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衔接状况分析

2017-05-30谢潇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教学衔接

谢潇媛

摘 要: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被高校教师忽视,导致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哲学部分内容重复,缺乏新鲜感。这既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也割裂了大中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联系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现状,剖析两者在哲学内容教学上的异同以及当前衔接存在的问题,以改进现有教学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活与哲学》; 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4-0046-05

通过比较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以下同)与高中《生活与哲学》,笔者发现《生活与哲学》只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原理》则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从内容广度看,《生活与哲学》只相当于《原理》的三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论述部分有较多的重复;从理论深度上看,《生活与哲学》着重从生活视角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原理》则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探讨其理论来源、内容构成及现实意义。

从近几年高校《原理》课的教学实践看,笔者发现,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基本观点论述重复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学生认为上《原理》课是在“炒冷饭”,大学与中学的教学内容相互交叉、重复,缺乏新意,难以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强调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灌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亲身体验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导致教学没有实效性等等。如果不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这两门课程中哲学教学的衔接,会严重制约《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拟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分析高校《原理》与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衔接状况。

一、教学内容衔接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具体化。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必须与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相衔接。教学内容的不衔接包括德育教育、智育教育和体育教育,尤以高级中等教育和高校教育之间的不衔接更为明显[1],这在高校《原理》课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哲学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教学内容重复性

高中的《生活与哲学》教材一共4个单元12课:第一单元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重要意义;第二单元主要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单元主要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发展和矛盾观点;第四单元,主要阐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而高校《原理》教材涵盖了高中《生活与哲学》所有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性;事物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等等。例如,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阐述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原理》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第一节第一点也讲述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及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两课加起来的内容即是《原理》课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内容。总的来说,尽管论述的逻辑编排以及详细的阐述不一样,但还是很明显看到具体的知识点大部分重复。

(二)教学内容递进性

1. 在教材的层次深度上,中学教材大部分是蜻蜓点水,而高校教材论证更有逻辑性和透彻性。例如,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二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只是从阶级基础和自然基础两方面进行阐述,而高校则把它归纳成三点: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并且在论述过程中每个点都用大量历史事实为论据,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作了透彻分析。又例如,高校《原理》课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详细阐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真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并且突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步步深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2. 在教材的范围上,大学比中学更宽广,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例如,《原理》中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但阐述了价值的概念、价值的特性以及价值评价的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还阐述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这一节内容较完整地呈现了关于价值哲学研究及其进展情况,从各个角度讨论了价值问题研究概论、价值的内涵、关于价值观念、关于价值真理、评价理论等问题。高中《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和第十二课也有关于真理与价值的知识点,但没有提及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关系、评价理论等问题。又如,《原理》中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基本内容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坚持了整体性的原则: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原本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逻辑贯通的系统整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出发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它的逻辑展开;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关于历史创造者等原理,是以前面两个原理为基础的,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逻辑延伸和核心性内容,又是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見,这章教学内容既坚持了整体性原则,又要求学生系统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 在教材的表述上,中学教材从生活视觉的角度上进行论述,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高校教材论述得理论、抽象并且系统化,较枯燥。例如,《生活与哲学》中的第一课,用“烛光照亮小屋”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何同一问题有两种不同解决方式?思维方法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从而总结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表明哲学的指导性作用。故事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总结出的道理也让学生觉得浅显易懂。又例如第七课,“木桶和木板的对话”,根据木桶和短板的争论,揭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总的来说,《生活与哲学》的教材表述上较丰富多彩,有典故、图画、名言、相关衔接等等多种辅助性的讲解。这对于中学生来说,较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而《原理》这本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理论、系统、抽象,因此要求学生课前课后根据参考文献、思考题等拓宽学习视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有限的课堂与无限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深入学习,消化抽象、枯燥的内容。

教学内容是承载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和安排,这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体现中学和高校的不同特色和要求。但由于两者具体的教学点重复较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在心理上丧失了学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而高校《原理》中的哲学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抽象,让刚从高中进入到高校的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认为哲学这门学科非常深奥、难以理解,跟自己以前在高中时所知道的相差太远。同时,内容过于完整、系统化,也给老师上课带来了压力,因为课时安排十分有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庞大、复杂的教学任务,大部分的老师只能灌输式、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点,而面对理科专业或艺术专业的学生,干脆就放弃讲授,“觉得讲了他们也不懂”。如果说,中学教材的设置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好知识基础的话,那么高校应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提升。如何摒弃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在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递进性上找到教学衔接的对策,是高校《原理》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衔接分析

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是课程教学的方向,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要做好高中《生活与哲学》与高校《原理》的哲学教学衔接,就必须要明确它们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上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也就是统一性和层次性。

首先,教学目标统一性。尽管高校和中学在各自阶段性目标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但是,高校的《原理》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都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它们的教学目的,或者说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青年一代,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其次,教学目标层次性。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高中与高校都是根据最终目标来设置和实施阶段性目标,而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在高中教学水平基础上,进行深层次、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完成由不知到知、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化。

从《生活与哲学》的教育教学目标可以看出,高中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的目标培养学生,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在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做准备、打基础。《原理》的哲学教学目的不只在于基本观点的知识传授,而在于大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塑造,在于理论水平的提升。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赋予了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更深刻的教学目的,它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对世界的本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本身的存在追根究底的审问,并不提供对事物认识的某种具体答案,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哲学最重要的精神是怀疑和批判。[2]因此,《原理》中哲学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分析事物、探究问题、探究理论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全面看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考指挥棒影响之下,中学生的应试教育依旧盛行,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向学生填塞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只是为能上一所好的高校所进行的知识积累,许多中学的教学工作都是以考试和升学为中心,把考试成绩做为教学绩效评估的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往往就只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点学习,甚至是教条主义的学习。高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地位被削弱,教师们的待遇和职称问题得不到重视,他们无心专注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研究。另外,在过去比较长的时期内,我们没有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因此,中学学段即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偏离“理解与应用”的教学方向,加上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大学学段的教学无法满足“理论指导更高层次的实践”的能力需求,使两个学段表现出教学内容刻板僵硬,只见表层含义上的重复、不见本质上的能力发展的递进需求。

三、教学方法衔接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传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教学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方法模式、途径和方式。有机的教学内容,如何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并善于学习,获得教学成效,这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系密切。

(一)教学方法共同点

在高中《生活與哲学》的教参中,编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在体现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作用,以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师生对话交流。即师生互动,以创设良好学习氛围。(4)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5)注意利用“思维过程”、“名家名言”、“相关链接”、“专家点评”中的材料,利用材料,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6)个案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一般结论,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

而现阶段,《原理》教参所建议的教学方法也是知识讲授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在知识讲授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张史论结合、经典导读、案例教学、问题解析;在实践环节中,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愿参加、学生间要有交流和互动。

对比两个阶段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

1. 都注重史论结合。思政课都要反映时代诉求,要有时代感、使命感,哲学尤其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哲学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凝练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原理》中每一课都提供了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供教师授课时参考。这体现了无论大学还是中学的哲学教学,都紧紧地与历史结合在一起。贴近时代,是哲学教学重要教学方式。

2. 都注重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开放性学科,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是包括个人生活在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包括历史的、现实的,只要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一切具有典型意义的丰富内容。因此,在教学当中,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不然就会降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甚至厌学。

3. 都注重讨论和分析。讨论和分析在高中与高校都是哲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觀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可以加深对观点的理解。高校《原理》中的每一课都有思考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穿插思考题,采用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这也是《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说,中学和大学都应注重运用讨论和分析的方法,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理解。

4. 都注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安排了实践课时,《原理》课共48个学时,其中实践课时安排了16个学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教师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而在中学,哲学教学也提倡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观察、表达,使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同点

针对不同阶段的施教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

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更重视课堂外的自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由于高校《原理》 的系统化和理论化,教学内容呈现比中学内容更多、更广,而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灵活运用各种媒体自主学习,是解决内容多、阅读量大,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的重要教学方法。其次,要重视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学较中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目标,大学的教学内容逻辑性、理论性更强,因此大学比中学的教学方法应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高校与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鲜有沟通,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而针对大学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两者的衔接,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由于升学的压力,造成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方法;大学的哲学教学由于内容较理论化、枯燥,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自己无关,对哲学失去兴趣,而许多教师也往往照本宣科,想着只要学生及格就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原理》课教师要提高认识,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方法。高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不重视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而在高校《原理》课中,尽管对实践教学有学时的要求,但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落实。相比高中阶段改变应试教育的困难程度而言,高校《原理》课教学改革更容易些,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应有所作为。

四、结语

如何在高校与高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找到衔接点、衔接的办法,是开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大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分析《原理》与《生活与哲学》的教学衔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课堂学习由简单接受型到研究型、探索型学习的转变,提高《原理》课乃至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立. 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 上海:同济高校出版社,2003.

[2] 张群英.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衔接与创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85-86.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教学衔接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谈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