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2017-05-30邱兴华
摘 要:BIM技术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造价软件的发展与BIM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该课程的现状以及该课程目前教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进行该课程教学与实训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意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几年得到国家的重视以及推广。BIM技术是运用于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数据化工具的总称,在项目设计阶段建立建筑三维数字模型,作为项目各阶段工作的基础,并实时整合项目各阶段的相关信息到模型里,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信息的共享以及项目不同参与人的协同作业。
工程造价软件是目前建筑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进行工程算量以及工程结算等造价工作所使用的工具软件的总称,熟悉造价软件的应用是建筑企业对造价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在近年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运用各种造价软件进行工作的造价人员将会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为了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造价实践水平从而适应现代建筑企业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门课程,并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并且随着近年BIM技术的推广普及,各高职院校教师正努力尝试将BIM技术融入到该课程教学中,以适应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现状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涉及的先导课程较多,包括《建筑识图与构造》、《平法识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等,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识读建筑与结构施工图的基础之上,使用造价算量软件建立建筑三维模型,计算工程的钢筋、土建、装饰工程量,并列清单项套取相应定额,最后在计价软件中完成工程(建筑+装饰)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二)课程教学安排
由于该课程综合性强,先导课程较多,根据本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安排,该课程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总课时72个,实训为2周,教学与实训均在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机房进行。由于我国工程造价软件众多,考虑到软件的使用广泛程度、操作难易程度,我校选择了广联达软件作为该课程教学软件,包括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
该课程分为钢筋算量、土建算量、计价三个模块,由于课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建立工程的三维建筑模型,导致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绘图、建模等软件操作教学,忽略了学生图纸识读、清单列项、定额套价、软件计算结果核对、工程计价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造价软件发展不符
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应用,造价软件也逐渐与BIM结合,例如广联达软件增加了导入BIM工程模型的功能。BIM技术要求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建筑三维模型的统一与唯一,模型一般在设计阶段通过Revit等BIM建模软件建立,施工阶段再进行模型的深化,因此以后造价从业人员只需要将BIM建模软件建立的模型导入到造价软件中进行完善即可,并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建立模型,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旧花大量时间教学生如何从零开始建立建筑三维模型,这与BIM的理念以及造价软件的发展不符。
(三)课程教学内容不全面
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招投标阶段工程量计算、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施工阶段成本管控、物料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等,而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只涵盖工程量计算、招标控制价编制等招投标阶段造价工作内容,没有涉及到成本管控等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与建筑企业对造价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不完全相符。
(四)课程实训安排不合理
本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实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关键环节,我校安排了2周的课程实训,让学生使用广联达软件独立完成一个一般规模工程的建模、算量、计价、招标控制价编制等。这种实训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熟练程度,但因为是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学生根据图纸查缺补漏、核对清单定额以及工程量准确性的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
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改革建议
(一)基于BIM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让课程适应BIM发展,将BIM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基于“以任务为导向,教、學、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理念,将本课程划分为4个模块进行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以下调整。
1.在课程中加入Revit软件建模模块
该模块包括使用Revit进行结构模型搭建、建筑模型搭建两个部分教学内容,计划课时20个,此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BIM建模技术,BIM技术虽然要求BIM模型的唯一性,但由于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对BIM模型的要求不同,目前设计阶段BIM模型很难在施工阶段进行应用,施工企业需要重新进行建模,因此让造价专业学生掌握Revit建模技术很有必要。
2.算量模块教学内容调整
该模块计划安排课时35个,包括钢筋、土建算量、对量三个部分教学内容。在第一个模块中已经建立了建筑三维模型,通过广联达公司提供的GFC插件,可将建立的模型导出为广联达算量软件可识别的GFC格式文件,实现设计模型到算量模型的传递,不用重新建立模型,教师只需教学生如何完善算量模型即可,减少了大量建模时间,模型传递的顺序为Revit、土建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该模块教师的教学侧重点不再是过去的软件建模,土建算量部分土建模型的完善、清单的列项、定额套价、软件计算结果的核对,钢筋算量部分钢筋信息录入、软件计算结果的核对将成为教学侧重点。
3.计价模块教学内容调整
过去由于本课程大部分时间用于软件建模,软件计价部分的教学往往很仓促,课时较少,而实际工作中,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则相对更加重要,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为定额换算、价差调整、费率修改以及招标控制价编制等。我校由于在《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中有两周课时用于计价软件教学,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对计价软件有了一定认识,因此该模块主要教学内容调整为将土建、钢筋算量成果导入计价软件中,并进行工程投标报价编制,安排5个课时。
4.增加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软件应用模块
为了提高学生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实践能力,增加此模块教学内容,安排10个课时,该模块选用广联达BIM5D软件,教学内容为:将模块2中的算量模型输出为igms格式的BIM模型后导入BIM5D软件中,并与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场地模型进行整合;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工程进度计划与模型进行关联;将模块3中工程计价文件与模型进行关联;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模拟、某个时间段工程量查询、物资查询等。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以及成本管控、物资管理等知识。
(二)基于BIM技术的课程实训改革
进行分组实训、考核。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个人,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组长,实训之前实训教师明确实训任务,确定每个组的实训图纸,组内讨论后进行任务分配,并制定每個阶段的工作计划表,教师按照每个组提交的工作计划表进行以组为单位的分阶段成果检查与考核。
具体的实训流程可按教学模块顺序进行:第一个阶段使用Revit进行建模,全组人同时参与,每个同学完成1个楼层的模型建立,最后合并为整栋楼的模型;第二个阶段让两个同学完成土建算量、一个同学完成钢筋算量,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量,保证成果的准确性;最后一个阶段将计价与BIM5D同时进行,完成工程投标报价的编制以及模型整合、施工模拟、成本物资管控等实训内容。实训最后一天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实训成果,并进行答辩。最终学生实训成绩按小组阶段考核40%,实训日常表现20%,最终成果准确性与答辩成绩4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
经过实训环节之后,学生提高了软件操作熟练程度,掌握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软件中的应用流程,同时团队协作能力、工程量对量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能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四、结语
BIM技术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BIM技术与工程造价软件的结合将会极大提高造价从业人员工作效率,将BIM技术融入《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实训中,采用“以任务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着重对学生的的技术应用能力、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符合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完成一般规模工程的建模、算量、计价、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扩大了学生的就业工作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王凯.《工程造价软件及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0):181-182.
作者简介:邱兴华(1986-),男,汉族,广西北海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