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江哈尼族碧约人芦笙舞探寻

2017-05-30李武江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舞蹈文化墨江哈尼族

摘 要:哈尼族是中国原始族落的少数民族,哈尼族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边陲大省-云南,哈尼族的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哈尼族人民祖先在歷史沿革之下创造的灿烂悠久的文化遗产。随着建国以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风潮,哈尼族的舞蹈文化也被艺术工作者搬上了舞台,为世人展示着这来自大山深处的民族风情,为人们了解哈尼族文化提供视觉渠道,同时也取得的不错的成绩。云南的哈尼族分布于各地,其舞蹈文化以红河州最为突出,本文选取了哈尼族另一个聚居地—墨江作为写作支柱,意在了解哈尼族居住地对舞蹈文化的影响,墨江作为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支系众多,舞蹈也有多种形式,本文以哈尼族舞蹈芦笙舞为研究对象,以芦笙舞概述、音乐、服饰、舞蹈形式为脉络,开启了墨江哈尼族芦笙舞文化内涵的探寻。

关键词:墨江;哈尼族;芦笙舞;舞蹈文化

一、墨江哈尼族芦笙舞概述

芦笙舞盛行于多个民族,云南的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苗族等都有芦笙舞盛行的现象。据史书记载,跳芦笙舞的民族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后分散于西南地区贵州、湖南、云南等地。所以芦笙舞也是多民族共同的舞蹈形式,后由于各民族迁徙历史、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芦笙舞不是哈尼族最突出的舞蹈种类,但也是哈尼族舞蹈艺术中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哈尼族芦笙舞是哈尼族碧约支系中流行的道具舞蹈,是哈尼族碧约人自娱自乐的舞蹈,主要在墨江双龙、仁里村碧约人聚居的地方流行。哈尼族芦笙舞与大鼓舞都是哈尼族碧约支系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过哈尼火把节时候祝乐的舞蹈,当大鼓舞跳到一定時候,芦笙舞也随之起舞了。悠扬婉转的芦笙吹起时人们随着乐声开始到人群中舞蹈,哈尼族碧约人的芦笙舞较为简单,每一个曲子也可以重复吹奏,人们随着芦笙自由的变换着不太难的步法。

哈尼族碧约人的芦笙舞有两个主要的曲调是专门为芦笙舞所创作的,分别是“欢乐调”和“绕调”(绕调又可称为转弯调),两者都为哈尼族芦笙舞的伴奏曲调但风格有极大地差异,欢乐调节奏明亮、颗粒性强,旋律欢快流畅。转弯调节奏如情绪起伏不定、抑扬顿挫、抒情委婉。云南彝族和哈尼族都属于同一族群发展而来,所以在哈尼族芦笙舞的曲调中也可听出彝族“满三娘”调的味道。

二、墨江哈尼族碧约人芦笙舞服饰艺术

墨江虽说是一个哈尼族聚居的地方,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热潮中也走向了现代话的生活方式,所以只有年老的人会常着民族服饰,大多数人则是在祭祀 、婚庆、节庆日着民族服饰出现。哈尼族碧约人在跳哈尼族芦笙舞时就是着其民族支系的服饰。

1.哈尼族芦笙舞女子服饰

哈尼族碧约人芦笙舞服饰—女子上身穿着白色长衣,下身是靛蓝色或者靛青色土布筒裙,腰部系有哈尼族刺绣布条,以显示其女子的腰身。耳朵处得耳坠是银饰的耳环且体积较大,手上带有银饰手镯,未婚的女子则是头戴六角小帽,并且会用银饰作为装扮,头发扎成一个小辫子。已婚的女子的头饰则是改为包头,包头的造型从前往后把头发全部盖住,布条一直拖到后腰部分。

2.哈尼族芦笙舞男子服饰

哈尼族碧约人男性在跳芦笙舞时的服饰较相对女士而言较为简单,男子服饰上衣靛青色土布对衣襟,下着宽腰大阔脚裤,头缠黑色包头,服饰简单明了,精明干练。

三、墨江哈尼族芦笙舞音乐

哈尼族芦笙舞音乐主分为两种风格,一是节奏明快的欢乐调。二是旋律悠扬婉转,音乐情绪错落迭起的转弯调。

四、墨江哈尼族芦笙舞舞蹈形式

哈尼族碧约人芦笙舞有两种跳法,根据音乐而言就是“欢乐调”和“绕调”的跳法,芦笙舞的跳法比较简单,主要还是靠上身部分的左右摇摆,脚的点跳步法带动颤膝,动作还有单腿的跳跃步法,旋转跳跃等步法,这些都是哈尼族碧约人芦笙舞的舞蹈元素。芦笙舞主要是在大鼓舞之后起舞的,所以芦笙舞表情悠然自得,舞姿潇洒之余,带有自娱性,所以舞蹈时不太规范,与豪迈奔放的牛皮大鼓舞形成了明显的差别。哈尼族由于受到地域、风俗、人文的影响。其芦笙舞也逐渐形成了独具哈尼族风格的舞蹈艺术。哈尼族芦笙舞开始时舞者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一半男生一半女生,跟随着芦笙的伴奏缓缓地移动。之后舞者面向圆心移动,左脚往前点地,身体随之转动45度,两只脚随节奏颤膝数次。之后相同动作往不同方向舞蹈。

总之,芦笙舞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屡见不鲜,许多民族都有用葫芦做乐器的传统,舞蹈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诸多文化,舞蹈中可以反应一个民族的许多风俗人情,舞蹈可以表现农作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饮食文化,舞蹈作为一个文化表达的载体,千百年来一直承载了民族的历史足迹,研究舞蹈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诸多文化内涵,例如芦笙舞,哈尼族的芦笙舞自然也承载了哈尼族祖先遗留的文明历史,不仅如此,研究这种同类型的舞蹈还可以对比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扩展我们的知识面。所以说,了解研究哈尼族芦笙舞,可以促使我们去衍生了解哈尼族更多的风土人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舞蹈史】 作者; 纪兰蔚 邱久荣

[2]【墨江舞蹈集成】 墨江县文化局 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

[3]【云南民族舞蹈史】 作者; 石裕祖

作者简介

李武江(1990-),男,哈尼族,籍贯:云南墨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舞蹈文化墨江哈尼族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舞蹈真人秀对舞蹈文化的影响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舞蹈文化解读
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与发展趋势探析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
刍议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