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有效途径的探析

2017-05-30张春霞王清皿潘海妹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入学教育心理学新生

张春霞 王清皿 潘海妹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高职新生连续3年的UPI测试结果进行比对总结,并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文章提出构建具有实效性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包括爱与规矩的教育、团体心理及个别谈话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高职生活。

关键词: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80-02

Abstract: Based on comparative summ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UPI test results for 3 consecutive years, and Erickson's theory of the eight stage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establish a practical system of entrance education for freshmen, including education of love and rule,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individual discussion, which can help freshmen adapt to higher vocational life in a multi-level and comprehensive wa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psychdogy

一、高职新生心理特点及入学教育现状

(一)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现状[1-3]

作为高校迎新工作的一项常规活动,新生入学教育一般穿插在新生军训期间集中教育,随军训结束而结束,甚至利用一天时间匆匆完成。入学教育的内容则包括校情校史介绍、专业情况介绍和专业思想介绍,学习生活环境介绍、校规校纪的学习等。内容多时间紧,决定了入学教育只能走马观花似的泛泛而谈,与新生互动较少,以新生被动接受为主,难以做到深入新生、了解新生,真正满足新生的心理需求,而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也导致最后学生接收的少,入学教育真正成了形式。

(二)高职新生的心理特点[4-6]

当前高职新生基本为95后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张扬,自信但处世又不够成熟,热情但忍耐性差,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接受程度高但是坚持性不够。95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强,但是由于习惯父母、老师的包办,导致他们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或者因为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或不懂得教育,这些孩子在放养状态下遇事无人诉说也不懂怎么处理。一旦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的环境中,需要自己去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时,就会表现出各种适应性障碍。如对自我的全面认识及对未来的规划缺乏自觉性,当原有的压力系统和生活习惯被打破后,高职学生很容易感到无所适从。表1是某高职院校三年来新生心理测评的情况。

根据UPI量表的評分细则,一类重点关注人员属于心理健康状况很差,二类次重点关注人员是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三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属于非重点关注人员。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高职院校连续三年需要重点关注和次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都在50%以上,说明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从表2中可见,高职院校新生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过于焦虑,对个人评价较低。如果不能在大一学年尤其是第一学期持续的关注他们,引导、监督他们,那么他们很快就会陷入整日旷课、打游戏、娱乐游玩的大军中,难以回到课堂中来。因此,在离开家庭进入大学这个阶段,高职学生对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的指导需要更加强烈、更加多样,这些都决定了新生入学教育要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富有层次,具有发展性和长期性。

二、构建科学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一)心理学理论依据

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18-25岁正处于成年早期(也叫青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根据这一理论,高职生正处于这一时期,要帮助高职新生获得良好的爱的品质,是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同时良好的爱的品质还包括怀有感恩、宽容的心面对周围的环境和问题,这些教育能够帮助新生带着愉快积极的心态适应高职生活。

青年期也是从学校、家庭走向社会、选择职业的时期,高职学习时期正处于这一过渡时间,因此,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活规划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做好这一系列教育能够帮助高职新生更好的步入社会,选择理想的未来职业。

(二)内容

1. 爱与规矩的教育

进入高职学习,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与性格、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差别迥异的新同学相处等,都是新生面临的考验。帮助高职学生如何顺利地适应独立学习和生活环境,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关键就是培养高职学生爱的能力,包括爱人与被爱。而面对陌生在环境,新生会感到紧张、容易敏感,学校老师同学首先要做出表率,关爱、关心帮助新同学,让他们体验到浓浓的爱的氛围,这样才能提高新生对高职院校环境的认同感,从而学会爱别人。其次,锻炼新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要关注的是宿舍间的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在高职学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他们主要面对的社会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大学生能否更快适应高职生活至关重要。要让新生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懂得尊重他人,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适应集体生活。这些可以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实现。

2. 通过团体心理活动提升高职新生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活动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和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因此,团体心理活动能够有效解决和满足高职新生入学遇到的系列问题。常见的有人际关系工作坊、自我成长工作坊,学习互助小组、素质拓展训练、健康人格训练营等。当然,因为团体领导老师和团体活动本身规则的约束,在人数上有限制,不能像讲座一样同时接纳几百人的参与,但是它的针对性更强,因此对有相关需求的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3. 个体咨询与个别谈话

无论是讲座主题班会或者团体心理活动,解决的都是大多数参与者的共同问题,而有些涉及个人隐私等需要深入探讨、保密的问题则以个体咨询与个别谈话的方式更为合适。个体咨询与个别谈话的区别主要为个别咨询一般是专业心理老师与来访者一直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个别谈话可以是辅导员或班主任与个别学生一对一的谈话,这两种形式都能够解决问题,前提是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良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高职新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视角构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从点到面,更能符合高职新生的心理需求,更便于实施。另外,因为高职教学时间短、学生社团活动多、教师个人能力素质等问题,可能会导致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不能完全落实到位,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小龙,马尚俊,孔难难.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5,上):92-95.

[2]马益平.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55).

[3]侯燕,朱鑫铨.高校新生教育现状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

[4]陈晓斌,赵玉晶.关于大学新生教育模式的心理学思考[J].江苏高教,2013(2).

[5]岳中方.论大学新生教育的实施策略[J].江苏高教,2011(1).

[6]樊富珉.團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入学教育心理学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