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2017-05-30李学全
李学全
摘 要: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社团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化、人文道德素养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社团建设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共性的同时,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文章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医药高校社团发展的特征、存在问题及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药高校;社团建设;大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4-0145-03
Abstract: 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medic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ocialization and humanistic mor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colleges, there is a common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and it has uniqu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h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s,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edical college community,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medical college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大學生社团,是拥有共同爱好或者共同追求的学生们在一起所组成的小团体。这些社团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学到的知识不仅来自课堂也来自社团,所以社团也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医药院校,除学生会、科学技术协会等组织外,学校存在大小数十个学生社团。全面了解社团发展情况,对学校对社团的管理、社团自身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对社团建设情况的调研,全面了解我校社团建设状况。本次调查针对学校56个社团,共发放问卷320分,其中200份调查对象为普通在校大学生,随机进行;另外1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社团主要负责人。两份问卷根据调查对象分别设计。调查内容涉及社团定位、发展情况、活动开展、经费收支、管理制度五个方面。
一、高校社团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高校社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融入爱国、爱集体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宣传党的重要政策,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重要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拓思维、激发灵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社会的发展,把反映时代特征、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知识系统纳入进来,保持所学知识和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性,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社团成员之间兴趣相投,关系融洽,容易形成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有利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既锻炼与人交往能力,又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总之,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高校社团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重要纽带
高校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关键阶段,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向社会学习的重要窗口。社会源源不断向高校社团输送新思路、新方向、新动力,社团结合学校环境和学生特点开展活动,将社会需求和影响传递给大学生。高校社团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为顺利融入社会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不仅需要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同样看中其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通过高校社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和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社团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道德素养
课堂教育不是提升大学生人文道德素养的全部。大学生人文道德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身教大于言传”的过程,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必要补充。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其中广泛获取文化知识、升华精神、陶冶情操、修炼品格、提高素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得以发挥育人作用的承载者。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占比重大、参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直接、作用持久,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医药高校中,理工课程繁重,学生课业压力大,往往“重理轻文”;大学生通过融入社团队伍,参与社团活动,能够良好地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文理兼修,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道德素养,成就有才有德的全面人才。
二、医药高等院校社团建设特征
(一)社团种类齐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为建立多元化校园文化,丰富社团文化建设,开拓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领域,我校团委先后指导成立了包括菁菁音社、国学社在内的六大类(学术科技类、公益实践类、文学语言类、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类、综艺表演类)53个学生社团,发展会员3000余人。这些社团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园地。如冬虫夏草协会、百里纷兰协会有着浓厚药学特色,艺术表演类社团如菁菁音社、众乐相声社等在学生中也颇受欢迎。这些社团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 在让学生施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调查中,有超过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至少1-2个社团,并且认为学校社团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社团发展均衡,稳定发挥作用
高校不同的社团成立宗旨不同,社团活动呈现多样化,在学生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例如学术科技类社团,其成立之初衷就是对第一个课堂的重用补充,因大学生对知识的共同追求而成立,既是社团,又是研究小组。医药院校学生除课堂学习外,把课余生活投入到其他如公益实践类、文学语言类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工科学生重理轻文、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如国学社承办社科部举办的“孝”文化节,Free书社协助图书馆举办图书节等。综艺表演类、休闲娱乐类、体育健身类社团在大学生成长中更是不可或缺,对其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颇受学生喜欢,学生参与热情最高,如篮球社、足球社、健美操社协助体育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都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调查显示,学校社团数量最多的是体育健身类,有18个,并且年级分布最均匀。社团成员大多数认为自己的社团自身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稳定作用。
(三)社团管理完善,活动开展规范
我校学生社团在校团委指导下,及时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健康发展,多年来社团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2013年12月8日中国药科大学第一次社团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通过了《中国药科大学社团联合会章程》,大会对科学规划社团联合会今后一个阶段工作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思路、推动社团工作再上新台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团联合会是下团委领导下的负责管理社团的机构,并且逐步形成“一体两翼”(一体指团委,两翼指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工作格局,以“服务社团、发展社团”为宗旨,以“引导社团发展方向、规范社团建设、加强社团联系、维护社团利益”为己任,在我校大学生社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调查显示,80%以上同学认为自己在社团中享受到应有的权利,运行过程公平,每个成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超过90%学生认为当前社团组织活动开展情况较好。
三、我校社团建设存在问题
(一)社团开展活动层次不高,影响力较小
调查显示,我校大多数社团人数在50人左右,仅有个别社团是人数在100人以上;社团影响力调查发现,占60%的社团人员认为自己所在社团的影响力一般,部分成员认为自己社团影响力较低,占了样本的35%,仅个别成员认为自己社团影响力高。社团成员对社团举办活动的评价调查显示,20%的社团成员不知道社团的品牌活动,30%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参差不齐,难以评价,少数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单调枯燥,缺乏创意。在学校社团中,除了个别社团能够举办出高水平、高层次的活动外,大多社团开展的活动缺乏影响力。社团活动的特色不鲜明,宣传力度不足,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够,这些是社团今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二)社团发展局限因素较多
调查显示,社团成员认为社团影响力低的主要局限因素依次为: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不足;社团成员积极性不高;缺乏指导老师指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合社团发展的硬件不足如缺场地、设备等无疑是社团发展的第一局限因素。高校对于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预算较少,社团成员上交的会费非常有限,大多社团组织对筹措活动经费的能力和渠道十分有限,这种状况导致许多社团缺乏基本的生存保证,一些社团开展活动时捉襟见肘,难以完成活动目标和达到理想效果。新成立的社团必须配有指导老师且指导老师要参与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建设,对学生社团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暇关注社团,更不能对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悉心指导。
(三)社团发展缺乏与社会相衔接
从社团举办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调查显示,高校之间的相关社团联合举办活动,占了约48%;有39%的社团只在本校内开展活动;结合校外社会机构举办活动与联合企业开展相关活动的比例都很少,各占5%和8%。虽然校园是学生社团发展的主阵地,但是学生社团只有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才能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学生社团融入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通过学生社团参与企业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本领,还能够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社团成长为个人成长带来的帮助,从而以全新的角度寻找社团发展的生命力。
四、医药高校社团建设发展方向
(一)凝聚特色,品牌先行
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学校应该引导社团把举办有意义、有创新、有特色、有影响的高质量品牌活动作为社团发展的基础和第一要务,努力打造适合社团自身特色的活动,以“少而精”作为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倡导高质量、有活力的高校社团活动理念。社团自身应该丰富品牌活动的形式,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扩大社团影响力。例如医药研究型社团可以适当开展知识普及型竞赛、投入专业技能训练和参加国家和省级竞赛等多层次高品质的精品活动。同时,社团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需求,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活动质量。总之,強化实践,鼓励创新,凝聚特色,品牌先行,深化学生社团的实践环节,鼓励社团开拓创新,服务社会,拓展发展空间,展示自身价值。
(二)创造条件,加强支持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良好的物质保障和设备设施,社团的发展蓝图会就没有根基,形同虚设。学校需要充分发挥社团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加大场地投入,如专门设立大学生活动中心,为社团发展提供固定的办公、活动场所;每年为社团拨出固定经费,专款专用,鼓励社团活动开展;完善政策支持,根据社团发展需求,形成扶持社团制度和社团活动的相关政策,明确发展条例。其次,开源节流,学校除了加大经费投入外,要帮助社团获取校外如企业、社会组织的经费赞助,通过政策规定对社团获取外部经费赞助的方式和渠道进行约束,并监督合理性。再次,学校加强指导老师的配备。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就如一个社团的精神支柱。比如对一个研究型社团,配备一名专业、负责的指导老师,无疑会带领社团发展的更快,学生在社团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学校应加强对指导老师的政策和待遇支持,鼓励符合社团发展特色的老师或者可以邀请医药企业人员来指导社团、服务社团。
(三)完善制度,引导发展
建立健全民主例会制度,立健全公开民主选拔学生社团负责人制度,建立定期公开透明化的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度,建实行主要负责人集体决定重大日程活动和资金使用制度,使换届定期稳定化;建立社团活动评价和奖惩制度,对优秀社团活动予以奖励,并鼓励发展;对社团发展实行引导机制、过程监督、成绩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来保障社团合理发展。同时,学校应该引导社团的发展方向。社团是学校的一部分,同时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所以引导社团朝着既符合学校的要求,同时适用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目前学校的社团大多在学校内部开展活动,面向的大多是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仅有部分社团在高校间进行交流,很少社团活动与社会和企业相互衔接。对此,学校应引导优秀社团在立足学校发展的基础上走出去,多参加或举办与大学生有关的社会性活动或竞赛,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见闻。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型科研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型社团,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引导我校社团建设朝着更加合理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秦江.耶鲁大学学生社团的管理经验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4(5):74-79.
[2]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J].青年研究,2005(4):45-49.
[3]敬菊华,张绍荣.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出路与走向[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6):968-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