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跟随式阅读座椅设计探析
2017-05-30蔡昕
蔡昕
摘 要:本文主要以大学校园户外生活作为文章切入点分析,简单概括了户外公共座椅的概念,设计价值及现有问题。结合校园户外生活形态中占比最高的户外学习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设计出一款校园户外阅读区座椅,并赋予其高新技术支持。从人机工程学、材料、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座椅的设计,以期能为广大高校建设校园物质文明提供发展方向。
关键词:户外公共座椅;大学校园;阅读区座椅;RFID
1公共座椅概述
1.1 公共座椅的定义和内涵
公共座椅进行分类的话,是属于家具类别的。家具的定义,从狭义上讲,它是人们生活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一般置于建筑物内。它的存在使建筑物不再是一个冰冷的空壳,而具有了人情的温暖。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是人类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公共座椅作为家具的一种,也属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必备工具,体现出历史性、人情味,它的设计也深深影响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
公共座椅因为其“交流性”和“公共性”这两个显著特征,便很容易区别于一般的座椅。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校园户外空间的建设,切入点也将从户外座椅的角度进行分析。
1.2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分析
人类情感的复杂化导致了人类要取得满足感,就必须在满足生理追求的同时,满足心理需要。设计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独特的文明,设计自然也要满足这两个指标。在既实用的同时,也要包含审美、文化、情感等因素,简言之,形式与功能需要达到统一。美国设计家普罗斯认为,大众意义上的设计是三维的,包括美学、技术和经济。这种认知是正确的,但也有些许偏颇。因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第四要素就是人性。所以做设计时满足前面三个指标是最基础的,是设计的根本。但设计的产品要想名留青史,具有时代意义,那么这个产品就必须要考虑到人性,考虑到以人为本。我们在做户外空间座椅时,只有以人的角度,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才会充满人情味和趣味性。这样的产品才能让人们感到身心愉悦,感受到户外生活区别与室内活动的独特的魅力。人性化的户外座椅能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户外环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创造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校园户外空间座椅应结合户外空间的特点,充分考虑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周围建筑的分区、适用人群的个性化等方面,做到实质意义上的因地制宜,有利于构造个性化、实用性强的校园生活环境。
2户外公共座椅存在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设计的原动力有两种情况,一是源于人们对新兴事物的不断追求,二是现有产品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而户外空间座椅在接下来的几个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大力调整优化,提高整个行业的实际品质:
2.1创新能力不足,抄袭严重
生产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产品没有专利设计,缺少原创产品。创新才是变革的根本,家具制造业要想取得设计研发突破,必須大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研发方面,新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有大数据的支持下,在工艺范围去创造,这些都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但有的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却非常微薄,过于注重现有情况下能取得多少利润额,缺乏远见性,导致产品的研发过程异常缓慢,有的甚至是停滞,导致一直没有新产品的产生,当然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激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交织融合导致了座椅设计缺乏独创性。
2.2产品的单一性
上面所提的一点创新能力不足,抄袭严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产品的重复性,不同的企业却生产出很多相似的产品。像是南北差异很大的高校却用着同一款校园户外设施,没有结合该校园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此外绝大多数企业产品抄袭现象严重,没有产品独特的卖点。值得高兴的是现如今的国际市场,越来越注重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在许多知名设计赛事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关设计。我国专业的家具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公司也相继增多, 这对于产品的多样性、丰富性都是有益的。
2.3产品分类模糊,功能表述不清
目前,户外空间座椅分类模糊,缺少具体分类。如在草坪处,水道旁,树木周围等不同地段相应的需要不同的功能的座椅设计。然而现如今的座椅大多如此,缺乏一对一使用的认识。
总的来说,上述几个问题是如今的户外空间座椅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重新考量公共户外座椅的设计、创意方式,还有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织融合关系。
3产品方案设计
3.1产品造型分析
本款户外空间跟随式阅读座椅,名称为FOLLOWING SEAT,(如图1),是一款可跟随使用者移动的户外阅读椅。整体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丹麦的著名设计师雅各布森的鸡蛋椅,也采用了鸡蛋的外形,流畅光滑的曲线,给人以柔和的感受,也代表了莘莘学子身上那种温润的气质。内陷部分是椅面的位置,无论是从正面、侧面,还是其他角度都不会影响整体的美感。
此款座椅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椅面位置,下部分为支撑位置,内含动力驱动装置(如图2)。两者之间靠着中间的螺纹形状的柱体连接,可以进行360度旋转。通过旋转调整座椅的高度。
跟随式阅读座椅通过螺帽设计旋转上升时,座椅的下半部分可以有储物容纳的功能(如图3)。学生在户外阅读时,有时手里可能不止一本书。多余的书本,背包等物在户外也不便找地方储藏。这时候就可以放在座椅下方的空间中,安全并且节省空间。
座椅的大小尺寸也符合上文提及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如当座椅上下两部分完全连接时。高度是35厘米。按照人机工程学参考系数指标,大多座椅的高度为38厘米左右。此处略少3厘米,也考虑了一些身材娇小的同学。并且椅面高度是可以自我调节的,师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椅面高度,机动性强。理想的椅面的宽度,为两肘之间的距离。大致为40厘米左右。本款座椅的椅面宽度为40厘米。适宜的产品尺寸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如图4,图5)。
3.2产品技术分析
此次设计的户外座椅的一大特点便是能够实现跟随功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者可以移动到他需要的地点进行阅读学习,在移动的过程中,座椅将会利用RFID技术(如图6),实现全程跟随。这种流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座椅的使用频率,并且使用方式有趣,令校园生活别具一番情趣。
RFID的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也叫做射频识别技术。现在更多的人将其叫做电子标签技术。RFID不需要接触就能够实现自动识别,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静止的或移动中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机器识别。
户外座椅跟随系统,是通过RFID技术对处于跟随过程中的座椅进行不断的信息确认和记录,确保座椅信息的连续性、可靠性,并在机械设备下,实现与使用者的移动关系。座椅在使用校园卡激活后,其内部的RFID电子标签将会录入使用者的基本信息,在座椅跟随过程中,信息不间断的提出和录入。RFID识别座椅和使用者的距离,以座椅跟随系统本体为原点建立坐标体系,确定使用者的方位角,进而实现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座椅的自动跟随(如图7)。
3.3产品配色分析
产品的颜色分为两部分,外部和内部。外部,采用哑光的银色,有着低调的奢华感,并且银色给人以现代化的感受。此款座椅利用RFID实现了可跟随功能,本质上属于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也彰显了高校浓厚的科技研发氛围。这种智能化产品与银色十分相配。产品的内部则采用一些明亮的颜色(如图8),哑光的银色与跳跃的亮色互相烘托,远看和谐,近看又会有视觉的冲击感。并且,多种亮色的座椅可供使用者選择,也增添了产品自身的趣味性。
4结语
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行为受多方面影响,校园环境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简单来说就是,校园环境质量越高,那么相应的处于这校园内的学生的行为便愈加的积极,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发展、学习质量也会更佳。我们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人机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等多方面入手设计,过程中着手于细节点,设计出符合使用环境、使用人群、使用情境的户外空间座椅。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户外空间座椅的质量,进而提高校园环境质量。校园环境质量越优,那么学生的受益度也就更高。
综上所述,现如今校园建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单单是校园户外空间座椅这一领域。我们从多方面去研究如何设计一款全新的户外座椅是希望以这个小的方面为切入点,为高等院校的校园空间座椅设计提供一个优秀的设计理念,进而能够不断提高,影响到整个户外空间设施,提高整体的校园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多贝尔·理查德P.校园景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2] 郑锐峰.大学校园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6.
[3] 盖尔·扬.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 周晓娟.户外坐憩设施设计研究[J].规划师,2001,17(1):87-90.
[5] 三村翰弘,川西利昌.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6] 朱捷.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08,24(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