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磁州窑装饰手法对均陶堆花创作的启示

2017-05-30李守才

江苏陶瓷 2017年4期
关键词:刻划磁州窑铁锈

李守才

一件艺术品,往往是由它特有的物质材料、特定的工艺及其技法决定了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磁州窑陶瓷装饰的艺术风格就是建立在它独特的装饰技艺之上的。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自唐、宋以来,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陶瓷生产也出现了新的飞跃,即由青釉瓷器向白釉瓷器的过渡。白釉、白化妆土的出现,为磁州窑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手工艺人发扬前代传统制瓷技艺,进行大胆创新,并向着多种技艺、多种题材方面探求和努力。铁锈花的出现、刻划花技艺的发展以及釉上红绿色彩的发明,都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当时的制瓷工艺水平,影响了宋代以后陶瓷装饰的发展。

磁州窑陶瓷的装饰技艺是丰富多彩的,归结起来,它的主要装饰手段可分为铁锈花、刻划花和窑变釉三大類,从而构成了磁州窑陶瓷装饰艺术的特征,现主要谈一下铁锈花和刻划花对制瓷业产生的影响。

铁锈花是磁州窑特有的传统装饰技法,它以斑花石做绘料,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形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器物上。它的装饰除了具有中国画中的主次、繁简、争让等规律,同时还遵循装饰艺术中统一与变化等艺术法则,具有一种有条理、有节奏、有韵律的艺术效果。铁锈花装饰以生动的笔法和黑影轮廓表现物象,绘制时需要在泥坯干燥前进行操作,所以画工必须具备熟练的技巧,一气呵成。铁锈花装饰题材多是人物故事、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写意纹饰,所以其表现了生动活泼、简练豪放而潇洒自如的艺术风格,产生一种娴静华美的艺术效果。

磁州窑刻划花装饰是在青瓷刻划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瓷刻划花装饰通过线刻、片刻等技法,使透明的青色釉在起伏的纹理上显现出色泽的变化。磁州窑刻划花装饰则是通过刻花、划花、剔花、刻填等技法,使纹样的局部与整体、纹饰与底色形成对比,反衬出纹样的轮廓和形象。刻划花在处理纹饰上是多样而巧妙的,有的刻出纹样剔除底面,使黑釉与坯体或使白化妆土与坯体,在色彩的对比中显现出纹样。这种纹样又往往是通过宽大的形象和紧小的空间处理,形成饱满充实、对比强烈的装饰特点。我们传统的均陶堆花的装饰也应用类似的手法,也是利用各种刻划工具,组成各种有条理的纹样,如常见的水波纹、席纹以及均匀的排线或密集的点饰等来反衬主体纹样,但此方法在均釉堆花中只是作为辅助装饰,它使纹样的局部与整体形成疏密对比、主宾分明、形象突出的特色。均陶堆花的这一方法是否受磁洲窑的影响,还很难确认。当然磁州窑的装饰方法还包含着红绿釉和窑变黑釉,显然施釉方法与均陶堆花所施的釉色是不同的,我们均陶堆花的釉色有“均釉”、花缸釉、老红釉等,不在此探讨。

磁州窑的器物造型繁多,在造型特征上、形制上趋向成熟完美,并在彩绘技艺上创出了新路。同时,磁州窑特别注重纹样的构成和色彩的对比等艺术手法,进一步发挥了装饰的作用,使装饰手法与工艺、绘画、雕刻等密切地结合起来。装饰很少使用抽象、规矩的几何形纹样,而多取材于以写实为基础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枝叶并茂的折枝花和流畅自如的卷草纹,以及写实手法的虫、鱼、鸟、兽等等。在纹样处理上,无论是画花还是刻花,它的纹样装饰都能表现对象的性格和神态,使其简练夸张、活泼生动,这是磁州窑陶瓷纹饰的主要特征。这种将绘画与图形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使得磁州窑陶瓷装饰更具有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特色。

磁州窑陶瓷的装饰在纹样组织方面,虽然突破了过去那种非常对称而又严格的构图,但它并不因此而忽视构图的完整性。无论是绘画性的或是图形化的纹样,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严格的骨架的,而是依据植物的特征和生长规律,使纹样自由伸展在装饰的部位上,通过纹样的疏密转折和空间面积的安排,巧妙地布置在适合于器物的特定轮廓内,使其纹样均衡、匀称。另一种情况是利用散点、连续、连缀、开光等格律式的骨架组织纹样,但由于磁州窑陶瓷纹饰的独特,利用这种构图形式,也丝毫没能约束纹样生动活泼的形态。

在学习磁州窑的过程中,手工艺人结合均陶堆花的特点,从造型、装饰、工艺手法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试制与创新工作,以此丰富了均陶堆花的艺术语言。

猜你喜欢

刻划磁州窑铁锈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铁和铁锈
铁和铁锈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不确定信息下凸优化问题的鲁棒解刻划
铁和铁锈
光栅刻划机刻划系统光机电集成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