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科大学学生学习计划制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7-05-30肖媛媛和丽梅陈莹黄巧云孟琼王耶盈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分析

肖媛媛 和丽梅 陈莹 黄巧云 孟琼 王耶盈

摘 要: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学习计划制定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合理利用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2011级本科生中抽取临床、预防、护理、口腔四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11名有效调查对象中,共计118人回答“有制定学习计划”,占37.9%。在所有分析因素中,“是否是学生干部”以及“是否了解学分制及其相关规定”与调查对象是否制定学习计划关联显著。结论:可以通过激励手段的运用以及加强对学分制的培训来提升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主动性。

关键词:学习计划;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2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y plan construction among students in certain medical university, analyze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to improve utilization of study time and promote study efficiency among the students. Methods: We adopted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chose students from four majors of clinical science, preventive medicine, nursing, and oral medicine in grade 2011. We used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data. Results: Among 311 valid respondents, 118 reported that they "made study plan", which accounted for 37.9%. Among all analyzed factors, "whether the respondent is a student leader" and "whether the respondent knows about regulations of the credit system"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study plans.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timulating methods and enhanced training on credit system can be utilized so as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on study plan making.

Keywords: study plan;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中国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即计划是事情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预先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学习计划,也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高低、效果的优劣。有研究表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的监控,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1]。同时,学习计划的制定可以有效改进学习者时间利用和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会管理时间[2,3]。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是实现其高效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

要有效引导大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就必须先知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计划的制定,才能发现干预的重点学生人群,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文献检索后发现,目前尚无在大学生人群中开展的,系统探索学习计划制定情况影响因素的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拟在某医科大学学生中开展研究,了解其学习计划制定的情况,探索影响学习计划制定的一些客观因素,为大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时间利用和管理的改善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科大学2011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专业(临床、预防、护理、口腔),每个专业中随机抽取1-2个班级,抽中班级的全体学生接受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318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应答率为97.2%。

(二)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填写方式为调查对象自填式。在将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自填之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问卷如何填写进行解释说明。

(三)统计分析

調查问卷回收后,由质控员对其填写情况进行清理,关键变量有缺项的问卷判定为不合格问卷。采用 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录入程序,采用双输录入查错确保录入质量,录入完成的数据库导入SAS 9.3统计分析软件清理分析。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等方法描述并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学习计划制定情况的现状及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学习计划制定与否的因素。统计显著水准确定为P<0.05。

二、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11名有效调查对象中,男性78人,占25.1%;调查对象年龄介于18-25岁,平均年龄为20.5±1.1岁;汉族252人,占81.0%,少数民族59人,占19.0%;专业构成上,临床83人,占26.7%,预防92人,占29.6%,護理67人,占21.5%,口腔69人,占22.2%。

311名调查对象中,118人回答“有制定学习计划”,占37.9%,而回答“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调查对象为193人,占62.1%。275名调查对象知晓学分制相关规定,占88.4%,而36名调查对象回答不知道学分制及其相关规定,占11.6%。

(二)学习计划制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学习计划制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不难看出,在所有分析因素中,调查对象是否为学生干部与学习计划制定与否显著关联(χ2=7.09,P=0.01):学生干部学习计划制定率(45.8%)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学习计划制定率(31.1%)。对学分制是否了解也与学习计划制定与否显著关联:了解学分制的调查对象,其学习计划制定率(47.2%)显著高于不了解学分制的调查对象(36.7%)。而性别、年龄、民族、专业等因素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均无显著关联。

表1 学习计划制定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表

(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定P<0.1的显著性水准,拟合应变量为“是否拟定学习计划”(1=是,2=否)自变量为年龄、职务和对学分制是否了解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个自变量与应变量的调整关联,结果见表2。经调整后,年龄和“对学分制是否了解”两个自变量与“学习计划制定与否”显著关联:“是学生干部”对制定学习计划有促进作用,其制定学习计划的倾向为非学生干部的1.90倍;“对学分制不了解”对制定学习计划有阻碍作用,其制定学习计划的倾向仅为对学分制了解学生的0.85倍。

三、讨论

本研究调查了某医科大学学生学习计划制定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学习计划制定的相关因素。学习计划制定情况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仅有不到4成的学生表示“有制定学习计划”,而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学生占到了62.1%。一项新近发表的针对同一所医科大学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大学学生对学习时间利用的合理程度、自主学习习惯的比例显著高于同一地区另一所国家重点综合类高校学生的平均水平[4]。由此不难推断,本研究所发现的“学习计划制定情况不容乐观”的现状,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医科大学学生。考虑到学习计划的制定对于大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现状也提示我们:亟待找出制约大学生学习计划制定的关键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 “是否是学生干部”与是否制定学习计划显著相关联,学生干部制定学习计划的倾向显著高于一般学生。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不难分析。首先,在大学里,学习成绩的优异程度是当选学生干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当选为干部的学生,大都成绩优异。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越高,同时其自律性也越好,因此其预先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的倾向应该也越高。其次,学生干部除了学习之外,还要承担繁琐的校务及班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包括学习在内的各项任务进行计划协调的紧迫性显然也高于一般学生。这一研究结果同时也提示我们:对于学习计划性较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尝试采用将其委任为班委的激励方式,或许可以让学生被动意识到制定学习计划的紧迫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

本研究发现的另一个制约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因素为“对学分制及其相关规定不了解”:对学分制了解的学生,其学习计划制定的倾向显著高于对学分制不了解的学生。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管理工作[5,6]。不难看出,学分制是与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息息相关的制度,如果对此制度不了解,那么对不能获得规定学分所带来的危害也就不能有所忌惮。而一旦意识到学分制制度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前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学分制已经在高校中实施了这么多年,仍然有11.6%的学生表示对其不了解,而调查的学生并非大一新生。这也提示我们,进一步在包括老生在内的所有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分制的相关宣传和培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时间利用、提升学习效率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康,肖勇.学习计划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独特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5-6.

[2]張小方.大学生时间利用状况的社会学分析-对北市七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3]吴迎峰.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7,4: 309-310.

[4]何越峰,陈莹,陈波,等.某医科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41-143.

[5]冯向东.推行学分制: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6):59-63.

[6]陈珍凤,张家钰.新学分制改革的再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3,3(1):90-9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