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羊瘤胃臌气的诊断与防治

2017-05-30李贵生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李贵生

摘要:羊瘤胃臌气是羊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文以重庆一养殖场的发病情況为例,论述了羊瘤胃臌气的诊断,治疗方案以及预防建议,为养殖户做参考。

关键词:羊瘤胃臌气;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36-01

羊瘤胃臌气可以分为原发性瘤胃臌气和继发性瘤胃臌气。原发性瘤胃臌气大多是由于过量食用了豆科饲草,难以消化而易膨胀的豆饼、豌豆,或是在雨后放牧时吃了带露水的饲草等所引起。此外,食用了霜冻发霉变质的饲料,品质不良的青贮饲料,以及有毒植物等,也易引起瘤胃臌气。继发性瘤胃臌气是由于胃功能减弱造成的胃弛缓等前胃疾病以及食道阻塞等痢疾所引起的臌气。

2016年9月,重庆某羊养殖场有羊只患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腹部膨胀,张口呼吸。前来问诊。

1 检查与诊断

现场检查发现,患病羊食欲减退至消失,呼吸不畅,呼吸节奏快但浅,有些养只张口呼吸,伸出舌头,反刍和嗳气都停止,腹部臌大,腹围明显增大,左肷部凸起明显。对患病羊进行叩诊,可听到臌音,瘤胃蠕动音增强,伴有金属音。观察其可视黏膜,可见青紫色病变,静脉充血,脉搏次数增多。部分病羊张口流涎,站立晃动,倒地后无法起身,呻吟,痉挛。经询问还有部分病羊在发生症状后1 h即死亡。进一步了解了近期的饲养情况,得知羊群食用了霉变饲料。综合以上结果,诊断为羊瘤胃臌气。

2 治疗情况

羊瘤胃臌气的治疗要依照制酵,排气,通便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发病的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

首先要停止继续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1%的小苏打。将患病羊牵到斜坡上,令病羊的两前肢放在坡上,头部朝上,将一个短木棒放置在病羊口中,用拳头或手掌按压瘤胃区,每次按压10~20 min,能够有效排出胃内气体。个别有窒息危险的羊,采取瘤胃穿刺放气的治疗方式,并在放气后从针孔处注射制酵药物。同时服用下泄剂,硫酸钠300~500 g、鱼石脂10~20 g、干姜末30~40 g和温水2~5 L混合灌服。

对病情较轻的羊,加水灌服鱼石脂2~5 g或氧化镁30 g。 对病情严重的羊,使用石腊油100 mL,鱼石脂2 g,酒精10 mL,加适量水灌服,间隔 15min后灌服第2次。

采取以上的治疗方案,养殖场内患病羊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

3 羊瘤胃臌气预防建议

3.1 饲料管理

食用发霉变质,霜冻变质的饲料以及有毒的饲草能够引起羊瘤胃臌气。此次患病是由于羊只食用了霉变饲料所引起。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饲料的管理。饲料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处,设置专门的储藏室,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掉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雨水较多的季节不可购入大量饲料屯放。冬季适度保温防止饲料冰冻。在饲喂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及时清理掉饲槽里的剩料。

3.2 放牧管理

食用大量易发酵的饲料,例如豆科饲料,块根饲料;难以消化的饲料;雨后带露水的牧草等会使瘤胃内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导致羊瘤胃臌气的发生。因此,应加强放牧管理,合理的控制放牧时间。

在豆科草地放牧前,飼喂青饲料前1周,应先饲喂富含纤维质的干草或稻草,以免突然间更换饲粮而出现过食的现象;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0.5%~1%小苏打,能够有效的控制饲料在瘤胃内发酵;在更换新饲料及改变放牧场地时,要随时观察羊群状态,一旦发现瘤胃臌气的症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幼嫩的牧草是易发酵食物,可以将其晒干后与干草一同饲喂;禁止在雨后和早晨饲草上有露水的时候放牧;羊在育肥后期或者母羊怀孕后,日粮中会增加精饲料的含量,容易引起羊群抢食,而导致瘤胃臌气,因此,补饲要有过渡期,并按照标准进行添加,防止抢食现象出现;每日限定放牧时间,有危险的植物不能让羊任意饱食;一般在生长良好的苜蓿地放牧时,时间要控制在20 min以内。第1次放牧时,时间缩短到10 min以内,以后可以适当增加,以避免瘤胃臌气的发生[1]。

4 讨论

羊瘤胃臌气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引起,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合理的饲喂饲料和放牧,重视此病的预防,一旦发现患病羊,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研,罗蔚.羊瘤胃臌气的防治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 34(7):117-118.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