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手机阻断了亲情

2017-05-30易玉攀

雷锋 2017年4期
关键词:慈孝身教亲情

易玉攀

近日,杭州一名12岁女孩在写给妈妈的信中说:“妈妈因为玩手机变得脾气暴躁,对弟弟也缺乏关心。”女孩的妈妈许是自觉惭愧,看完后把信发在朋友圈里以作反省,引起了很多家长朋友的共鸣。

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场所,随处都能看到低着头玩手机的人,有时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有一部分人上班玩手机,吃饭玩手机,排队等人玩手机,甚至连走路、开车都要玩手机,这么做不但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给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另一方面,家长痴迷玩手机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弊大于利。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做父母的一边告诉孩子要专心学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玩电脑,另一边自己却无时无刻不捧着手机。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除了让孩子明白何为言行不一,并没有其他好处,同时也会让家长在孩子面前失了威信。

身教往往比言传更有效果。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一把尺子,孩子则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希望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时并不需要耳提面命或三娘教子式的说教,只需给他们作示范。

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之外还要陪伴。如果你宁可拿着手机玩,也不想倾听孩子的心声,无疑会让孩子感到“寒心”。这一点,有位网友说得甚好:“本该是陪孩子的年纪,你却只顾着玩手机,那么到了孩子玩手机的年纪你也别怪他不陪伴你。”当然,从慈孝的传统角度,这么说是不对的,但这也从侧面提醒我们陪伴的重要性。

互聯网也好,手机也罢,都是为了方便沟通、促进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轻松和紧密。但我们不能就此沦为它们的奴隶。如果你已经因为玩手机与家人、朋友变得疏远了,从这一刻起,放下手机,别再让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按键中悄悄溜走。

猜你喜欢

慈孝身教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慈风孝行中走出“江北经验”
慈风孝行中走出“江北经验”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清明话亲情
“慈孝仙居”:治理与文化相融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