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揣梦前行
2017-05-30向守万
向守万
一堂难忘的语文课
每当教师们议论小学语文如何有效教学时,我就不由得想起16年前我的语文老师黄老师的一堂语文课来。
那是一个初夏,我到一所村校去聽语文课,上课的是当地一名姓黄的代课教师。我清楚地记得,上课了,老师才匆匆忙忙地从农田里回到教室,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后,老师就直奔主题,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随后就直接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写得很好,你们就一字一句地读吧。”于是,学生就一字一句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学生读完后,老师并没有讲课,而是反问学生:“这篇课文写得好吗?”学生集体回答:“写得好。”“写得好,就再大声地读一遍。”于是,学生又放声把课文读了一遍。学生大声读完后,老师还是没有开讲,“写得好,就抓紧时间把课文背下来”,学生又开始一段一段地背诵课文。25分钟时间过去了,学生基本上能背诵课文了。当时,老师还抽了两名学生站起来把课文背给大家听,两名学生比较熟练地把课文背诵了一遍。这时,老师要讲课文了吧。没想到,老师仍然没有讲课文,而是叫学生拿出小字本,写课文中的6个生字,一个生字写一排,学生按照要求,花了四五分钟就写好了,纷纷把手举起,老师拿着红笔,边批改学生的作业边说:“写完了,能听写吗?写完了的再把生字写一遍。”写完了的学生就又开始一字一排地写,等全班学生写完,下课铃响了。
也就是这堂普通的语文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
评课时,校长对照课堂评价量表,从教师上课准备、目标设置、课堂导入、教师点拨、课堂讲解、教师语言等方面足足地给黄老师提出了十一条改进意见。无疑,这十一条意见是中肯的。作为语文教研组长的我,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默默地追问自己,这堂语文课,上得好吗?上得好,好在哪里?教师作用何在?上得不好,哪些地方上得不好?学生能读、能背不好吗?对此,我感到困惑。我开始质疑,质疑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疑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质疑我们的小学语文考试。什么课是好课?我一次次不断地追问自己,我也在教学中不断地寻找答案。
后来,我反复比对我们现在的公开课,又有了一些认识。我们现实的公开课,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精彩纷呈,这是教师教学技艺的展现。从评委的角度看课,课堂有看点,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课,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样的课,声光电齐全,吹拉弹唱演齐上,音体美劳等学科大融合,热闹非凡,但学生实实在在能学到多少,作为一线教师是心知肚明的。从实用、实在的角度看,黄老师的课是比较实在的。黄老师的课虽然没有什么看点,但在课堂上,学生能把课文读了、背了,生字写了,能听写,语文知识这个基础目标达到了。
2013年9月,我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参加了“重庆市义务教育教学名师研修小学语文国培”班,在上海师范大学,我有幸结识了吴忠豪教授,他的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到底该做些什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的教师,流行于讲课,并且不厌其烦地讲,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讲读课”的影响,没有分清本体性教学和非本体性教学。语文课上,拼音、生字,教师要讲;词语意思、词语比较,教师要讲;句子性质、句子含义,教师要讲;表达手法、修辞方法,教师要讲……把一篇十分完美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更有甚者,一篇课文,教师按照“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初读课文或范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句子含义;分析课文,即教师逐一讲解或串讲,一般是分析结构、分段及概括段意、主要内容;总结中心思想,总结表达方法”的顺序逐一讲解,并且课课如此。久而久之,学生听得厌烦。小学一共学习300多篇课文,到头来,学生字还是不认识、写不来,书还是不会读,作文还是不会写。问题在哪里?关键在教师,是教师的讲出了问题,这也恰是我们课改的关键所在。吴教授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改课型,把讲读课改成读书方法指导课、朗读课、表达方法指导课和读书课,努力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语文课堂教学要做语文的事,剪去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还语文教学的本真。
我的语文教学的转变,得益于黄老师那堂课的启示。黄老师那堂课,我至今还记得。
检查促使我成长
参加各种赛课活动,现在被很多教师视为包袱,看成是一件麻烦事情。殊不知,正是这些赛课活动,倒逼不少教师成了名师。
我的成长与一次区级期末综合常规检查有关。当时的我在一所偏远山区学校任教,当地政府和教办组织人力对学校进行期末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很简单,一是进教室听教师上课,二是检查教师的教案。经学校决定,安排我去上课并接受检查。由于我平时喜欢研究教学,翻阅过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报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简单准备,就走上了“被检查”的讲台。我执教的《西门豹》一课,采用“一读二找三画四想五议”的“五步教学法”,一举获得检查组的好评。检查教案时,我的教案写得工整翔实,得到检查组的一致夸奖。在总结时,检查组领导当着全校教师的面点名表扬了我,我获得了两个第一。这既为学校争了光,又为自己添了彩。
教学艺术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挑战,才能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