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土拉杆菌病的防治
2017-05-30梁国全
梁国全
摘要:羊土拉杆菌病为细菌性传染病的一种,病原主要通過蜱等吸血昆虫传播,啮齿类动物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后病羊常表现体温上升,淋巴结、脾脏、肝脏、肾脏等器官肿大和全身衰弱;病原分离鉴定法、变态反应法和血清型诊断法为本病常用诊断方法;预防本病需要作好鼠类和吸血昆虫的防控工作,链霉素为本病的首选治疗药。
关键词:羊;土拉杆菌;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28-01
1 病原简介
土拉杆菌是一种多形态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培养基中的菌体为球状或丝状,动物体内的近似球状并可形成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中很难生长,实验室常用血清-葡萄糖-半胱氨酸培养基和血清-卵黄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鉴定。本菌广泛分布于河流、土壤、动物尸体和被感染的动物体内,啮齿类动物是主要传染源,人也能感染,为人畜共患病的一种。我国首次发现本病是在上世纪50年代,内蒙、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发病较多。
2 流行病学
土拉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野兔、野鼠等啮齿动物是自然界中主要传染源,蜱虫等吸血昆虫是传播本病的媒介,当蜱虫吸食感染动物的血液后,病原可进入蜱体内,并能进行繁殖,当放牧羊群不慎感染带有病原的蜱虫后,土拉杆菌顺势侵入羊体内,引发感染。因蜱虫在炎热季节活动频繁,故夏季是本病的高发期。另有报道,病原也可以通过昆虫叮咬和消化道途径感染人,也能以气溶胶的方式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进入人体,但目前还未有证据证明本病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啮齿类动物感染病原后,其尸体可污染河流、水源和牧草,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活产生较大威胁。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成年羊较长,可达10d左右,羔羊较短,1~2d即可表现症状,病初体温上升,达到41℃,精神萎靡,反刍功能下降,疾病中期时,后肢出现软弱,步态不稳,反射机能下降,体温可恢复正常后又继续上升,颈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股淋巴结和膝上淋巴结肿大,按压有疼痛反应,成年羊大部分可耐过,病程约1~2周,预后良好,但体重下降,绵羊的羊毛质量下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羔羊免疫力不如成年羊,感染后可伴发贫血和腹泻,后肢瘫痪,时而兴奋时而昏睡,病死率高,经济损失较大。剖检可见淋巴结肿大坚硬,肝脾也肿大,组织中有坏死性结节,心膜上有小的出血点。
4 诊断
由于本病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很多其他疾病都很相似,因此,需要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4.1 病原分离鉴定法
采集患羊的血液或病羊尸体的肝脏、脾脏、淋巴结、肾等组织,将其作成无菌的混悬液注射于豚鼠的皮下,如果病料中含有土拉杆菌,则豚鼠会在数日内死亡,对其剖检可见肝脏和脾脏有多发性的坏死灶,无菌采集坏死组织,在血清-葡萄糖-半胱氨酸培养基或血清-卵黄培养基上进行分离鉴定可确诊。
4.2 变态反应法
由于羊在感染后體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抗体、抗毒素、免疫因子及免疫细胞,将土拉杆菌素在尾根处进行皮内注射后,24h之内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发硬,触之疼痛,则表明有本菌感染。相比较而言,变态反应法操作简单,结果容易观察,但有极少部分羊对土拉杆菌素的注射不敏感,结果判定有一定的盲目性。
4.3 血清学诊断法
病羊出现症状的第二周,血清凝集滴度会上升到一个峰值,且能保持较长时间,有的可达数年,此时可采集血液,分离血清与土拉杆菌抗原进行凝集反应试验,如果为阳性,则可确诊本病,本方法比较适用于羊群的感染性普查。值得一提的是,土拉杆菌和布氏杆菌可发生一定的交叉凝集反应,容易造成误诊,可以通过本菌抗原与布氏杆菌病血清的凝集价低而进行区别。除此之外,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都可诊断本病,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
5 防治
5.1 预防
由于吸血性的昆虫可传播本病,啮齿类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故本病重点抓好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防控,舍饲羊群注意羊场的日常防鼠灭鼠工作,放牧羊群注意不要在鼠类或野兔经常出没的草区放牧。一旦发现有羊感染立即隔离,对羊舍的环境、器具进行大面积消毒,全群采集血液进行实验室诊断,对结果呈阳性的羊只全部隔离,统一治疗,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5.2 治疗
对土拉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金霉素等,以链霉素治疗效果最佳,可作为首选。临床建议使用链霉素时配合青霉素共同注射,扩大抗菌谱,避免发生因本病造成的混合感染。
6 讨论
土拉杆菌人畜共患,养羊的一线牧民、饲养员、屠宰人员、肉类皮毛加工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是本病的易感人群,容易发生感染。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护,特别是本病流行期间,更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