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2017-05-30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作者:[英]威尔·贡培兹
译者:王烁 王同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
这是艺术吗?这必须是艺术!一位资深艺术评论人的“单口相声”,现代艺术也可以这样有趣生动——没有抽象的概念,没有拗口的术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现代艺术的故事。
精彩书摘
总有一些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陷于矫揉造作的艺术谈话或写作中。一些事实的确如此:摇滚歌星大闹旅馆,运动员受伤,而搞艺术的胡说八道。博物馆业务主管是主要肇事者之一,他们总倾向于在展览介绍和画廊的文字说明板上写下傲慢浮夸、极其难懂的文章。他们关于“早期并置”和“教学实践”的话最多只能迷惑观众。更糟糕的是,这可能让观众感到羞辱、困惑,从而一辈子对艺术再也提不起兴趣。这可不好。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些主管并非有意说得晦涩难懂,他们是一群能干的人,即使观众群体越来越多样,他们依然能找到办法去迎合对方的口味。
《质朴的真实——弗兰克·奥尔巴赫的画语人生》
作者:[英]凯瑟琳·兰珀特
译者:马洁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是画家生平和作品的真实写照,弗兰克·奥尔巴赫是英国最伟大的在世画家之一,也是现当代艺术界最清醒的思想家之一。
凯瑟琳·兰珀特是艺术史学家,她在波恩现代艺术美术馆和英国泰特美术馆为奥尔巴赫策划过大型回顾展。她自1978年开始成为画家的模特,以这种独特方式逐渐进入了画家的生活。她以自己和奥尔巴赫的对话,以及公开和存档的访谈资料为切入点,通过奥尔巴赫曾表达过的言论这一独特视角,展现出画家的绘画生涯以及他的工作方式和理念。那些曾在他生命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地方、人和事在文中也有赘述。作者还记述了他与莱昂·科索夫、弗朗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等人的友谊。本书配有奥尔巴赫油画和素描作品插图、他本人以及工作室的照片等,这些照片都从未公开过。
精彩书摘
奥尔巴赫认为传统艺术史学误解了画家的思维方式,艺术史并非科学史,旧理论将被新发现所摒弃。多数画家并没有选择线性思维,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跟着大师学习,或者“偷师”;他说毕加索曾在非洲雕塑艺术中寻宝,也曾研究过埃尔·格列柯(EI Greco)和安格尔(Ingres),而马蒂斯则从波斯或印度绘画中获取灵感。他们的做法相似:“读画家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同现在的画家没有什么两样。提香曾给某人写信说‘抱歉,我还没有完成,结果他又花了7年时间,反复琢磨同一幅作品,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也正是我所了解的绘画艺术。”
《黑白》
作者:[日]石内都
译者:吴菲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黑白》是石内都黑白摄影的集大成之作,17篇散文,五十篇高清摄影作品,收录了她从影二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黑白照片。其中,包括具有自传色彩的早期三部曲《绝唱横须贺街头》《公寓》《连夜的街》,以及八十年代末,石内都真正确认了自己女性摄影师身份的《1·9·4·7》《1906》《手·足·肉·体》等。
在这本书中,石内都一面阐释了自己独到的摄影理念与独特的身体美学,对黑白色调的偏爱,对35mm照相机的全心依赖,对承载着时间的斑驳的皮肤的迷恋,也写下了自己在战后作为美军基地的家乡横须贺的童年往事,开始摄影的契机。还记录了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如拍摄《连夜的街》时,与战后废弃妓院的老板阿袖的相遇。多年来,阿袖总是坐在玄关静静地吸烟,好像等待着谁的到来。石内都的文字灵动而富哲思,视角独特,对于身体、美丑、存在与死亡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读后不禁让人震惊又唏嘘。
《殊痕探骊》
作者:韦力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殊痕探骊》是韦力的一部以印谱为题材的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读汪启淑所制《飞鸿堂印谱》的随感和评论。《飞鸿堂印谱》是中国印学史上的名著,它跟《学山堂印谱》《赖古堂印谱》并称为“三堂印谱”。有感于汪启淑印谱中精美别致的印文,作者从《飞鸿堂印谱》中选出百余方尤为感兴趣的印文,追根溯源,查找出每句印文的出处,即兴品文论事,抒发所感,借汪启淑之口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这是古今两位大藏书家穿越时空的一场有趣对话,处处闪现着人生的智慧和光芒。
《时尚通史》
作者:[英]玛尼·弗格
译者:陈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这本百科全书式的图文书记录了从公元前500年至今,时尚变迁方方面面必不可少的信息,重点介绍能体现某种特定风格的主要代表服饰。本书追溯了时尚发展史上所有重要时期、代表性事件和形成时尚风潮的要素。古希腊和古罗马服饰,中国唐朝宫廷服饰,日本和服的出现,早期美国原住民及前哥伦布时代的当地织物,文艺复兴时期、王政复辟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美好年代与装饰艺术,运动服、成衣和高级定制时装,英国男装革命,日本街头时装……时尚偶像人物,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设计师与风格如何相互影响,文化和历史事件对日常服饰的影响,将时尚带往新方向的创新理念与技术革新……内容讲解细致,具体到面料的选择、战争或繁荣时代对设计的影响、经典套装的线条设计、超短裙的政治隐喻、垫肩的出现过程、最新“智能”面料的科学理念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巨细靡遗。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作者:[美]彼得·盖伊
译者:骆守怡 杜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现代主义运动缘何而起?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能量?在这本关于现代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彼得·盖伊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他以波德莱尔为这一波瀾壮阔的研究揭开序幕,追溯了现代主义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于巴黎。随后,马尔克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盖瑞的建筑等轮番出场。盖伊在书中将它们或相互比较,或相互融汇,以博学且风趣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会,而现代主义发展、壮大直至衰退的过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