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建构
2017-05-30张丽丽孙功王宏兴
张丽丽 孙功 王宏兴
[摘要]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是科学技术诞生的“母体”。科学技术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避免科学技术的消极后果这一社会问题,而人类对科学技术复杂作用的引导和控制也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辩证地来看,社会的物质生产、思想文化、运行机制对科学技术也具有积极的建构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系统建构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5001105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共生
恩格斯指出,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其实,科学技术的来源并不神秘,它就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孕育生长的母体。众所周知,自在自然不能满足人,对人而言具有天然的“异己性”。人只有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以有计划的行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才能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与自然之间正常的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活动不是简单地靠四肢、体力和热情就能够胜任的,还必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运用精神和智慧的力量去总结以往经验,把握现实联系,揭示对象客观的规律和属性,并把这种知识性的成果转化为行动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而任何一项实践活动的成功,又反过来确证着人对世界某一方面联系和属性的真理性认识,促进“实践的格”转化为“逻辑的格”,因而使人的认识更加敏锐、全面、深刻。这样,认识水平“更上一层楼”,又为下一次实践水平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换个角度再看,“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687生产的社会性,意味着个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作为社会关系的代表,运用一定社会圈所形成的文化、能力和智慧进行实践活动。这种社会性的生产活动必然伴随着一定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可以集中个体经验,凝练集体智慧,减少个体实践成本和风险,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共享和文化整合,从而成为文明进步的加速器。可以说,正是在这种普遍社会交往下认识和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的双向反馈,构成了科学技术诞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和总体逻辑。
历史地看,正在形成中的人尚不能自觉地将我与对象、主体与客体明确区分开来,没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看到的也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混沌的、无序的世界和自我。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零散又朴素的生活经验基本上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很少能上升到“逻辑”层面,更妄谈理论高度。随着劳动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批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和创造的人出现了。在特定的阶段,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奴役的发生,社会只有夹带着大多数成员的劳苦和辛酸才能前进,但是,这也在客观上为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前进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当然,在古代社会,科学技术总体上还不成熟,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知性感悟的层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个别学科初步建立了理论体系。到了近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学科都得到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使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不断迈进更高境界。历史充分彰显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共生关系。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标志着人类智能的巨大发展,确证着主体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在不断增强。
二、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建构和影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隨着科学技术不断成熟以及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94马克思还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对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做出高度评价,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3]372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改变了古代社会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的局面,把人从过去繁重的、肮脏的甚至带有危险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的发明,还把人从一部分机械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果说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实体性要素”或者“硬件”的话,科学技术则是现代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智能型要素”或“软件”。从现代生产的特性来看,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生产离不开人作为“活劳动”的提供者。但此时的劳动者已绝非普通意义上体力的拥有者,而是经过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武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否则,则无法胜任复杂的、现代化的生产活动。同样,生产工具作为人的自然肢体的延伸,是实现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中介。但是,现代生产工具已非原始的石头或木棒,而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成果——自动化的生产体系。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力量的增强,劳动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就是和过去相同的劳动对象,也对人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样貌和质态。可见,科学技术这一“软件”虽然是无形的,但却作为一种现实的知识力量,渗透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成为硬件的黏合剂,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发达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生产开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生产。各行业之间、门类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交融。宏观上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都需要协调、理顺和整合,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微观上看,任何一个生产组织、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条生产线,必须通过人财物的有效整合和有机衔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得其所,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科学技术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既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历史课题,同时也为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即时、高效、低成本、零距离等巨大优势,带来了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和决策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调整,有效地提高了社会经济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了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科学技术向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4]359从整个社会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用于创造社会物质前提的“必要劳动时间”逐渐减少,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相应增加,因而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文化或艺术活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旧的分工体制下所造成的个人片面发展的状况,为扬弃异化状态下“单向度的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和可能。当然,这是一个历史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异化状态下的被动劳动转向劳动高度社会化条件下的自由劳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还改变了劳动方式,使社会生产效率的普遍提高,促进了人的自由和解放。今天,通过科学技术发明的各种生活用品,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减少了部分甚至大部分家务劳动,让人们更加感受到生活所应有的舒适、惬意和美好。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极大的突破了传统社会交往的地域局限,使人们的生活范围和活动空间得以扩展,社会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程度大大增加。现代网络技术,更是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利、低成本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手段。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甚至还出现了与现实世界相互映照的“虚拟空间”,可以通过虚拟空间交流思想和情感,共享信息资源,建立网络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现代互联网还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上购物等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时尚。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向人们提出了终生学习的任务。今天,要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成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知识是现代人的最大财富,只有不断学习,占有精神和知识的制高点,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最大资本。
(三)科学技术对社会思想文化的积极引领
作为一种在积累中不断创新的文明形态,科学技术通过概念的“泛化”、知识的迁移、扩展和理性的弘扬,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为唯物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打开了旧的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客观的、辩证的世界图景。科学的本性就在于求真,通过“格物致知”、溯本求源,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体现着一种理性精神。它不崇拜任何偶像,不承认有万古不变的教条,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批判是科学的灵魂。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彰显了理性的光芒和真理的力量,教会人们不断地抵制迷信、告别无知,用批判的理性摧毀僵化的思维,以逻辑的力量和实证的方法建构真理的体系,从而让人们日益看清世界的“庐山真面目”,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扩张,使生产和消费日益成为世界性活动,人类历史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开阔了视野和胸襟,逐渐树立了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地球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思维范式”。一些新的科学技术理论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心理习惯,引起了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例如,现代科技哲学中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的运行和协调等问题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合理控制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
在看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建构作用的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后果。
这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什么还能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和负面作用呢?从客观方面来看,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有限性和历史性。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既得的、历史的力量,它总是有限的认识,是包含相对性的真理,在有限中蕴含着无限,相对中包含着绝对。不论社会发展到多么发达的阶段,这种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总是相互包含、互为一体的。也就是说,人类永远不可能到达完全地、彻底地把握了世界上所有的本质和规律的那一天。那么,人以这种有限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去改造世界,就不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绝对地掌控实践的后果,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完全的、绝对的统一。具体来说,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经过几番转化,最终将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力量和物质成果。如果在转化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必然会造成实践的结果偏离预定的实践目标。另一方面,从横向来看,现代科学高度发达,同时也高度分化,就每一个具体学科而言,它所研究的只是某一个具体领域的具体规律,而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综合性。如果仅以个别领域的科学技术为指导,缺少从其他学科角度的合理规划和科学论证,这样即使实现了本学科所设定的实践目标,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能处理好局部和全局、暂时和长远的关系,必然带来一定的消极后果。
要避免以上情形,还得靠科学自身的发展。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开展交叉研究,填补知识的“真空”,实现从某个或某些学科的“抽象”到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理性具体”。这样,就能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对实践后果的预测和掌控的精准度,在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中不断获得更高程度的自由。还要引导人们善于统筹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关系,避免做出类似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真正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当然,科学技术产生的消极后果,还和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密切有关。科学技术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它在价值上中立的,但它最终带来何种性质的价值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在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下,“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4]358要克服这种情形,就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机制和利益格局,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应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这样科学才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
三、社會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建构和引领
(一)社会物质生产对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导向作用
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反过来,生产力发展对技术的需求也是科学不断前进的源头活水。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5]648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的研发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运行逻辑和独特的社会建制。但是,物质生产依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强大动力,生产——技术——科学的逻辑依然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生产不断向科学提出新的课题,要求科学做出合理的回答,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方案,发明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只能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科学技术事业当然也不例外。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必需的条件、工具和设施,也都是由生产提供的。物质生产状况制约着科技发展的方向、速度,并从根本上制约着科学技术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能达到的高度。因此,要注重发挥生产对科学技术的基础、引领和内部驱动作用,瞄准生产遇到中的技术需求,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生产——技术——科学和科学——技术——生产这种双向互动的速度和效益,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有效衔接、相互促进。
(二)社会思想文化为科技创新积累厚重底蕴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而民主活跃的思想文化氛围也是科学技术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汲取人类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博大厚重、积极活跃的思想文化积聚巨大的创新“势能”。土壤越肥沃,越能长出有生命力的新苗。在古希腊文化中,追求万物统一性的自然哲学,培育了以思辨逻辑为中心的理性精神,促进了古希腊数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繁荣。恩格斯指出:“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6]386历史上,培根、笛卡尔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等领域的杰出建树,革新了同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对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牛顿、爱因斯坦等,不仅是第一流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在自然观、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观点和见解,这都足以证明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走出工具理性主义和“技术至上”的价值误区,才能让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三)社会体制、机制与科技创新的潜力直接相关
一切工作都是由人来做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一项高度社会性的活动,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体系下运行。应该看到,任何组织体制和社会机制的建构和运行,总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目标,遵循着一定的价值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社会体制、机制在价值上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以科学的价值目标、原则作为参照系来评价、衡量社会组织或机制,则有一个价值上的合理化、最优化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制定科学的战略方针和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社会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导向和杠杆作用。“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187在现实中,要注重通过市场手段激活科技主体的创新活力,通过有效保护技术专利和发明成果,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等,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社会体制、机制与科技创新的潜力和后劲具有直接相关性。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来破解制约科技发展的制度瓶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环境,以科学的制度和公平的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9,3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4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7.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Social productive labor is the "moth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oundly changes human production, life and thinking mode, but also brings about a social problem of how to avoid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dialectical view,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the thought cultur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society also has the positive construction function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development; systematic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