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比较文学对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2017-05-30陈培霞

高教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借鉴语文教学

陈培霞

摘 要:比较文学对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把比较文学引进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以比较文学的观念、视野进行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开拓视野,培养比较的思维能力,提高鉴赏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爱国情感等方面的作用。课内课外相结合多渠道地引进比较文学,使语文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关键词:比较文学;语文教学;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4-0072-02

Abstrac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troduc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to Chinese teaching is the need of times and the reform of Chinese teaching.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with perspective and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elps the students widen their sights and develop their comparative thinking ability, as well as improve the level of appreciation,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the effect of patriotic emotion, etc. Introduc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and after clas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will make Chinese teaching rich and colorful.

Keyword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hinese teaching; draw lessons from

比较文学是指跨国家、民族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用国际眼光,把一个民族的文学放在世界的整体系统中去考察,即通过在文学思潮、文学理论、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异同和关系的研究,认识各民族文学各自的特点,探讨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比较文学之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知人论世和本民族文学之间比较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这样学生的视野往往只局限在此作家此作品和本民族的作家作品上。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建构极为不利,同时也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开放型人才的需要,而比较文学跨越民族、语言、文化或学科界限,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重新认识自我,为自我提供一种认识自身的他者眼光。它启发我们在阅读和分析作品时,要具有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不断尝试更换一种角度理解作品,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这对于打破既有的思维框框和认识局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与信息量,更新知识结构,培养一种触类旁通的辩证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开拓其视野。比较文学打破了时间顺序和地区界限,它的引入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如学习中国文学长河的源头之作——《诗经》,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它同西方文学的开先河之作——荷马史诗作比,我们就会发现二者虽同是各自民族文学的源头,同具诗的形式,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诗经》描写和反映的是现实的社会世俗图景,是人的日常的生活和情感,它无论是对黑暗的揭露,还是对爱情的讴歌,抒发的都是真切的感受。其形式是短小精巧的小诗。而荷马史诗却不同,它所描绘的是英雄时代的传奇,是神与人的融合,抒发的是可歌可泣的豪情壮怀。其形式则是鸿篇巨制的长诗。通过比较,使学生在学习本民族文学的同时,了解到域外古希腊文学的有关知识。比较文学的引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其次,使学生知晓文化差异,以开放的、国际的眼光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以比较文学的观点,审视语文教学,有助于我们打破自己封闭保守的观念,引进另一个参照系,使我们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用国际的、开放的眼光来审察自己,从而促使我们自己反省进步,把我们的民族文学通过世界范围多种文学形态的参照,使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因此,再比较中,学生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并能放眼世界,培养自己开放的、国际的眼光。

再次,使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提高鉴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文学的借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慢慢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進行比较,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鉴赏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开阔眼界,触类旁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使我们的文学教学从本民族文学的框架中跳出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同时使学生的思考更为广阔。比较文学的观念、法则等在培养学生新的技能与态度,并运用于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如学习欣赏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时,联系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晚步》《素描集》等作品,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作品内容、处世理念和作品风格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因他们受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宗教观的影响,在审美情趣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比较中使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逐渐掌握方法,养成一种能力。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比较文学可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有着那么多璀璨的明珠,它们是那样光彩夺目,令人神往。吸引着学生在世界文学的海洋里遨游,去探珠,去揭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对文学、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快乐的学习中,陶冶情操,得到美的教育,逐渐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批判精神和宽容博爱的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比较文学具有用其它文学系统作为参照系来揭示民族文学的特殊美学价值和特有本质的功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学并不比别的国家差,中国文学有着优秀的文学传统,有着著名的作家作品。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由此看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比较文学引进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进比较文学呢?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上引入比较文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作者感情的理解和体会,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比较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认识把握课文,同时在比较中深入解析作者的思想和作品风格。比如教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分析其中的典型守财奴、吝啬鬼形象葛朗台时,同时介绍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等,他们有着病态的、贪婪的、吝啬的共性,但由于时代、民族和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使他们笔下的吝啬鬼各具特色。而五个吝啬鬼归根到底都是由贪婪这一人性弱点生发出来的文学典型,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寄予着作家们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人性弱点的尖锐批判。 《变形记》是寓言式的,它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避开现实社会中矛盾、斗争而着重探讨人的精神危机,以揭示现实的本质,以哲理思考、冷峻、严肃见长。由此可以看出,它们都反映了社会生活,一样地发人深省,一样地给人以审美的快感,但由于作者的立足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使其各具风采,各有千秋。

2. 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文学的观点和视野阅读、欣赏中外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乐学语文、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教师要抓住这一渠道,运用比较文学的观点与视野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求同存异,领略它们各自的风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其中的愚公、精卫、夸父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形象,他们勤劳、善良、有意志、有毅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化身。把他们与西方神话里的英雄相比,就会发现,同是体现人民意志的力量英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万物同源,文学同心。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对自身状态的审美把握,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系统文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认识到文学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深刻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本质的同一性,把握世界文学共通的“诗心”。如阅读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将其与古希腊神话相比较,从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和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潘多拉的盒子等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为原始人民征服自然、超越自然的自由意志和对于人类自身追求过程中自由的悲剧性的直觉领悟而感叹,从而认识到文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是人类自由精神的蓬勃与困顿的表现。再如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时,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现代文学一方面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中外文明碰撞下的产物,像王国维对柏拉图、黑格尔、叔本华等思想的吸纳,鲁迅对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品的借鉴,泰戈尔、海涅、歌德、席勒等对郭沫若作品的影响,曹禺对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契诃夫等创作艺术的吸收,阅读比较之后,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中继承传统与借鉴它山之石的辩证关系。

3. 举办介绍比较文学知识的讲座,加深对其了解、认识。为了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进一步的认识,适时做一些专题讲座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讲座的内容不可高深,而要浅显易懂,因为举办讲座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认识比较文学的有关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去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简要地介绍比较文学的目的、任务、方法、作用意义和种类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兴趣,学会用比较文学的方法阅读分析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对一些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如“郭沫若与泰戈尔诗歌比较”、“葛朗台、夏洛克、阿巴贡、泼留希金与严监生之比较”等,这样使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以比较文学的精神、观念、视野和方法去解读、分析课文,去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突破原有的教学套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因此,笔者主张把比较文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 ,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2]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張云.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5).

[4]李凌燕.文学研究的跨越性之美——比较文学之浅谈[J].大众文艺,2012(08).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借鉴语文教学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