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7-05-30王力力

关键词:优化升级文化消费文化产业

[摘要]黑龙江省文化消费总量相对较小,但增长势头较为明显,呈现出文化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文化消费方式参与互动、文化消费主体城乡并重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文化消费缺乏高层次文化产业的支撑、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公益性文化设施数量和质量不高、文化产业链发展缓慢等问题。需要从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构建科学的文化消费结构、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挖掘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等几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文化消费;文化产业;优化升级

[中圖分类号]F0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4002604

一、黑龙江省整体文化消费情况

(一)文化消费的总体分析

2015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1 846.7元,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倒数第四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6.1元,较同为东北三省的辽宁省和吉林省分别低572元、315.1元;2015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1 097.9元,在全国列第9位,但就东北三省而言,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最低,分别低于辽宁省和吉林省24.1元、19.8元。从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居民的文化消费在整体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3%;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5%。

(二)文化消费的结构分析

从文化消费的目的与性质两方面来看,分为偏休闲的文化娱乐性消费与偏学习的教育性消费。[1]黑龙江省中大部分的居民已从传统的实物性消费为主导的消费习惯向服务与实物相结合的消费需求转变,特别向文化与消费并重上转变。全省消费者总体上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而言,出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平衡,对于娱乐化泛滥、肤浅的文化消费呈现追捧趋势;相比之下,全民对于富含高品质、内涵的文化消费则呈现低迷状态。普通人群对于表面传统、内在高雅的本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表现为忽视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复兴等。归结为三大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不平衡成为了制约消费的主要原因;现阶段,伴随住房、餐饮等生活成本的逐年上升,使得文化消费的投入就相对较少。面对文化消费的中坚力量,中产阶层占整个社会各群体的比例还是较低。第二,社会层面。人们对文化的热衷,往往在生活各方面都较稳定且舒适的情况下更容易实现;现阶段我国仍存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使得居民无法轻松地进行文化消费[2],却更多地选择储蓄等“保本”形式以保障未来。同时,出现了消极的价值取向,如“功利型”、“实用性”,这种价值观一旦在社会中蔓延,人们就会选择性地进行消费,抛弃内涵丰富的文化消费。取得更高经济收入的压力较大,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使得居民更乐于选取成本低廉的表层娱乐和休闲性的文娱活动;第三,文化层面。教育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击,也是导致我国传统文化走向断层、缺失的重要因素,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粗浅,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而文化所具有的传播有效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三)文化消费的特征分析

1.文化消费结构呈现转型升级的趋势

黑龙江省的文化消费呈现教育与休闲并重的消费模式转变,文化消费的层次也随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而有所提升。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则相对热衷,特别是具备优秀而高雅特质的文化产品。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迅速普及的今天,网络作为文娱活动消费的基础越来越热。很多家庭在忙于添置科技含量高的、时尚流行的文娱产品,城镇家庭的电脑普及率日益攀升。尽管电视机仍作为城镇居民主要的文娱媒介与载体,但家庭电脑与移动电话也加入了文娱媒介大军。书报杂志一类的支出消费在缩减,一方面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立体式的媒介对传统纸媒构成强烈冲击,民众对书报杂志的消费支出大幅缩减。

2.文化消费方式呈现互动参与的趋势

科技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服务于消费领域,人们对于网络与信息的消费需求,也给生活消费带来了质的革命。网络所具有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的消费模式,消费者在消费中的参与度前所未有地得到提升,在选择喜爱的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上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另外这些互动模式也表达了居民的消费态度,参与方式的改变也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模式。也就是电视节目这种传统的消费模式也加入了电话、网络等即时互动形式。[3]

3.文化消费主体呈现城乡一体化趋势

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精神文化的消费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广大农民在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后,也在积极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对文化素质的要求明显提升。农村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消费持续加大,使得娱乐性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城市的各级文艺团体、工厂与学校开展的“文化下乡”一类活动,有效推动了农村居民对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但倍受农村居民欢迎,也催生了农村的民间性质艺术团体的诞生。

二、黑龙江省的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消费缺乏高层次文化产业的支撑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高速增长下,消费结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也随之呈现出不文明与不健康的消费问题。部分文化产品粗俗、低层次,缺乏精神内涵,从而导致了文化消费不得不停滞在快餐文化上,表现出浏览、休闲和游戏等粗浅需求,缺乏成熟的思考、高层次的感悟、理解与欣赏等形式的文化体验。[4]因此,不但要树立民众正确的文化消费观,还要引导广大文化产品制造者能将社会效益视为首务,以先进文化为出发点,在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品质上乘与质量精良。

(二)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优势

文化消费作为民众所追求的新兴生活质量标志,消费需求由传统型物质产品转向对文化与服务需求并重的领域,由传统的单一性追求产品功能性的需求,转向追求体验、个性化、多元化与观赏性等方式的消费诉求,居民在软、硬件方面的文化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文化消费步入结构转型期后,不但传统的文化设施与产品实现了更新换代,在新兴文化资源未实现开发与利用的前提下,资源的优势还不能转化成产品的优势,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能完全性地满足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需求。

(三)公益性文化設施数量和质量不高

由于现实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黑龙江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比较薄弱,不达标率高。地市级图书馆为27.3%,群众艺术馆为37.5%,县级图书馆为54.7%,文化馆为52.2%。个别地级市甚至还没有图书馆和博物馆。此外,对设施的运行维护、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比如许多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建设时如火如荼,建成后由于缺乏取暖、照明、维修等经费,导致冷冷清清,甚至长期关门。既影响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又造成了资源闲置浪费。同时,相关经费向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倾斜力度不够,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导致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

(四)文化产业相关产业链发展缓慢

文化消费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居民进行文化产品的消费时,会持续性地产生消费欲望,并随之产生消费联想,并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信息互动,为文化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氛围。当文化消费步入旺盛期,则刺激了文化产品的新兴与发展,从而形成一条有效的产业链。如《熊出没》作为国产优秀动画片,在社会上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并深受广大儿童与家长的欢迎,并带动了相关的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也推动了出版、玩具、影视、文具、甚至服装等领域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黑龙江省在进行地域性文化产业开发中,建构文化产业链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配套的、成熟的、规模化的产业形态。

三、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

一是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老年教育、业余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层次和综合文化素质,增强文化鉴别力和欣赏力。为文化消费奠定良好基础。二是端正文化消费观念。坚决纠正错误文化消费观念,抵制不文明、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习惯,提高居民消费品味,逐步形成成熟稳定的文化消费市场。特别是如今大量的国外文化产品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引导的力度,帮助民众正确地理解、领悟、辨识与接受这些文化,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提升文化产品的计划消费与选择消费。树立积极健康的文化消费观,抵制不文明与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培育消费者的高素质,使之健康地进行网络与信息方面的消费,正确享受科技成果。推动文化产业向高层次与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以精神文化的高层次作为主轴,来发展精神文化产品。

(二)构建科学的文化消费结构

针对黑龙江省文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的现实,增强“弯道超车”的意识,着力挖掘潜力,增强定力,壮大实力,打造特色品牌。依托全省地域文化特色、深厚的人文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底蕴、较大地域影响力、较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介的传播,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随着湖南卫视制作的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爆棚,雪乡牡丹江作为拍摄的外景地,几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全国各地的旅游业纷纷利用寒假开办雪乡游活动,掀起一股“雪乡亲子游”的热潮。据当前地旅游业界了解到,旅游公司已提前准备好迎接这一波旅游热潮。由此可见,电视媒介已不再单纯地扮演节目制作者与参与者的角色,而是涵盖了诸多的隐性元素,如同一座“金矿”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而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费方面的增长点。

(三)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黑龙江省在完善全省文化事业公共基础建设、提升文化的公共服务能力、惠及全民、并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等工作已初具规模。要进一步放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拓宽公共文化事业的传输通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开展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试点,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各级各类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通过24小时自助图书馆、各类展览、读者沙龙等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免费开放效能。省内的文化馆、博物馆与图书馆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人数剧增。黑龙江省已建成的乡镇电视台和文化站、农村电影播放平台与书屋等公共信息资源达到全网覆盖。另外,推进文化惠民政策,运用市场调节与创新机制,在政府的引导、鼓励与扶持下,拓宽农村文化团体、个体性质的经营企业广泛参与到农村文化市场的开发中,号召社会力量介入投资,以举办演出,并支持民间艺术团体步入专业化的道路;支持国有企业走向农村宽阔的文化市场,进行连锁式、规模化的经营活动。以共享城乡的文化资源,建设农村出版物的发行网点。这些以实现民众的文化需求为己任的文化活动,运用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广大民众提升个人文化消费质量与水平。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有效降低文化消费的水准,推动文化消费向多元化、个性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提升文化消费的质量。

(四)挖掘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作为多民族杂居的边陲移民省份,黑龙江省地域文化资源优厚:女真族有谱评、满族有萨满福话、宁古塔具有民间文学、方正有剪纸、肇源的古建筑有彩绘、海伦的剪纸、兰西有挂钱、鄂伦春族有“桦树皮镶嵌画”、“鱼皮镂刻黏贴画”、“桦树皮画”、罕伯岱达斡尔族具有民歌和杨小班鼓吹乐棚、鄂伦春族有“赞达仁”、兴安岭有“森林号子”、赫哲族有“嫁令阔”、蒙古族有四胡音乐、达斡尔族有“鲁日格勒舞”、“鞑子秧歌”、满族有“东海莽式舞”、鄂伦春族有“萨满舞”、鄂伦春族有“吕日格仁舞”、赫哲族也有“萨满舞”、望奎有“皮影戏”、“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等。黑龙江省推行“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冰雪、生态、边疆、民族等特色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龙江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扶持太阳岛龙江冰雪文化创意设计研发、省演艺集团驻雪乡实景演出《一场雪·一万年》民俗文化风情园驻场演出、黑龙江沿线中俄文化旅游开发、鹤岗市名山文化产业园、伊春市金祖文化旅游、大兴安岭地区“北极人家”旅游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与时尚产业融合发展,通过龙江时尚文化展等平台集中展示黑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挖掘时尚元素,引导时尚消费,营造时尚氛围。

[參考文献]

[1]严小平.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J].消费经济,2013(4):69.

[2]王力力.提升黑龙江省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0):79.

[3]路建平.抢抓机会 加快湖文化强省建设步伐[R].2011年湖南产业发展报告,2011:1723.

[4]仝如琼.王永贵.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0(3):185188.

[责任编辑]王立国

Cultural Consumption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NG Lil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arbin,Heilongjiang,150018,China)

Abstract: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growth is more obvious,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upgrading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more participatory in 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main feature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lack of support of high level cultural industry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cultural resources advantage has not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cultural product advantage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 cultural facilities is not hig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is slow.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establishing a healthy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cultur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xploring new growth point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Keywords: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ural industry upgrading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文化消费文化产业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试论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