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深刻涵义及其时代价值

2017-05-30文建龙金瑶梅

邓小平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文建龙 金瑶梅

[摘要]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是与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该论断具有深刻的涵义:不能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人民群众折腾得越来越穷的做法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体现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该论断的提出,澄清了被“文革”搞乱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在新形势下吹响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时代号角,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原则。

[关键词]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4—0011—09

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有过很多著名的论断。这些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对于改变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很多,限于主题和篇幅,本文仅选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论断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刻涵义和时代价值。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

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论断都是与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也不例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贫穷的,这是稍微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都具有的基本常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树立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早在1953年4月23日,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党的任务在于领导农民走新的道路,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这里所说的“共同上升大家富裕”,其实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意思。在党中央的文件里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则是在同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里。该《决议》指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此后,毛泽东多次提到并阐述了“共同富裕”思想,如1955年7月31日他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要“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同年10月29日,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走向更富更强,并说“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很显然,在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那里,社会主义不应该贫穷,而应该共同富裕。但是,“文革”十年动乱把人们的脑子搞乱了,造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严重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是贫穷的,追求富裕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文革”结束后,党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恢复了党长期坚持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但是“文革”的流毒还在,不少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文革”时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邓小平认为,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非常关键,只有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他在1979年7月29日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在这里,邓小平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贫穷的。这里的表述虽然还不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论断已经呼之欲出了。邓小平最早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是在1984年6月30日,当时他在会见日本客人,在谈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时,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在这之后,邓小平还几次提到并论述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论断。如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再一次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提出之后,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反响。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个著名论断的指引下,无数处于贫困中的中国人扔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深刻涵义

综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论述,仔细体察他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可以发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论断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是却包含着深刻涵义。

(一)不能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本质”概念本身所概括的就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因此,说到“本质”的时候,指的其实就是“本质属性”。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或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应该说,中国共产党是缺乏清醒的认识的。尽管早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已经明确指出:检验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政策主张的客观标准是“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这里,毛泽东其实已经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已经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指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表明,毛泽东此时已经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因此,他明确指出:“必须懂得……只有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这些论述表明,毛泽东已经将社会主义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他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这样说,也正是基于他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深刻认识。显然,毛泽东看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种政治运动的冲击和60年代“文革”的爆发,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遭受了重大曲折,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因此变得模糊和混乱了。“文革”结束以后,随着拨乱反正的不断深入,邓小平率先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也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能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他深刻指出:“四人帮”鼓吹宁要贫穷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是一种谬论,是对社会主义的歪曲甚至污辱。向窮的方向发展,这不能叫社会主义”,“难道穷就是社会主义吗?”邓小平这些发人深省的话,就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一些人把贫穷当成社会主义属性,甚至本质属性的现实情况而说的。

(二)把人民群众折腾得越来越穷的做法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关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而提出的。这是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深思熟虑的结果。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特别重视恢复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82年他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访问四川时说:“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否则,社会主义怎么战胜资本主义?”在这里,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到“折腾”这样的话,但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只有思想路线解决好了之后,才能够一心一意搞建设,才能够不像过去那样折腾。面对中国社会贫穷的现实,他痛心地说:“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是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更亲身感受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还是“文革”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他当然明白过去历次政治运动对人们的伤害以及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负面影响。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基础不好的国家,一旦像过去那样不断开展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不断折腾,肯定是没有好处的,而只会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社会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是不能富裕起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出来。所以他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认为,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所以他又说:“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邓小平这番论述的实质,是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的这番话的弦外之音是: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胡乱折腾,而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意义上说,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就是要告诉人们:一切把人民群众折腾得越来越穷的主张和做法,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

(三)贫穷体现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规律性的概念。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制度的更替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这种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它孕育着资本主义的最后危机。解决这种危机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优越的社会,它不应该是贫穷的。如果社会主义摆脱不了贫穷落后,不能够搞得比资本主义社会富裕,那社会主义怎么代替资本主义。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不仅不应该贫穷,而且社会主义还应该是解决贫穷的根本途径,所以他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可见,贫穷根本体现不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也正是他对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的结果。

(四)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凝聚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精神和物质领域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邓小平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深刻认识,认为“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這样,他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作了高度概括,也告诉我们,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他还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其实,邓小平在多次谈话中都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他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时,他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他还提出要坚决抵制精神污染。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他认为不能听任精神污染在我国泛滥,否则的话,“干社会主义还有什么意义呢!”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落实。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战略高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专门就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接着,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报告都强调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穷同样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社会主义不仅要消灭贫穷,还要实现共同富裕

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就表明了这层含义。关于社会主义,邓小平有过很多深刻论述。综合考察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会发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并非每一次都一模一样,但是它们始终都没有离开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加強民主法制建设等标志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内容。应该说,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的次数很多,所涉及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诸多论述中,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大概莫过于他关于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论述了。事实上,让全国人民过上富裕生活是邓小平晚年关注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论述在其文选里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比如,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时,邓小平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再如,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到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有这些论述表明,在邓小平的思想里,社会主义决不应该是贫穷的。不仅如此,社会主义还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另一种表述和境界上的深化及升华。

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最著名、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该口号曾经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现在中国广大乡村农民房子的墙壁上,也出现在中国一些公路边树立的巨大宣传牌子上。历史表明,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今天还在继续。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情况,在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本身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澄清了被“文革”搞乱的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

不可否认,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除了较为专业的人士,一般人很难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来。过去是这样,现在还会是这样。但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革”发生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文革”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因为,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革”发生前,人们至少还知道:社会主义应该是要使人们过上富裕的好日子的。但是“文革”动乱发生后,人们连这点正确认识也荡然无存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追求富裕的生活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唯生产力论”,就是搞复辟;社会主义应该是贫穷的。

“文革”结束后,人们思想中的错误认识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当时人们思想僵化,甚至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真理性论断都不敢接受,而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毛泽东就已经明确论述过,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起到了解放思想的先导作用。此后,人们才逐步敢于对一些“文革”期间的所谓敏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得出正确的认识。“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认识到,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一直在思考和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6月30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987年4月26日,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可见,邓小平一直在思考如何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很显然,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也正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深刻思考的结果。在当时的中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极富针对性的论断。该论断的提出,在理论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也澄清了人们被“文革”搞乱的对于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从此,很多担心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人开始放下思想包袱,理直气壮地走上了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在新形势下吹响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时代号角

“文革”结束后,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贫困问题。由于受到“文革”流毒的影响,在社会主义要不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不要让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等关键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混乱的。当时很多人不敢追求富裕的生活。但是,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央高层清醒地看到了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迫切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1979年3月21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革命胜利三十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中共中央为了解决贫困问题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1979年9月28日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体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西北、西南一些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长期低产缺粮,群众生活贫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快慢,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国务院要设立一个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组织力量,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这些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此后,国家成立了相应的专门委员会,以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我们今后的任务,仍然是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继续前进,研究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争取农业生产的全面高涨和农民生活逐步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1984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四个现代化也就无从实现。”党中央的这些举措无疑是及时有效的。但是,真正吹响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时代号角的,要算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的提出。之所以这样说,在于:第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大。该论断提出之后,很快深入人心,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在人们中广为流传。它所起到的解放思想的作用,不是一般的政策条文和政治口号所能相比的。第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通俗易懂,极容易为人们记住并接受,这为它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该论断促使人们思考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判断:既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那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应该富裕。第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使人们理直气壮地甩开了思想包袱,从而大胆地追求在诚实劳动基础上的富裕生活。事实也证明,正是受到这个论断的鼓舞,很多贫困人口扔下了思想包袱,逐步从贫困状态中走了出来。

(三)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他对中国社会的發展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并为此提出过许多极富建设性的原则和思路,指导并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设计和指导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为我国及时调整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国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从而保证我国改革开放不走邪路;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中国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其实也是邓小平针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指导原则。邓小平这个论断的提出,旨在要求人们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即:富裕是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特征。邓小平在1988年5月25日会见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乎所有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针对中国发展的各种战略,都是围绕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个目标而制定的。而“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和理念,又内在地隐含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论断。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是从反面提出问题的,最初是针对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而提出的,但它的正面目标和旨趣,其实就是“共同富裕”。所以,邓小平在谈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时候,往往都与“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谈。在邓小平那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与“共同富裕”思想,是统一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相互联系的思想,可以说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上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也正说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战略,如:扶贫开发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等,无一不是围绕着使中国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展开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断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原则。这也正是该论断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