年的指导。具体方案为:导师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示范或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使青年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要求和标准;青年教师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不少于40学时的随班听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试讲、辅助实验指导、参与科学研究等教学与科研环节[6]。牧草育种学课程组严格实施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听课制,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好地引领了刚入职博士快速成长为优秀教师。此外,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深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基层锻炼,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青年教师也积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以求在授课中做到与生产实际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

3结语

就草业科学专业而言,牧草育种学的开设是为了奠定学生关于新品种繁育的基础理论和牧草良种的繁育手段。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课程组借助网络和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不断更新并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翻转式课堂、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课程

评价体系,积极提升授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多地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为培养基础深厚的草业科学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吴世亮.当代大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5(24):25-2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