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羊病的治疗及预防对策
2017-05-30高歆
高歆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几种羊病类型,通过分析其流行情况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降低羊病发生率和致死率,为我国羊类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效益提高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关键词:常见羊病;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36-01
我国流行的羊病类型主要可以分为3种:普通性疾病、寄生虫病以及传染疫病。这3类疾病存在和发生,加大羊养殖的风险,同时也降低羊养殖的质量,损害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为进一步确保羊群养殖质量和效益,则需加大对羊病发生原因及病发前期的预防治疗,将羊类疾病尽早、尽快地防控和处置,以避免发生大规模羊病爆发现象,导致羊养殖质量和养殖效益受到严重损害。
1 我国常见的羊病类型及治疗
结合当前我国羊病发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其主要分为普通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以下将对这3类疾病的产生原因和综合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1.1 普通病
羊类普通病是当前发生范围最广、疾病种类较多的一类疾病,其主要包含羊外科病、内科病和产科病等。发生羊类普通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日常饲养不力、缺乏科学管理以及羊类营养代谢失衡等,且该类疾病一般具有散发性的特点。在羊类普通病中,肠胃炎是常见且高发的内科疾病,发病时羊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济、腹泻等症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则可能导致羊只死亡的情况。针对该病的治疗,一般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和静脉注射药物等形式加以应对,如选用50~100ml0.5%痢菌净液进行口服治疗或通过静脉注射500ml5%的葡萄糖配合灌服8~15g止泻克痢粉。
1.2 傳染病
羊类传染疫病指的是由细菌、病原菌、支原体等感染而产生的一类具有传播性的羊病。其致病机理主要是细菌、病菌等在羊都体内快速繁殖,并释放出致病因子和毒素,进而导致羊机体严重受损及出现系列继发性感染等。在羊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疫情,则可能导致羊群规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做好羊传染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最常见的羊类传染病为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属于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当羊只染上该病时,发病初期即出现呼吸困难、体温身高等情况,随着病程延长,则可能引发羊只死亡现象。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0.5g的九一四加2g的红霉素,同时静脉注射300ml 5%的葡萄糖,并間隔5天给病羊喂服一次红霉素。
1.3 寄生虫病
羊群发生寄生虫病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和群发性特点,当前羊类寄生虫病主要包含蛔虫、螨虫、线虫等。羊寄生虫病对羊体的危害极大,其不仅能够剥夺羊体的营养,导致羊体生长发育不良,而且寄生虫代谢还会产生大量毒素,损害羊体脏器,并引发继发性疾病,更有甚者还会导致羊只死亡。目前,常见的羊类寄生虫病为肝片吸虫病,该病多发于其气候潮湿温暖的季节,同时该病也会诱导羊体出现其他类型的寄生虫病。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口服硝氯酚,按照每千克体重3mg~4mg的用量进行用药,同时及时进行移群,避免羊群长期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之下。
2 羊病综合防控的策略探究
羊群患病后的治疗十分重要,但病前的防控必不可少,若防控得力,既能够有效遏制羊病发生,又能够减少养殖户因羊病治疗所产生的成本花费。对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以下几方面羊病防控工作:
2.1 加强日常养殖管理
科学养殖、有效管理是防控羊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养殖工作中,养殖户要加强对羊群养殖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注重及时清理羊粪便等排泄物,同时做好羊皮毛及地面的消毒,达到灭活病菌、支原体等微生物的目的,进而防治疫情的发生。在处理不明因素死亡的羊尸体是,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运用焚烧和高温消毒方式处理病死羊尸体,防治羊病通过尸体发生传染。
2.2 强化消毒工作
当病羊被及时扑杀后,还需要强化对病羊活动场所、日常用具等的消毒工作,已阻止疾病通过接触方式进行传播。在消毒工作中,一般可采用常规性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如常用的聚维酮碘、戊二醛等,依据具体的用法、用量说明,对病羊活动过的场地、使用过的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养殖场还需定期进行全面消毒管理,如圈舍每年平均需全面消毒3次。在疫病爆发时期,则需要每天进行全面消毒。
2.3 加强羊病预防宣传和监管力度
实践证明,当对活体羊流通与产地检疫监管不力时,则会进一步扩大羊病传染范围,使羊类疫病大规模爆发存在巨大风险。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羊病预防宣传,同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最大限度阻止羊病出现跨地区传播和感染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郭亚利,闫忠一,刘凤祥等.羊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及几种常发羊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119-120.
[2]图亚.羊常见寄生虫病与肠胃病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