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参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小议
2017-05-30苏鸯
摘 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方式,得到很多商务院校的青睐和肯定,在各院校里蓬勃开展,这种模式中的英语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本文拟从企业需求出发,讨论了企业参与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的培养路径,对学徒制培养模式中的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模式 商务英语 企业参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81-02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1]。其主要特征是商务院校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学校采用课堂授课模式传授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企业用“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2]。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场所和实际职场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学生一半时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半时间以学徒的身份在生产车间接受训练,二者有机结合、交替交互,实现理论培养与实践训练高度统一。这种模式中的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培养,除了尊重语言学习的共性外,还应该注重实用化,回归其沟通交流的工具本质,强调为专业服务,根据学习者的专业、行业、职业方向和类别,针对职业岗位需求,设置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学以致用、用有所长。
1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参与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培养路径
那么从企业层面出发,又该如何参与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培养呢?本文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1 课程内容
由于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明确,应协调好基础英语教材和企业需求在英语学习内容上的对应关系,即抓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同时,又强调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院校和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发教材或增加课外补充教材。
1.1.1 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选择教材或学习内容
弹性地设置英语课程,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出发选择教材或学习内容。可以请企业负责人直接参与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制定,或学院层面聘请企业专业人才编写与市场同步的教材,依据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结构等的变化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教材,灵活适应新情况。此外,学校的教材体系可以做成活页式的,便于及时更新和修订。
1.1.2 紧跟时代发展,把课程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
企业需要的商务人才应该是能掌握行业最新资讯、紧密迎合市场走向、富有创新求变思维,这对学校的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深入实践一线,密切结合互联网,收集教学素材,编写切合市场实际的实用性讲义,并保持教材内容的常用常新。当前国内一些院校开始流行“教师下企业”的学习和培训制度,无形当中也促进了企业和学校交流的进一步深化,也促进了教学课堂中学习内容的更新。
1.2 实训环节
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决定了英语能力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中开展,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基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语言的操练和实训难以量化、主观性强,个体的操练缺乏趣味,多人同步开展则难以监管,成果都难以量化。这就要求教学者创设情景模拟实际场景,但模拟的场景毕竟不能替代实际,如果能跟随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随机旁听、实地操练,比起教室里的依葫芦画瓢,效果必然事半功倍。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外贸人才,如能深入外贸公司一线、具体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跟着一线员工熟悉产品专业知识。自行解决实习中碰到的问题,学着协调人际关系等,同时也接触到各类进出口程序与规章制度,接触向客户介绍产品、谈判,接单、协助完成各项接单任务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比起学校、课本里学到的内容,必然更直观、更深刻、更全面。此外,一些专业展览会如轻博会、展销会等都是很不错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舞台,应多留意此类机会。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英语实训的特殊性(文科的实训操作性一向不如理科),企业实训开展较难,在时间安排、受训学生数量等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需要教师更精心地设计校园内的实训模式,努力弥补这一短板。
1.3 师资培养
当前很多商务院校的英语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对难度和适用度上把握不准确,从企业、社会中吸纳优秀人才参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不失为提高师资力量的一个有效举措。如下两种措施切实可行(:1)直接聘请学徒制合作企业的专业人员承当教学工作,或参与教学管理(;2)院校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了解最新行业资讯。配套的鼓励措施有:企业为高水平的专业员工开绿灯,在薪资和假期方面予以优惠;院校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企业兼职人才和下企业锻炼的教工一定的经济补助。但这些举措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即讲座次数有限影响教学效果,相对高额的讲课费用对于校企而言都是不小的财政负担,聘请企业里的专业人才长期兼职又容易受到企业管理、用工制度等的制约,所以学校和企业要从自身的需求和实力出发,达成共识。
此外,各院校还应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等工作,创设更多培训机会,如参加各种有关机构或部门开展的专门培训,还可以通过学校内部自我学习如相互听课、请教专业教师、阅读专业书籍等实现师资力量的提升。并宣扬时代变革的力量,增强教师危机意识,鼓励教师广泛涉猎一些商务相关知识,使英语与商务緊密结合。
1.4 能力考核
很多职业院校正大力推行考试改革,各种考核形式如社会实践、岗位调查、实践实训、毕业综合设计等,都可以为我所用。英语,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应强调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平时测验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学徒制模式中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考核,考试形式不拘一格,如项目化考核,根据学徒制合作企业具体岗位方向,将考试内容分为商务礼仪、商务办公、商务洽谈、外贸单证制作、英语基础知识等几大部分,分项目进行考核。企业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还可以出台多种鼓励举措,如设立“口语之星”、“翻译能手”等称号,为在校表现佳、考核优秀的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毕业顶岗时缩短试用期等。企业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业考核,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企业按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投入更多的努力,最终更好地为企业岗位服务。
2 企业参与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困难
2.1 企业参与商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限
就我国当前的现状来看,就业市场如跨境电商、涉外服务等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但是同样的,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范围的普及,每年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一些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比较容易丛市场上招聘自己需要的人才。甚至有些非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凭借较高的综合素质,经过企业的短期专业培训,也能胜任岗位要求。如此一来,企业不可能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让用人单位负担参与学徒制培养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以及承担其可能的风险,恐怕难有很大的参与积极性。英语学习还有很大一部分要仰赖基础,学习周期比较长,能力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多花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英语教师,才会是学徒制模式下商务英语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主要执行者。
2.2 当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技能的培养总是落后于技术的进步,对于商务院校而言,追求最新技术的培训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最新技术的应用和培训往往是发生在发展中的企业,商务院校不可能总是购置最新的技术设备[3]。一个地方的经济产业,受各类政策及社会变革影响巨大。学徒制培养制下的不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院校里的基础环节即专业设置要适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但是,限于高校相对独立稳定也相对滞后的运转特点(也是各级教育的共同缺点),其应对市场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相对软弱,容易和社会有所脱节。一旦当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变化,其校内的课程和教学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学徒制办学模式中,学校里面的英语教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造成课堂与企业两个学习场所接受信息的不对等。
2.3 毕业生英语水平难以满足长期发展要求
学徒制培养模式按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联合培养,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主导的培养思想,毕业生的技能在“深度”上容易达到岗位要求,但是与此同时也容易受岗位限制,在“宽度”层面容易有所不足。从长远需求而言,鉴于学生换岗、升迁、再就业等工作需求,原有的商务英语基础已不够用。就毕业生工作过程中英语能力的退化问题,可以尝试以下路径让学生“回炉改造”“升级换代”,例如:“教师进企业对毕业生再培训,毕业生回母校再学习,加强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及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系统,同时征求毕业生对学院英语教学管理和课程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4]”
3 结语
学徒制培养模式作为实现理论培养与实践训练高度统一的一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和岗位无缝对接,既有效指导课堂学习,又有效开展企业实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胜任将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节省学校和企业双向培养成本,直接提升学生就业率,应得到大力提倡和广泛推行。各大院校应当抓住机遇加强英语教学的改革,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使学徒制培养模式发展得更成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黄银秀,汤光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困境和对策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
[2] 夏润亭,黄立志.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模式问卷统计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
[3] 苏鸯.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温州和宁波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