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7-05-30高振刚李晓雪曹宇
高振刚 李晓雪 曹宇
摘 要:普通地方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两个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指出建立符合地区需求的应用型办学体系是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在新常态下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状况,从政府、学院及企业行业三个层面阐述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中各自应承担的角色及任务。文章开展的研究对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实现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方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 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7-0050-03
Abstract: The local university'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two unsuitable" problems of which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side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discipline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gional demand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rdinary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 combini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rdo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roles and tasks of government, academy and enterprise in transition of Erdo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value for Erdo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and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society better.
Key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upply-side reform;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截止2015年底,我国有普通高等院校2852所,在校生3700万。其中,自1999年以来新设置的地方本科院校共647所,占本科院校总数的55%。所谓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普通地方本科教育作为承担为地区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引擎,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即:“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人才供求关系上陷入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招到合适人才的困境。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显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将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人力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及产业升级的需求,实现“教育发展必须符合并且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规律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3],与经济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相似,调整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是教育整体性改革的突破口[4]。作为普通地方院校的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就是建立以地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办学体系,从人才供给侧入手,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5]。
本文在分析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鄂尔多斯地区的实际状况,探讨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建立应用型本科办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举措及方案,指出了政府、企业及行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及任务。本文的研究对建立与鄂尔多斯地区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办学体系、实现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的困境
面对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更高要求及地方普通本科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已成为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对此,教育部首批确定了37所院校作为试点改革院校,各个省份也在积极推进本区域的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然而,因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各个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存在较多现实的困境,部分院校虽然提出了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口号,但成效并不明显,仍然面临着学生就业压力大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一)对实现转型发展的信念不坚定
高等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阻力,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如:在长期的本科精英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应用型就是高职化,侧重了技能,降低了理论,也降低了院校的办学层次,对院校的声誉和生源会产生影响;另外,从教师层面,在长期的学术型本科教学模式下形成了固有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愿意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错误观念都属于对实现转型发展的信念不坚定,最终导致转型停留在形式表面,而本质未变。
(二)对转型发展的要素认识不全面
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从参与主体来讲,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仅仅是院校自身的事情,还需要政府、企业及行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从转型发展涉及的具体的内容来讲,需要从院校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案、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其中的任一环节不进行改革,都会对转型发展产生影响。如:部分院校向应用型转型仅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了更改,认为只要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即实现了转型,而对教学方法改革等不做任何要求,这样的转型发展显然是失败的。
(三)转型发展的客观条件不具备
1. 财政投入不足。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收入,其投入容易受地方财政的影响,而实现向应用型转型需要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会直接导致无法转型。
2. 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教师是实现应用型转型的核心因素,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向高校流动受政策因素等限制,且普通地方院校在建校之初,为符合升格等要求,片面强调人才的“唯学历化”,招入了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部分教师基本都是由高校到高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大量实践课程无法开展,或者课程教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3. 实习实训基地虚化。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部分院校将达不到实习实训要求的普通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混为一谈,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又大多停留在“挂牌”和“合同协议”层面,并不能真正达到实习实训教学的相关要求,导致基地建设整体虚化,无法完成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毗邻晋陕宁三省区。依托丰富的资源,鄂尔多斯实现了以农牧业为主导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2010~2015年,鄂尔多斯市GDP均位居全国地级市30位左右。目前,鄂尔多斯正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国家新型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全区铝循环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全区绿色农蓄产品加工基地、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等5大产业基地。《鄂尔多斯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按照当前产业发展的速度,到2020年鄂尔多斯市高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11.8万人。据此推算未来5年鄂尔多斯市需要10万名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而能源、化工、机械、交通服务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尤为紧缺。为顺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地区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创新技能型人才队伍,2015年4月28日,经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组建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合并组建成立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学院总体定位为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公办普通地方高本科校。而三所本科院校之前的教学模式均依托各自的本体,总体上属于教学科研型高校,经合并组建之后将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实现顺利转型、建立符合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办学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学院层面
院校是建立应用型办学体系的主体,学院应积极广泛开展调研,从人才供给侧入手,开展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调研论证,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环节有充分的认识,设置相关教学改革科研项目,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工开展对建立应用型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从总体上推动应用型办学体系的逐步建立。
1. 推动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与鄂尔多斯市产业链相对接。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本质上就是设置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现有交通运输、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采矿工程、电子信息与科学等9个本科专业,适应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占89%。学院后续的专业设置需根据自身办学能力,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市五大基地建设及鄂尔多斯特色民族文化等开展;需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邀请企业、行业相关专业进行充分论证,切忌盲目求全、求多的专业设置方式,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地区急需的专业;同时,要密切跟踪产业及行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规模,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避免人才供大于需等情况出现。
2. 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相对接。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求全、求广”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直接面向具体职业,为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養,促进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开展什么样的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学不适用”的问题。学院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吸收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结合鄂尔多斯本地区状况,充分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开展以职业标准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从调整公共基础课程学分、整合专业基础课及相关核心课程学分、加大实践课程在总体学分中的比例(至少30%)等方面入手,建立与职业标准相符合的课程体系。
3. 推动教学方法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转型发展中最为关键和困难的环节。相关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法为主[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文献[6]也提出,在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主要以工科为主,学院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教学方法改革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通过设置教学方法改革科研项目及试点专业,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及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将生产实践与具体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推动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4. 推动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高校在考核评价体系上一般采用理论考试或完成论文的的形式,导致考核存在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7]。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应建立一套以理论、实践及职业素养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课程的考核中除理论考试与实验课程外,还应注重以参与教学过程的考核,在实习实训课程考核体系中注重操作的规范性考核,在总体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5. 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教师不但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可以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同步進行。首先应打破传统的人才聘用制的桎梏,鼓励教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互通,从企业行业引入兼职专家或高级工程师开展实践教学,并给予相应的待遇。从对学院内部教师的培养来讲,建立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服务活动的相关机制。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需先实践再上岗;在教师职称评审中要增加对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要求。鼓励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
6. 依托社会力量,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受办学经费的限制,依靠学院自身的力量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存在较大困难。学院可统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社会资源,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的类别,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建功能集约、运作高效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政府层面
政府要立足区位优势,发挥统筹作用,做好推动高校转型的顶层设计。
1. 要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纳入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通过顶层制度设计,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区域产业布局调整紧密协同。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并根据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实际,根据全力打造“五大基地”的基本要求,指导督促应用技术学院设置与“五大基地”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开展相关应用性基础研究,培养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为“五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2. 科学界定地方政府在推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职能与定位。政府需在学院的转型过程中处理好“管”与“放”的问题。在微观层面,如:涉及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教学改革等基本问题交由学院自主决策;在宏观层面,如学院转型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转型目标及机制等问题,政府需起到统筹督促的作用。
3. 帮助学院疏通资源共享与合作壁垒等困难,争取在政策层面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提供硬件平台和政策条件[8]。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机构,具有非营利性、非职能性等基本特点,因此在学院与企业合作事宜上,政府需起到桥梁作用。对参与、支持学院转型发展的企业给予税收、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条件,促使企业参与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评定、企业与学院共建学科专业,鼓励企业人员与学院科研人员建立双向流通与培养机制。
(三)行业、企业层面
行业和企业应本着互利共赢、共享人才培养成果的原则积极参与学院的转型建设。一方面,通过参与支持高校建设,企业、行业可与高校加强交流互动,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计划或组建创新人才团队等方式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为行业、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合适的人才,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周期和成本,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和层次。
三、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也必将存在各种阻力和困难。在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下,立足为鄂尔多斯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贡献及坚持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包括企业及行业等社会力量大力协同的转型发展体系,积极克服转型发展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实现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转型发展,可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鄂尔多斯完成“十三五”的各项任务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2]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光明日报,2014-11-10(02).
[3]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5]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3-127.
[6]姚利民,段文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5.
[7]刘文琦.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69-74.
[8]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