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崇明岛低碳社会建设
2017-05-30季学明刘文敏
季学明 刘文敏
上海的崇明岛在上世纪末期毅然扬弃“无工不富”的发展理念,坚定了“绿色生态岛”建设的发展定位。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明确将崇明本岛建设为生态岛 。2005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的《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将崇明本岛定位为综合生态岛 。2009年7月崇明开始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工作,2010年3月1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发通知,批准崇明县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根据《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实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坚持走低碳发展路径,开展低碳农业、低碳居住示范,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全面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管理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低碳社会的文化建设
崇明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活动的
“低碳化”——让人们的活动彻底改变高碳行为习惯,让低碳生活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创建低碳文化体系。低碳文化是指与人的低碳活动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身的生活活动等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相应的法规制度的总和。崇明的低碳文化具有中国特色,是在文化方面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新道德、新制度的集中表现。当前,必须从倡导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统筹解决环境问题的高度来认识低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低碳文化的建设途径。
1.树立低碳文化发展观。把建设低碳文化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视为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要解决崇明人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低碳活动的观念,增强人们低碳活动的意识,使人们形成高度认可的低碳活动的行为习惯。人们通过近几十年的高碳生产活动的熏陶,骨子里早已潜移默化地以高碳文化为主心骨。而通过加强低碳文化建设,普及环保、节能、低耗、减排等科学技术知识,使人们自觉地提高对低碳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提高人们的低碳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低碳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宣传教育活动的多样性、生动性和广泛性,实现低碳文化的创新发展。如,广泛开展“低碳新风进万家”活动,下乡放映千场低碳科普电影,向村图书室捐赠低碳科普读物,进村入户开展低碳基础知识的宣传培训,推动低碳文明进城镇、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建设低碳国家主题公园,
创建一批低碳文化示范乡镇(街
道)、示范村(社区),评选低碳
文明示范家庭,在传播先进的低碳观念及其更新中促进“社会文明”,较好地落实低碳文化建设的要求。
2. 建设低碳文化的若干抓手。一是要做好低碳研究的规划工作。低碳文化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并替代旧的传统的高碳文化,这是一场浩大的工程,作为担负低碳文化建设任务的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倡导、谋划、组织,要有目标、有方案、有措施,并抓好落实。二是低碳文化建设要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要紧密围绕转换发展方式的中心工作,注重结合地方实际加强研究和分析,着力提高低碳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如在开展集中课堂式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设摊咨询式教育宣传方式,面对面接受群众的咨询,面对面和群众沟通。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抓好公益广告、互联网等低碳文化阵地的建设。还要抓好区域性的地方低碳文化的文艺节目的制作与宣传工作。三是低碳文化建设要提高对经济社会的融入度。要善于“借鸡生蛋”和“借台唱戏”,如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等各種文化建设中,渗透融入低碳文化的内涵。四是低碳文化建设要有持续性。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低碳文化同样如此,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意志,需要坚持不懈地推广,才能使科学、文明的低碳文化观念逐步演化为一种文明的习俗。
二、注重对崇明低碳产业的扶持
根据崇明的實际情况,崇明需要走低碳兴岛的路子。而低碳农业是崇明低碳立岛的基础。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的实际,必须继续加强对低碳农业的扶持和反哺。
1.改善政府财政对低碳农业的投资方式。对崇明低碳农业的扶持机制,首先要从投资机理上创新。改革农业扶持的条块和部门分割机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下(现在的市场经济对农业的投资领域,则是后计划经济)的农业投资体制,把农业发展与市场人为地割裂开来。因此,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竞争,关键是尽快地改变传统的农业扶持方式,尽快地调整政府财政的条块化、部门化的农业投资机制,使新的农业投资方式能有效地调控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结构,真正起到促进和保护低碳农业的发展作用。转变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扶持对象。政府对低碳农业的扶持对象,应由公有制农业企业的投入、扶持为主的偏好,转向公有制、民营企业和农户平等无歧视扶持为主;由政府机构间接扶持,转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扶持。减少中间环节,以免造成扶持的错位、不到位或流失等现象。
2.建立政府扶持机制下的低碳农业服务和管理体系。根据崇明的区情,低碳农业的开发和发展,是一项必须由各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产业。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必须要打破本位主义、部门利益分割的樊篱,同心协力,将发展崇明低碳农业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建立低碳农业开发和发展的管理机构。根据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把我国正在执行的“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循环农业”等管理机构、服务组织、认证标准等统一纳入低碳农业的旗下,研究制定出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和科学的技术工艺和生产管理方式。扶持民间低碳农业服务组织。根据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实践,低碳农业的发展主体属于民间,根据WTO的有关协议规则,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得到国际支持的对象是民间组织。因此,现代农业尤其是低碳农业要在政府的扶持机制和对象上都要与国际接轨,积极扶持民间的(而不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变相官方的)低碳农业合作组织。如民间的低碳农业协会、民间的低碳农业中介机构、民间的低碳农业技术研究咨询组织等。积极支持低碳农业的宣传推介活动,低碳农业的起步基础很弱,政府的支持更显得重要。各级政府要利用政府的服务职能,为低碳农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低碳农业的认知度和崇明低碳农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要把低碳农业和低碳食品的开发宣传作为政府的公益广告,通过各种新闻媒介经常发布。同时,政府要通过组织、扶持国内的低碳农业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和经济洽谈会、因特网等途径,全方位展示上海都市低碳农业和低碳农产品。精心培育低碳农业龙头企业、龙头组织,创建低碳农业的国际品牌,实施低碳农业的跨国经营战略。
3.建立土地向低碳农业流转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农民土地向低碳农业流转的补贴水平化解农民土地投入的风险。同时,建立土地使用权投入的利益共享机制。如建立“三位全体,民主管理”社会保障机制。即原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福利与社会保障;土地使用权流转投入收入;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等。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实行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民主决策,优先提供就业机会与服务。
4.建设低碳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农业已经基本建成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集市贸易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市场营销体系。但是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需求层次的分化,这样一个不能体现农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大锅菜市场体系,已逐渐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建立低、高两档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低档的是指价廉物美的常规农产品市场体系;高档的是指优质优价的低碳农产品(如执行有机标准农产品、绿色标准农产品等品牌型、标准化的农产品)专业化市场体系(包括低碳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专业进出口市场、专卖店、专卖柜台等)。要有效遵循商品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则,保证无公害、品牌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的兑现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