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益创业模式设计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
2017-05-30杨惠
杨惠
[摘要]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创业基础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应引起重视。笔者以课程教师的视角,尝试用精益创业模式设计创业基础课程。本文在分析精益创业模式与创业基础课程关联的基础上,提出精益创业模式下课程设计的基本逻辑,在与传统创业课程模式的比较下,构建精益创业模式下创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精益创业;创业模式;设计;创业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3-0049-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3011从2016年起,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各高校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包括搭建创业平台、建设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比赛、成立创业学院等。李克强总理要求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笔者认为,比起诸多硬件投入,高校更首要的事情是开设好创业基础课程。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
众多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的重点院校或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在研究了国外前沿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一整套实践方法后,已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但仍有很多普通高校还处在探索期,尤其是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创业授课教师虽经过短期培训,但面临授课会有困扰和顾虑,会因为自身没有接触和指导过创业实践而对创业课程设计和教学信心不足。本文在相关创业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创业课程中作为通识教育课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设计开展讨论,以普通教师视角、用精益创业模式去组织和创造创业课程,尝试提出课程设计方案。
一、精益创业模式与创业基础课的关联
(一)精益创业相关概念
精益创业一词由硅谷创业家Eric Rise于2012年8月在其著作《精益创业》一书中首次提出,它的核心思想是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以期适应市场。在精益创业模式中,有个重要概念——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可行化产品。MVP是快速地构建出符合产品预期功能的最小功能集合,这个最小集合可以“得出一套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又最为精简的对应方案” [1]。MVP是面向用户的开发策略,是对商业假设的验证,是一个可以运行的、包含验证所需的最小产品。
OReilly传媒的CEO蒂姆·奥莱利认为:“精益创业不仅关于创建成功企业,它还告诉读者如何改善其他任何领域的工作,希望“精益创业”的理念有一天能运用到政府規划、保健政策,以及其他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之中。”学者龚焱介绍,精益创业是一套科学严谨的创业方法论,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学校被广泛运用在创业教学中。《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到,世界各地都有创业者们自发组建精益创业实践社团,探讨和运用精益创业思维解决创业难题。
(二)精益创业模式与创业基础课的关联
精益创业模式的前提是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都是未知的。正如创业者不知道也无法完美地预测用户的痛点是什么一样,创业作为一项创造性活动,教育者无法“言传身教”。创业课程教师不必为学生寻求具体创业问题的方法,也不用教会学生具体创业的行为,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活动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与创业激情;错误地执行那些标准化的、所谓的必修创业课程,反而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创业能力[2]。
我们支持创业作为一种方法,因为过程意味着人们只要遵循实现指定的步骤,就会取得预期的结果[3]。精益创业模式可以在创业基础课程设置中作为理念和工具,从设计课程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并意识到创业基础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从战略层面了解创业的底层逻辑,从而有选择地指向创业行为,并且在其人生发展的适当时机选择成为各种类型的创业者。
1基本假设。精益创业的基本假设是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有极高的不确定性。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创业者需要不断地积累认知,通过不断迭代,逼近真实的用户痛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创业课程设计的前提与其相似之处为创业教育中的主体是教育而不是创业,创业是一种形式、一种载体;每个学生的创业认知和创新创业能力是有差异的、不确定的,每一次课程能够达到的课程效果也是不确定的;授课教师需要根据创业相关知识要点和授课学生情况创造MVP,并不断迭代课程自身。
2 逻辑框架。在精益创业理论框架里,创业行为围绕的核心是“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 [4]。创业本身是不确定的,教师无法解决学生具体的创业问题,但可以端正学生的创业认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帮助学生认清创业环境、理性地选择各种创业行为。常见的创业教育目标模式分为功利性目标和非功利性目标两种,即鼓励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创业课程设置应体现非功利性目标,即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5]。创业课程设计要尝试培养学生与创业相关的思维、素质和能力,并不断地去优化。其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二、精益创业理念下的创业基础课程设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以此为最终目标。创业基础课面向全体大学生,服务对象是未来的创业者、管理者和普通劳动者,其有别于创业管理、营销实战等商学院课程。
(一)设计思路
精益创业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是从做减法的思路切入,极简、极致、单点突破。创业课程设计也应当精益化,不必追求大而全,像传统知识传授一样面面俱到、论证精确,要实现教学从给学生一桶水向为学生燃起一把火的理念转变,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比教师全面、系统地解释创业流程更重要。即使在美国,一个被公认为是创业者摇篮的国家,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接受创业教育的机会[6]。创业指导教师先推出MVP,即最小可行性课程框架和组织方法,再根据课堂情况不断迭代。
符合精益创业模式和行动步骤的课程设计,与传统大而全的创业课程相比,更易操作,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并传递基于方法的创业观。精益创业式创业基础课与传统创业基础课设计比较如表1所示。
表1精益创业式创业基础课与传统创业基础课的设计比较
项目1精益创业课程设计1传统创业课程设计设计方法1设定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学习,设计每一节课的组织方式。1归纳并总结创业者与创业事件,讲授内涵和规律。师资配备1受过创业课程教学训练的教师。1有创业经历或高级职称的教师。课程目标1了解创业,鼓励探索,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思维和创业品质。1教会创业,鼓励实践,帮助学生形成创业能力和创业行动。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模拟和游戏、情景教學等。1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教学、演示法、实操法等。教学重点1注重体验,分析创业者和创业行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1注重结果,分析创业者的能力和方法,教会学生创业流程。考核方法1自主案例分析。1商业计划书。课程评价1动态课程适应学生,指向学生创业思维。1学生适应静态课程,指向学生创业行为。
(二)设计体系
将创业作为一种方法,意味着传授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而这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建立在利用实践组合来鼓励创造的前提之上。该方法强迫学生超越理解、指导和谈论,要求学生使用、应用和行动,要求持续地实践。精益创业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小可行性课程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学生可以从对案例的讨论和项目的参与、实践、演练中学习和把握创业。
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解、探讨创业的相关理念的基础上,选用市场上已有的成功或失败创业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创业认知、动机、机会、过程、管理等要素,在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自发地寻找身边的商业计划,作为创业项目进行开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澄清对项目的认知分析、动机识别、机会判断、过程模拟、管理模拟。精益创业模式课程设计体系如图2所示。
图2精益创业模式下的创业基础课程体系
本文探讨的创业课程设计始于精益创业模式,但不仅限于此。创业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一种可以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方法与路径,精益创业作为一种行动法则来尝试设计解决创业课程的组织,但它并没有回答、也不可能解决创业课程设计可能遇到的全部问题。在由信息时代转变为概念时代的大背景下,创业教师理解复杂事物的能力和开展反思性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创业教育没有现成的和固定的学科,创业教师可以将课程设计本身作为一项创业活动,创新一切课堂形式。创业基础课程建设对于创业教师的创业领悟能力和课堂组织经验要求比较高,且本课程模式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Eric Rise著.精益创业实战[M].张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8.
[2]赵勇.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M].周珊珊,王艺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7.
[3]Heidi M.Nec,Patricia G.Greene,Candida G.Brus著.如何教创业:基于实践的百森教学法[M].薛红志,李华晶,张慧玉,陈寒松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9.
[4]龚焱.精益创业方法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8.
[5]高军.人本主义课程论视域下创业课程设置探析[J].文化学刊,2016(4):147-149.
[6]赵勇.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M].周珊珊,王艺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
Abstract: Under the upsurge of teaching reform of business startu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sign and teaching of its basic courses. The author tries to create basic courses for business startup of the lean startup mode, in the view of a lecturer.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basic logic of course design is to set up the system framework for basic courses of the lean startup mode,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an startup mode and basic courses for business startup.
Key words: the lean startup; entrepreneurial model; design; basic courses for business startup
(责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