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017-05-30罗丹霞陈贵松林碧虾陈曼琳郑才亮
罗丹霞 陈贵松 林碧虾 陈曼琳 郑才亮
摘要对2007—2015年9年间福建省6个滨海城市和3个内陆城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地区生产总值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并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一定弱于滨海城市;不同城市的GDP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比较平稳,比如宁德、南平,有些城市呈较快上升趋势,比如福州、泉州,内陆城市旅游总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比滨海城市更大;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关键词旅游;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福建;城市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3-0183-06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and Inland City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Based on Panel Data between 2007 and 2015
LUO Danxia, CHEN Guisong*, LIN Bixia et al
(College of Management,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The article carried out the unit root test, Hausman test of tourism revenue, total number of tourists and regional GDP panel data of 6 coastal cities and 3 inland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between 2007 and 2015.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coastal cities and inland city tourism what 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astal cities and inland citie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of inland cities were not necessarily weaker than the coastal cities. Time trends of GDP were not the same in different cities, some cities were stable such as Ningde, Nanping, some cities showed a trend of rapid growth, such as Fuzhou, Quanzhou. The total tourism revenue of inland cities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GDP than that of the coastal cities.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astal cities and inland cities had obvious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Tourism;Economic growth;Panel data;Fujian;City
当前我国旅游经济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40亿人次,国内旅游总花费34 195.1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 136.50亿美元,居全球旅游业前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带来许多问题,尤其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一些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旅游经济差异大,比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省份旅游发达,而甘肃、宁夏等地区相對有较大差距。这些沿海省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消费投资、出口等,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拉动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1]。福建作为沿海省份,拥有良好的滨海资源,9个城市中有6个是滨海城市,从各城市每年的经济收入与旅游收入来看,福州、厦门、泉州稳居前列,滨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为福建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滨海城市比内陆城市经济发展更快,旅游也快速发展,明显的区位优势是滨海城市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从统计数据来看,滨海城市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越来越大,从2007年的8.7%到2015年的11.4%,内陆城市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2007年的6.3%到2015年的14.9%,其中滨海城市2014年突破10%,而内陆城市2009年已突破10%。滨海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大于内陆城市,而内陆城市也拥有许多较好的旅游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内陆城市的优势促进旅游与经济的发展,滨海城市是否要与内陆城市进行旅游合作,如何开展旅游合作,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一一回答。
1福建旅游发展与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所发挥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明显,1999年“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旅游市场更是飞速发展[2]。尤其是沿海省份旅游发展更是迅猛。福建省作为沿海省份之一,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938 2亿元,国内旅游收入230.80亿元,到201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5.614 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2 798.16亿元,从2000年到2015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约5倍,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约12倍。福建正处在旅游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资源丰富,包括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77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景区有9家10处,10个国家地质公园,1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国家森林公园,13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16个全国和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1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3]。
从2007年到2016年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都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2007年到2012年,旅游产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均低于10%(表1),有人質疑,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其规模增长速度不相符,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效果不明显,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导致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同。福建拥有9个城市,其中6个滨海城市、3个内陆城市,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发展对经济的贡献有什么不同,二者存在何种关系。基于面板数据研究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为地区间旅游合作、制定旅游战略提供参考意见。
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个地区旅游在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旅游与经济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回顾研究历程,继Copeland,Hazari[4]等人之后,Shan和Wilson首次提出“旅游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Tourismled growth hypothesis,TLGH)”[2],前期的研究主要注重理论,较少结合实践研究。进入21世纪,才逐渐将实践引入该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研究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研究。第一,研究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旅游专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旅游专业化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因等。Lanza、Pigliaru[5]认为旅游专业化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旅游专业化国家的规模一般会比较小。第二,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林刚等[6]认为,用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够准确的,因为GDP与旅游业收入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罗文斌等[7]以1978—2008年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Engel-Granger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检验我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因果作用关系,认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关系。刘佳等[1]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沿海城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53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推动作用。大部分学者都一致认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旅游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国内侧重于实证研究,研究方法较为丰富,很多学者都通过计算相关系数、贡献率及灰色关联度等指标,建立各种模型等判定二者之间的关系[8]。毛润泽[9]利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4个维度进行了实证检验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乔宁宁等[10]基于1995—2011年数据,建立包含入境旅游波动、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变动和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等变量在内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入境旅游波动对于宏观经济波动、汇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反应,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赵磊[11]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99—2009年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机制。
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目前研究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大致从2个方面研究,一方面是从宏观层面着手,直接研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些学者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从微观层面着手,研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部结构及生成机制的影响作用仍不确定[11],比如孙媛媛[12]以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生延超[13]认为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用数据测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春济等[14]也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佳等[15]研究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有一些学者从产业高级化、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展开研究[16]。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我国旅游宏观数据进行的,笔者基于福建省9个城市2007—2015年的数据研究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有何不同。
2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2.1数据来源
在理论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选取福建省6个滨海城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和3个内陆城市(三明、龙岩、南平)为研究对象,9个城市从2007年到2015年的旅游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各大城市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福建统计年鉴2016》。利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研究。
45卷33期罗丹霞等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2变量的选择与度量
以往绝大多数学者研究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选择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或者入境旅游人数等其中一两个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选择地区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笔者认为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水平。基于此,选取了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以及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其中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指标代表的是旅游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代表经济增长,分别用SR、RS和GDP记作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以及地区生产总值。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SR、lnRS、lnGDP表示。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是解释变量,地区生产总值是被解释变量。
3实证分析
图1、图2分别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散点图以及线性拟合趋势线,其中横轴代表地区生产总值(GDP),纵轴代表旅游总收入(SR),可以直观地展现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旅游发展对经济的作用哪个比较明显,以及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分析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差异,二者应该如何进行优势互补,这些问题有待探讨。
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可以看出,不同城市的GDP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比较平稳,比如宁德、南平,有些城市呈较快上升趨势,比如福州、泉州。在一定程度上,分析GDP的城市差异有助于估计影响GDP增长的因素。由于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杂,该研究是在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研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由于时间序列不平稳所带来的“伪回归”现象,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大致有2种,分别是同质单位根的LLC检验和异质单位根IPS检验,为了使检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检验方法采用LLC、IPS检验方法,考虑到样本时间序列的限制,按照AIC 准则来选取,检验模型的滞后阶数设为2,检验结果如表2。
对于6个滨海城市,对原始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利用IPS方法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变量lnSR、lnRS、lnGDP均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即表明存在单位根,序列是不平稳的。对以上3个指标进行一阶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GDP均接受存在单位根假设,即还是存在单位根。所以进行二阶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lnSR)和△(△lnRS)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差异显著,△(△lnGDP)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差异显著。综上所述,二阶差分所有变量均不存在单位根,因此变量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即lnSR、lnRS和lnGDP均为二阶单整变量。对3个内陆城市和9个城市进行同样的检验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3.2Hausman检验
为了得到更加科学的结果,需要对选择的模型进行检验,Hausman检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利用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如果拒绝原假设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如果接受原假设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对6个滨海城市面板数据检验的P值为0.979 7,3个内陆城市的P值为0.851 0,9个城市的P值为0.842 4,检验结果P值都较大,并不显著,所以接受原假设,即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更为合理。由于该研究的面板数据只有9期,所以不考虑面板自相关的问题。
3.3模型的构建
对于个体效应模型:
Yit=xitα+ziβ+ui+εit(i=1,…,n;t=1,…,T)
式中,zi为不随时间而变的个体特征,而xit是代表随个体和时间而变的。扰动项是(ui+εit)构成的,为复合扰动项。
若ui与所有解释变量(xit,zi)均不相关,则称为随机效应模型。
由于一个地区经济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的前提假定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了分析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以旅游总收入△(△lnSR)、旅游总人数△(△lnRS)为解释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lnGDP)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因为不论是运用6个滨海城市、3个内陆城市还是9个城市总的面板数据进行估计,都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更为合理,所以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回归模型为:
△(△lnGDPit)=A1△(△lnSRit)+ A2△(△lnRSi)+Qit
式中,t代表2007—2015年,A1、A2为弹性系数,Qit为随机扰动项。
使用随机效应进行估计,得到结果如表4:
利用6个滨海城市面板数据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lnGDPit)=1.890 1+ 0.266 005 6△(△lnSRit)+0580 618 6△(△lnRSi )(1)
利用3个内陆城市面板数据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lnGDPit)= -0.016 026 7+ 0.024 613 9△(△lnSRit)+2.655 947△(△lnRSi )(2)
6个滨海城市Rsquared为0.7312,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P值为0.000 0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线性关系显著成立。3个内陆城市Rsquared为0.969 1,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非常好,P值为0.000 0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线性关系显著成立。滨海城市的Rsquared为0.731 2,而内陆城市的R-squared为0.969 1,表明内陆城市旅游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拟合更加好。
从估计得到的回归模型(1)和(2)可以看出,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模型(1)估计得到的系数分别为0.266 005 6、0.580 618 6,模型(2)估计得到的系数分别为0.024 613 9、2.655 947 0,0.266 005 6大于0.0246139,0.580 618 6 小于2.655 947 0,说明滨海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一定大于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或许与二类型城市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资源丰富度、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9个城市总的回归模型为:
△(△lnGDPit)=1.803 785+0.183 5367△(△lnSRit)+0.632 303 2△(△lnRSi)(3)
9个城市Rsquared为0.819 7,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P值为0.000 0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线性关系显著成立。
以9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3)模型,其系数分别是0.183 536 7、0.632 303 2,0.183 536 7介于0.266 005 6和0.024 613 9,0.632 303 2介于0.580 618 6和2.655 947 0,说明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具有“1+1>2”的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基于福建省9个城市2007—2015年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滨海城市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内陆城市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论证。考虑到数据可能存在不平稳现象,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解决了时间序列的伪回归问题,并利用Hausman检验得出运用随机效应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更加合理,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大部分滨海城市旅游和经济都比较发达,但并不意味着其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的作用不一定弱于滨海城市,即尽管滨海城市较内陆城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等优势,但是其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可能还没发挥,也许存在滞后效应,这也是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于后期跟进研究。第二,不同城市GDP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比较平稳,比如宁德、南平,有些城市呈较快上升趋势,比如福州、泉州,GDP的时间趋势存在地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分析GDP的城市差异有助于估计影响GDP增长的因素。大体上,滨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呈较快上升趋势,内陆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呈平稳上升趋势,内陆城市旅游总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比滨海城市更大。第三,福建省9个城市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而且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对经济增长有“1+1>2”的效果,不仅能够实现空间资源互补、区位优势互补,还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聚集,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
4.2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实现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互补。福建省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两类型的城市旅游与经济发展比较不平衡,滨海城市开放程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城市由于交通、接待设施等原因,旅游发展相对较慢,但是二者具有明显的合作优势。
在资源优化配置上实现最优。首先,滨海城市拥有旅游方面的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内陆城市拥有富足的劳动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大量的土地等,二者可以在资源上互相利用、互相合作,实现最优配置,推进旅游企业多方合作。其次,在旅游区位优势上互补。福建6个滨海城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各国与日韩之间,无论航空还是水路,交通都十分便利,是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是福建省内陆地区前往沿海城市旅游最近的目的地,拥有便捷的对外联系有利条件,还处于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岛有特殊的地缘关系,3个内陆城市中,南平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三明西北靠赣州,龙岩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都与内陆城市有紧密相连。所以,滨海城市是游客通往内陆的口岸,内陆城市是内地和北方游客前往滨海的通道。
打造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便捷的旅游贸易合作通道。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贸易通道的打造能促进各城市之间的交流与紧密联系。滨海城市牵头,带动内陆城市合作,实现滨海-内陆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一体化、全域化,尤其是厦门市和福州市作为福建两大核心城市,要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功能[17]。厦门是我国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具有四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叠加的明显优势。在全域旅游、旅游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在合作的基础上,旅游、经济发展代表的是“清新福建”旅游品牌的形象,要利用好品牌优势以及“清新福建”的政策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佳,赵金金,杜亚楠.沿海城市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3,27(7):172-180.
[2] 赵磊.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旅游学刊,2015,30(4):33-49.
[3] 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福建旅游的基本情况[EB/OL].(2015-12-21)[2017-07-21].http://www.fjta.gov.cn/ar/2014110699000016.htm.
[4] COPELAND B R.Tourism,welfare and deindustrialization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J].Economica,1991,58(232):515-529.
[5] THEA SINCLAIR M.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survey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34(5):1-51.
[6] 林刚,龙雄彪.桂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16-17.
[7] 罗文斌,徐飞雄,贺小荣.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增长动态关系:基于中国1978~2008数据的实证检验[J].旅游学刊,2012,27(10):20-26.
[8] 周文丽.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31(8):1402-1408.
[9] 毛润泽.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8):48-53.
[10] 乔宁宁,陈建宝.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2013,28(2):44-51.
[11] 赵磊.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系统GMM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11):44-55.
[12] 孙媛媛.基于回归模型的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九省(市、区)为例[J].旅游研究,2016,8(6):58-62.
[13] 生延超.旅游產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J].旅游学刊,2012,27(10):11-19.
[14] 刘春济,冯学钢,高静.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29(8):37-49.
[15] 刘佳,赵金金,张广海.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4):186-192.
[16] 陈太政,李锋,乔家君.旅游产业高级化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5):182-187.
[17] 徐淑云,林寿富,陈伟雄.福建沿海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