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2017-05-30姚淑红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姚淑红

摘要: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以小肠后段肠管明显增厚和黏膜坏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以患病鸡排出红褐色粪便,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主要特征。随着泰安市岱岳区鸡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鸡坏死性肠炎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呈现地方性散发流行,常常因为发病急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鸡坏死性肠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58-01

1 发病情况

泰安市岱岳区某养殖户2016年5月1日新购进2000只肉雏鸡采用舍饲养殖,并严格按照当地的制定的免疫程序对雏鸡免疫了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肾传支等疫苗,鸡群生长情况一直比较良好。当鸡群生长到56日龄后,饲养户在鸡舍中发现5只死亡鸡,当天下午鸡群中出现了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双翅下垂的患病鸡,发病后立即将患病鸡隔离,并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使用青霉素治疗,但无任何效果,随后几天鸡群中发病鸡数量逐渐增多,死亡率也逐渐升高。饲养户立即请兽医前来诊断,兽医人员到场后发现鸡舍环境卫生较差,鸡舍通风不良,粪便堆积,氨气味浓重,鸡群饲养密度较大。结合发病情况和最终的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由魏氏梭菌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避免养殖户损失进一步扩大,从发病到确诊共有108只鸡发病,死亡43只。

2 发病症状

患病鸡表现为突然发病,为急性死亡特征,有11只患病鸡无任何症状倒地死亡,天然孔流血。患病鸡身体消瘦,精神沉郁,羽毛杂乱,食欲不振,畏冷,身体肌肉震颤,双翅下垂,并出现运动机能失调的症状。有一半左右的患病鸡还出现了嗉囊肿胀。所有患病鸡出现了腹泻症状排出红色或者黑色煤焦油状粪便,有的粪便中夹杂大量血块和肠粘膜组,死亡22只鸡。发病症状较为缓和的患病鸡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排出白色稀便,有10只患病鸡逐渐衰竭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选择10只濒临死亡的患病鸡解剖后发现病变位置主要在小肠组织,打开腹腔后能够闻到一种腐尸气味,可以看到所有病死鸡小肠后段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部位增粗明显,约为正常肠管的2~3倍左右。肠管严重扩张并在內部充满了气体,肠壁增厚,肠道内容物为混有血液的红褐色或者黑色的稀便,肠壁黏膜严重充血水肿,有散状出血点,在黏膜上大小不一的分布。在腸粘膜上还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麸皮状坏死病斑组织,有3只病死鸡的病变组织形成伪膜容易剥离。剩余部分的肠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充血或者出血性炎症,肠道内因为组织病变坏死而是其他弹性,轻轻用力肠管就能断裂。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但是想要确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

无菌环境下取上述病死鸡小肠病变黏膜的刮取物制成涂片用火焰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成对排列或者呈现短链排列的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无菌环境下取病死鸡典型病变的肠粘膜组织,划线接种到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和卵黄琼脂平板以及普通琼脂平板上,37℃有氧和无氧环境下培养48h,在普通脂平板上生长出圆形、光滑、中间隆起、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在葡萄糖血液琼脂平板上表现有典型的双重溶血区,在卵黄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乳白色浑浊环。用病死鸡肠道内容物培养物腹腔接种到小白鼠体内,接种不到10h,所有小白鼠死亡,病理学变化和上述病死鸡病理学变化相似。将典型的致病菌菌落接种到牛乳培养基上,培养10h,出现明显的暴烈发酵,凝固的乳酪蛋白呈现多孔的海绵状。药敏试验发现该致病菌对硫酸庆大霉素、乳酸诺氟沙星、林可霉素、黄连素高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和红霉素低敏耐药。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确诊为由魏氏梭菌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

5 治疗

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1g兑水20kg让患病鸡自由饮水,每天2次,连续使用5d。同时使用1g硫酸庆大霉素拌料15kg进行全群预防,每天2次,连续使用5d。同时在鸡饮用水中添加高能速补,按照1:800的比例饮水,连续使用5d。在治疗的同时,指导养殖户使用10%的百毒杀按照1:200的比例带鸡消毒,每天1次,连续使用5d。治疗1周后中电话随访,患病鸡在治疗第2天进食量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治疗5d后没有继续出现患病鸡,患病鸡群恢复健康。

6 体会

鸡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为产气的魏氏梭菌,是鸡养殖过程中一种条件性疾病,常常呈现撒发发生,以危害雏鸡和育成鸡为主,发病突然、发病急。魏氏梭菌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该养殖户由于饲养密度大,通风条件不佳,饲养环境差,粪便堆积导致鸡群抵抗能力下降而引起发病。彻底消除该种致病菌是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选择使用氧化性较高的氯制剂或者碘制剂。在治疗之前要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改良饲喂措施可有效降低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J].黎先伟,兽医导刊, 2012(11) .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