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现状研究
2017-05-30石伟王超群林小英
石伟?王超群?林小英
摘要: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一区域的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成熟、完善的重要标志,体育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体育相关的公共服务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体育学术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发现,从2002年至2017年6月,标题中“体育公共服务”的词频为1969条;研究内容集中在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供给模式、体系构建以及均等化等方面;其中,在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在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以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为对象的相关研究有82篇,从对象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也体现出我国西部地区民族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在研究中,有极少数的文章涉及到了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主题,如张彩琴、于玲玲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多元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从组织管理、场地设施、经费供给、活动、信息服务和指导与人才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服务现状,对内蒙古自治区社区服务体系提出了思路与体系内容的建设意见。总体来看,体育公共服务是目前体育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对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有待加强。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藏、羌、彝、苗、回、满、傣、土家、傈僳、蒙古、纳西、白、布依和壮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国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达430余万。尽管四川有着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但由于受时间、场地等条件限制,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仅在年节、特殊纪念日中开展,并没有成为当地人民的日常健身手段;另一方面,四川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属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工业化处于开始阶段,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公众需求与资源供给不相符、供给不可持续等问题。在唐小英《羌族聚居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发展研究》一文中就认为“了解民众体育需求,把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从政策法规、综合管理、宣传指导、绩效评价多个视角探讨欠发达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健身气功是以健身为目的,动作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身养生的认识不断加深,再加上健身气功动作简单、优美、缓和,功法内容丰富多彩,可供大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功法进行锻炼,因此在众多体育项目中呈上升趋势,练习人数逐年增加;而在内蒙古、新疆等民族地区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健身气功作为日常健身的手段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对民族地区的公共健康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是体育产业地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研究目的
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进行研究,构建其公共服务体系,能够多途径的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多元化、均等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对“加快建设水平较高、内容完备、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逐步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地域、城乡和人群间的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建设,制定结构合理、内容明确、符合实际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测体系。”具有积极作用,符合“十三五”期间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与要求;另外,通过本研究,也能丰富健身气功服务产业内容,加快健身气功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对健身气功项目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健身气功制度的完善给予理论支撑与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主要观测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次研究的需求,通过查询检索相关学术著作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电子资料,查阅体育公共服务、民族地区体育路径发展、健身气功服务构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整理、分析、研究,作为本次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
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选取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的健身气功习练人群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问卷率90%。本文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相关数据均由本问卷得来。
3.数据分析法
利用excel等相关办公软件,对问卷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对对四川省民族地区健身气功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4.理論分析法
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四川省民族地区健身气功的公共服务现状基础上提出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者的年龄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40—60岁”、“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这一方面与健身气功项目特点相符合,另一方面也与这两个人群的体育需求和可自由支配时间段相符合。
(二)参与锻炼者学历的分布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270名被调查者中,高中学历的有36人,占40%,专科学历的有69人,占25.5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42人,占15.56%,从该地区参与健身气功的锻炼者的学历来看,整体学历不是太高。但考虑该地区经济欠发达,以及属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学历水平相对而言不算太低。而学历对锻炼者习练健身气功作为健身的影响应该体现在对健身气功的认识上,很多人传统的观念误区导致对健身气功存在着不完整的认识,或是没能客观的认识健身气功,及其在身体锻炼中的良好效果和突出优势。
(三)参与健身气功锻炼者的次数安排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调查对象参与健身气功的锻炼者每周锻炼次数在1—2次的有81人,占30%,3—5次的有105人,占38.89%,5次以上的有84人,占31.11%,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情况比较好,锻炼者的积极性较高,70%左右的人能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锻炼频率。这表明参与这项运动的人群对健身气功的功法作用认识较深,对健身的需求也比较迫切。
(四)影响锻炼者参与的因素
本表为多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影响健身气功锻炼者参与锻炼的因素中,选择天气因素的有156人次,排第一位;场地因素的有132人次,占48.89%,排在影响因素的第二位;选择时间的有93人次,占34.44%;后面依次是指导和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与硬件设施紧密相关的天气与场地成为了限制该地区健身气功锻炼者习练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在健身气功公共服务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四川省民族地区参与健身气功锻炼人群多为中老年,健身需求较为强烈。
2.場地的局限性是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中影响习练人群坚持练习的主要因素。
3.民族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硬件设施仍需加强。
4.四川省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路径较为单一,缺少多样化。
(二)建议
1.普及健身气功知识,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意识。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健身气功练习场地。
3.定期组织培训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
4.做好民族地区已有的健身气功站点建设,健全健身气功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江龙.基于政府购买视角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当代体育科学,2014,04:173-175.
[2]潘婕.常州市社区健身气功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郭曼,徐凤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评述及展望[J].体育科学研究,2015,5(3).
[4]谢正阳,汤际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设计理念与功能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0(5).
[5]吕树庭,王菁.体育公共服务,还是公共体育服务——概念间关系的梳理与辨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1(1).
[6]张彩琴,于玲玲.内蒙古自治区健身气功多元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搏击:体育论坛,2010(6):3-5.
[7]程元.武汉市健身气功公共服务的调查分析[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8]唐小英,尹文芳.羌族聚居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学,2016,6(7).
[9]石伟,何强.川西北地区羌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5-609.
(作者单位:石伟 王超群 西南科技大学;林小英 内江市威远县河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