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文学中的酴醿意象

2017-05-30陈靖文黄威

阅江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题材意象

陈靖文 黄威

摘要:专咏酴醿的诗词创作起源较晚。酴醿花枝青柔、花繁似雪、花香清馥。酴醿盛开在谷雨时期,具有送春归去的物候意义。文学作品用酴醿象征女子、仙娥甚至君子时,重在强调洁净高雅的人文内涵。宋人尚雅,钟情于酴醿的洁白清香,称之为“雅客”“韵友”,将其美学意蕴挖掘到了极致。酴醿枝繁而柔,须结架才可观,清幽凉爽的酴醿架,是宋代文人聚会饮酒的所在,至明清,成为通俗小说中爱情故事的背景。

关键词:酴醿;题材;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7)04-0141-04

酴醿,亦作“荼蘼”,蔷薇科爬藤植物,暮春开花,花香清馥。最早为人所知是因其可酿制美酒,后在宋代盛行的莳花弄草风气下,酴醿的审美价值逐渐被发掘,经苏轼、苏辙等名家的吟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积累了丰厚的情感内涵和人文意蕴,从宋元诗词到明清小说,逐渐固定成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审美意象。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酴醿的关注较少。本文探讨酴醿的物色特征、节气特色及文学意义。

一、酴醿题材创作的发展

叶嘉莹先生在《迦陵论诗丛稿》中曾解释花何以成为重要的文学题材,她指出,表层原因是花的色彩、姿态和气味具有鲜明的吸引力,引发的联想最丰富;深层原因则是花赋予人的生命感最为完整……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2-65页。 咏花诗的源头可追溯到《诗经》《楚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是咏花之滥觞。最早进入文学视野的花卉植物,人们看重的往往是其实用性,比如果子可以食用的桃、杏,因香味而用于佩带的芷兰等。

《楚辞》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均未出现酴醿花。《全唐诗》中有三处出现“酴醿”一词,其中两处是指酴醿酒,只有崇圣寺鬼《题壁》中的“禁烟佳节同游此,正值酴醿夹岸香”一句所指的是酴醿花,酴醿自此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锦绣长廊。

《广群芳谱》云:“酴醿……本名荼蘼,一种色黄似酒,故加酉字”,汪灏:《广群芳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311-319页。说明酒用酴醿命名远早于花,花乃是因为颜色似酒才得名。《新唐书·李绛传》中曾有皇帝遣使者赐李绛酴醿酒的记载,能作为御赐之物,自然是清香浓郁、入口绵柔的美酒。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838-4844页。

酴醿酒进入士人生活以后,酴醿花随之受到广泛关注。咏酴醿的高潮出现在宋代,据笔者统计,《全宋诗》中题目中出现“酴醿(或荼蘼)”的咏花诗很多,苏轼、陆游、杨万里等名家均有咏酴醿的诗歌。《全宋词》中词句里包含“酴醿(或荼蘼)”的也有很多。这些诗词从枝条、花色、花香各个角度全面描绘酴醿,赋予它充分的审美观感和文学内涵。

元、明、清时期对酴醿的歌咏逐渐从诗歌意象拓展到了小说领域,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象符号。酴醿架清幽荫蔽、花香暗浮,逐渐发展成为通俗小说戏曲中才子佳人幽会的场所。

二、酴醿的物色美

《广群芳谱》云:“酴醿,一名独步春……藤身,灌生,青茎多刺……花青跗红萼,及开时变白带浅碧,大朵千瓣,香微而清,盘作高架,二、三月间烂熳可观,盛开时折置书册中,冬取插鬓犹有余香……”汪灏:《广群芳谱》,第311页。 将酴醿花枝条青柔、繁花似雪、香气清幽的物色特征完整呈现,而这三点正是诗人所钟情的。

酴醿枝条青柔繁密,善攀援,须结架才可观。宋代张耒在《咸平县丞厅酴醿记》里记载了咸平县丞厅中酴醿的盛况:“丞居之堂庭有酴醿……既老而益蕃延,蔓庇覆占庭之大半,其花特大于其类,邑之酴醿皆出其下”,张耒:《张耒集》,李逸安、孙通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60页。 一株为了贡奉天子而种植的酴醿,时隔多年,茂密的枝条竟遮蔽了大半个庭院,可见其枝蔓繁盛的态势。

酴醿色白,柔和的花色不像浓艳的红紫之色那样具有侵略性,正因如此,青色的枝蔓与之搭配才是绝佳。吟咏酴醿的诗词大多从枝条入手,比如,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中就有“青蛟走玉骨” 苏轼:《苏轼诗集》,王文皓辑注,孙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44页。的句子,将酴醿枝条形容为青色的蛟龙,其姿态之盘踞、生意之葱郁跃然纸上。

酴醿色白为佳,花盛时繁密似新雪,故而在吟咏酴醿花的诗词中,“雪”的出现频率极高,诸如“千朵齐开雪面皮”“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之类的诗词不胜枚举。李纲《再赋酴醿赠志宏》中描绘酴醿怒放的场景:“春入酴醿如愤洩,翻空万点枝头雪”,“愤洩”一词体现了酴醿齐放的盛况。

文人大多钟爱月下酴醿之美,“月”在吟咏酴醿的诗文中也是高频词汇。周紫芝《次韵庭藻酴醿》“山礬岂其弟,月姊当与亲”,将月亮与酴醿视为姐妹,可见两者的紧密联系。李弥逊《同坐客赋席上牡丹酴醿海棠》中的“珊瑚碧树小明月,散作人间无尽香”妙不可言,将酴醿满架看做是月色迸溅幻化而成,月色的皎洁与酴醿的雪白浑融一体,让人更容易品出其中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如冰雪一般纯白的酴醿经常与白梅、梨花并举,洁净通透的酴醿以暗香、韵味取胜,在诗人的心中地位甚高。胡寅《和信仲酴醿》中将兰花、梅花视为酴醿的同类,称其“弟昆林下兰,执友岭上梅”,晁补之《酴醿》中“唤将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一句更是独绝,除称赞酴醿像梅花一样高雅悠然,更将酴醿之色香味置于梨花之上。

酴醿酒因其清香醇厚而成为御赐美酒,其香味正是来自酴醿花。酴醿花香是其引人注意的直接原因。密林深邃,重叠的绿意能遮掩住色彩,却遮不住風中的香味。关于酴醿的诗词十之八九会提到其清香,从苏轼的“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苏轼:《苏轼诗集》,王文皓辑注,孙凡礼点校,第1044页。到吕本中的“轻衫曾立花阴下,三日余香尚不消”无不如此。

更有人将酴醿的香味与名贵香料相提并论,足见其清馥与珍贵。如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醿》“肌肤冰雪薰沈水”,石懋《酴醿》“一月不复烧龙涎”,沉水香和龙涎香是古时极为名贵的香料,酴醿的香味能与它相比甚至可取代它,可见其香味受人喜爱的程度之深。

《广群芳谱》在介绍酴醿之时言及“盛开时折置书册中,冬取插鬓犹有余香”,古人讲究风流雅趣,对酴醿的应用也是浪漫到极致:一是簪花,正如这里提到的插在鬓间,胡寅在《和信仲酴醿》一诗中曰:“惜无倾城髻,斜插一枝来”;二是插瓶,郑刚中《清明前风雨兼旬城外桃李无在者书室中有酴醿一瓶置之甚久盖风雨所不及也为赋五韵》一诗,题目正是这一雅事的真实写照;三是可以缝制香囊,用来佩带或熏衣,还可直接用来填充枕囊。

三、酴醿的文化意蕴

酴醿盛开在春末夏初,此花开尽则春日花事渐渐消歇,所以,酴醿自古便被视为殿春之花,送春惜春也是酴醿的固定内涵。酴醿用于拟人,取花色洁白来比喻女子肌肤娇嫩,取花香清幽来象征君子人品高洁。宋人尚雅,屡屡称其为“雅客”“韵友”,雅趣盎然,更是将酴醿深深印刻在文学史上。

二十四番花信风程杰:《“二十四番花信风”考》,《阅江学刊》,2010年第1期,第111-122页。中将酴醿视为谷雨第二候,“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醿,三候楝花。花尽则立夏矣。” 王逵:《蠡海集·气候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楝花最晚,在整个花卉吟咏文学中所占的分量也有限,《全宋诗》七千余首咏花诗中有关楝花的不到十首,相较而言,咏酴醿的诗歌在数量上有优势,《红楼梦》“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使人们对酴醿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泛,以此花的盛开作为一年花事的终结更具典型意义。

花之开谢最容易引起人的生命流逝之感。酴醿作为晚春花卉更是如此,绽放时枝头仿若千点白雪,乍一见容易叫人有置身冬末春初的错觉,清香遥遥而来始知不是雪,进而得知春光已悄然逝去,心理上的落差最易叫人叹惋。加之酴醿花期短暂,风雨一来便从枝头散落,不免令人生发春光易逝的感叹。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醿,两者花期相近,都是春日最后的灿烂,常并举以指代春归时分。王洋《戏咏酴醿示邑宰》“阳州地远牡丹少,酴醿晚作留春花”,只是简单地将两种花卉同论。宋词中则有“牡丹酴醿”作为固定的节令象征出现,如吕直夫《洞仙歌》“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魏了翁《柳梢青》“恰趁得、酴醿牡丹”。

酴醿花色洁白、香味清馥,诗人描绘此花时常用“冰肌雪肤”一类的词加以描写。用花比美人是咏花诗文的常用手法,除此之外,文人更喜欢将此花比作仙娥,尤其是月中婵娟,取酴醿超绝飘逸的姿态,将之与仙、道相联系,更显神秘和高洁。不仅如此,咏酴醿的诗词里还有将其比君子的佳作,继承离骚的传统,将酴醿的雅韵发掘到了极致。

花与美人本就是共通的。提到肌肤如冰雪,最容易引发联想的便是贵妃出浴,白居易《长恨歌》里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43-944页。 将贵妃之千娇百媚、肤若凝脂描写得淋漓尽致。张耒《谢人惠金沙酴醿二首》中将金沙酴醿比作合德、飞燕,称“金沙丰腴合德艳,酴醿轻盈、飞燕身”,将酴醿随风飘舞零落的姿态拟为身段轻盈的赵飞燕,着意的是其灵动之姿。周紫芝《酴醿盛开伯颖许摧酒》“洗雨梳风玉作肌,温泉初试太真妃”,则是将酴醿温润如玉的顏色比作刚出浴的贵妃肌肤,表现的是其莹白含露之娇羞。

除了比作美人,诗人更喜欢将酴醿比作仙子。月下酴醿,月色与花色交相辉映,和润的白色从天空到树梢,再到深深庭院里的满地落花,浑融一体,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张九成《酴醿》:“昨夜姮娥到万山,更携青女散山间。天明欲去归不得,化作此花来破颜”,究竟是仙子化作酴醿,还是酴醿化作仙子,也就成了有趣的追问。将酴醿与仙联系在一起,赋予此花高雅、超凡脱俗的人文内涵。

《诚斋杂记》中有飞英会之雅事:“范蜀公居许下,造大堂,名以长啸,前有酴醿架,高广可容十客,每春季花繁芜,客其下,约曰,有飞花堕酒中者嚼一大白,或笑语喧哗之际,微风过之,满座无遗,时号飞英会。”林坤:《诚斋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41页。

酴醿架的清幽隐蔽,既可作为诗人宴饮之处,又是才子佳人密会之所,如清王廷照《霓裳续谱·西调》中就有“莫不是订幽期,错记了荼蘼架”这类直白热烈的表达。

酴醿青枝如游龙,花白似飞雪,花香胜兰馥;酴醿架清幽凉爽,甚是可喜;月下酴醿则姿态超逸、如仙如幻,它给予诗人太多美好的想象。

〔责任编辑:渠红岩〕

猜你喜欢

题材意象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意象、形神
徐纯中红色题材绘画选(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