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乙亥麻村的“当家人”

2017-05-30韩军崔雅丽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当家人村民群众

韩军 崔雅丽

走进美丽的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虽然草场的植被还没有大面积舒展开来,但漫山能见到的隐约绿色在蓝天的映照下已然呈现出勃勃生机。随着车子驶进拉乙亥麻村,一座座有玻璃窗、小院子的砖瓦房散落在草原上,藏族小伙的笑容,热气腾腾的奶茶,洁白的哈达,湛蓝的天空下牛羊悠闲自得。当你漫步在村子里,时刻都被祥和气氛包围。

共和县倒淌河镇拉乙亥麻村,地处青海湖东岸,这个坐落在草原上的村子,如今361户家家搬进砖瓦房,再也不为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发愁了。“在我们这,你丝毫感觉不到牧区村落贫穷落后的气息,反而有一种整洁、气派的感觉簇拥着你。”土生土长的村民娘格加边走边说。

早些年,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差,家家户户的生活垃圾,要么随便在角落一堆,要么找一土坑埋了,空塑料瓶、食品包装袋更是随处可见。面对此景,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动员全村利用一周时间,拆除了长30多公里、宽15米的公用牧道违章网围栏。对村内6万多米旧房屋残墙断垣,进行了机械整平。清理了公路沿线、牧道、居住区周围的垃圾。在全村260公顷耕地中,先后捡出了碎石400余立方米,使世代耕种的土地重新变成了良田。这位村支书就是拉乙亥麻村的“当家人”——拉乙亥村党支部书記华格加。

“我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就想尽自己所能为家乡出一份力。”采访中,华格加在回忆当时的境况时这样说道。

让我们将镜头回转到七年前。那时的拉乙亥麻村被人称作“赌博村”“坑人村”。由于教育乏力,管理缺失等诸多原因,村子里酗酒闹事、偷盗牲畜、聚众赌博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华格加自己的事业正蒸蒸日上,可就在这一年,一份来自家乡拉乙亥麻村的邀请头一次让这个办起事来雷厉风行的汉子有点措手不及。为了改变拉乙亥麻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家公认有学识、有能力的华格加是村党支部书记最为合适的人选。为此,家乡特意组织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恳请华格加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华格加的父母顾虑拉乙亥麻村是“问题村”,做不好反而会招致骂名,所以起初并不同意,华格加明白其中的道理,也知道父母是为他好,但是每次见到乡亲们真诚期待的目光和贫困群众的现状,心里边就沉甸甸的。他权衡良久,最终决定回到村里参加选举,担任新的村党支部书记。

“以活动促进团结,只有精神提振了,才能劲儿往一处使。”入村以后几经调研的华格加面对现状时这样想。华格加深刻认识到,村子里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大家的心不在一起,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得想办法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大家走得近了,才能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改变现状。

“华格加书记来了以后,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赌博等治安问题没有了,而且书记带头搞文体活动,还设置了很多奖品,村民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藏族同胞才项朋措一边组织拔河比赛一边说道。走进拉乙亥麻村专业合作社,村民在为即将举行的拔河比赛热身,有打篮球的,有的在为拔河比赛筛选力气大的选手,尽管当天烈日炎炎,但村民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为了丰富活跃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和展示民族特有风土人情,华格加在专业合作社里建立了专门的文体活动中心,大家农闲时都可以来这里练练射箭、打打篮球。他自己还出资260万元举办了传统赛马会、民歌比赛,走进藏区等大型文体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加强了与环湖地区其他乡镇的民族团结,推进了旅游文化事业发展。

走草场、访农户、解民意、谋发展。围绕村里存在的问题,华格加首先做的就是带领班子成员“大走访”,与群众交心谈心,为群众解决生计困难,用最朴实的话语理顺群众情绪,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硬是把千百条村民的“牢骚、埋怨”整理成了十几条发展的意见建议。两个月之内召开的大大小小近二十场会议,只为贴近群众的心,把准贫穷的脉,破解发展的题。华格加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民兰公叶曾因赌博欠下了七八十万元的外债便找他谈心,并自己当担保人,给兰公叶贷款10万元做生意。就这样,兰公叶做起了牲畜贩运的买卖,两年就还清了债务。“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始终是华格加没有停下的“脚步”。在他带领全村走牧业合作组织和生态畜牧业的道路中,争取到国家资金4000余万元整合全村经济架构,释放劳动力480多人;投资200万元建设规模型养殖基地,组织50户牧民进行集中养殖,有效缓解了草场压力。

“当家人”华格加不仅带领着拉乙亥麻人在发展致富的路上大步前行,还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发展。他为汶川、玉树地震捐款12万元,并且设立奖学基金,面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难题,他积极帮助一部分人,及时调整、拓宽企业增收渠道,积极吸收贫困农牧民、下岗职工就业。先后给村里的困难学生捐赠了10万元,资助青海大学贫困大学生索南才让等四名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及生活费。他为倒淌河中心寄校和各村幼儿园的1000名学生、幼儿统一购买了价值25万元的过冬防寒服,奉献了自己对莘莘学子的一片爱心。还多次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危重病人、残疾人捐送救助物资,据粗略计算这几年累计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济困方面捐助了700余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

“关乎群众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可不能拿这个开玩笑。”说这话的时候华格加语气坚定,表情严肃。

荒废的耕地要开垦起来,草场荒漠化的问题要尽快治理,村里常年赌博、治安不好的状况一定要改善,要带头带活村里的气氛……但华格加的想法远不止这些,他几经调研,做了一个决定——组建拉乙亥麻村专业合作社,这在当时超出了村民们的理解,很多村民都拒绝参与。怎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呢?起初,华格加早有心理准备,但真要面对这一难题的时候,这位果敢有魄力的草原汉子犯了难。

村民们都认为自己祖祖辈辈都是放牧的,怎么可能放弃放牧。一听华格加说要把自家牛羊都入到合作社,以为要吃“大锅饭”,村民们始终过不了思想这一关。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反对组建合作社。

“交心谈心,以心换心,赢得信任。”华格加知道,只有得到群众的心,才能真的得到支持,他做什么事也就有了底气。华格加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宣传、引导群众,采取新旧对比、先进与落后对比、本村与外地对比等方式,统一了村民的思想认识,消除了顾虑,正式组建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牧户达100%。至此,拉乙亥麻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畜牧业发展、生态改善和群众增收三者共赢的新路子,是促进传统畜牧业向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转变的正确方向。现如今,村里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目标,按照企业投资建设、合作社资源入股的方式,开办了3家砂石料厂、碎石厂,引进资金320万元,采取企业经营管理、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组织本村7辆运输车运送砂料,安排9名劳动力就业,全年生产碎石30万立方米,实现收入2400万元,集体分红150万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为拉乙亥麻的“当家人”,华格加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作为共产党员,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在基层发展的沃土上。在他担任拉乙亥麻村党支部书记七年中,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完成了拉乙亥麻村由“问题村”向“先进村”的蜕变。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真心实意为民谋发展的进取精神。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更多的华格加式的村党支部书记,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当家人村民群众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童心未泯、细致入微的学校“当家人”
朱开伟: 做村民信得过的“当家人”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