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霉形体病的流行与防控
2017-05-30王学明
王学明
摘要:笔者根据蓟州区的发病情况,对此病的流行特点、病状以及治疗、预防措施错了详细的分析,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禽霉形体病;流行特点;症状;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31-01
禽霉形体病随着工厂化养禽业的发展,危害性逐渐的显露,也逐渐的引起了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禽霉形体,到目前已经知道的有十几种,其中鸡的败血霉形体病和滑膜霉形体病对禽类有严重的致病作用。鸡的败血霉形体病是鸡场感染率很高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冬春季节发病率高。滑膜霉形体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鸡和火鸡最易感。
1 病原
养殖生产中引起禽霉形体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败血霉形体和滑膜霉形体,形态为细小卵圆形,革兰氏阴性菌。此菌存在于禽体内,常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并发感染,增强其致病能力。
2 流行特点
鸡和火鸡容易感染败血霉形体,尤其是5~16周的雏鸡发病率较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中,饲养密度大,禽舍温湿度大,很容易流行此病。成年鸡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体重、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呈隐性经过,但是其长期带菌,可以通过种蛋让其后代感染此病。其他的家禽和野禽也能感染,引起此病的传播。
各种日龄的鸡都可以感染滑膜霉形体,特别是4~12周龄的雏鸡、小火鸡敏感性强。典型的症状就是滑膜炎,主要通过接触和垂直传播。种蛋带菌,孵化过程中此菌在鸡胚内滋生繁殖,引起鸡胚死亡或孵化出带菌的小雏鸡,成为传染源。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其分泌物中带有病菌,污染禽舍的环境,引起健康鸡发病。
3 临床特点
败血霉形体病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喷嚏、鼻塞、啰音等呼吸道症状。成年鸡身体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采食量、产蛋率下降,所产种蛋的孵化率降低。雏鸡发病后,症状明显,流鼻液,打喷嚏,炎症延及到下呼吸道时可见气喘、咳嗽,有气管啰音,眶下窦蓄积渗出物,使眼睑肿胀,眼球突出,失明。如并发或继发感染,致死率升高。
滑膜霉形体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发生滑膜炎,病鸡的关节肿胀,不愿活动,呆在角落昏睡,也有的脚垫肿胀、胸部有积液。
4 病理变化
对发生败血霉形体病的病死鸡剖检可以发现其呼吸道内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气囊内有粘液性或者干酪样的渗出物,心外膜粘连发炎,肺部充血水肿,肝脏纤维素性炎症。
感染滑膜霉形体的病鸡的胸部、关节内有黄色奶油样渗出物,呼吸道病变的气囊内有乳酪样渗出物。
5 诊断
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一般通过流行特点、病状和病理变化等情况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确诊最好进行血清学检查或做病菌培养。诊断的时候还要和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相区别,这几种疾病的症状很相似,都表现为呼吸道病变,但是其病因不同,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诱发病原为病毒,传播快,死亡率高,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气管粘膜呈出血性炎症,有凝固干酪样物质阻塞气管;诱发传染性鼻炎的为嗜血杆菌,病程长,常陆续发病,面部肿胀、流泪,病变不侵害气囊。
6 治疗
发病后,常用抗菌素或者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此病容易产生抗药性,用药以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泰乐菌素、红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雏鸡可以用链霉素进行喷雾或滴鼻,成年鸡可以用链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5~6周龄的雏鸡为50~80mg/只,成年鸡为0.2g/只,每日1次,连用3d,早期治疗的效果明显。也可以用土霉素或者四环素治疗,剂量为10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d。大群治疗的时候,可以把药物添加在饲料或饮水中,如用土霉素1~2g/kg饲料,混合均匀,或用泰乐霉素3g溶于4000ml水中,连喂7d。
治療的时候要注意此病停药后容易复发,要改善饲养管理,提供给禽群良好的生活环境。停药后,不能马上投放市场,因为药物在体内有残留,影响禽蛋、禽肉的质量。
7 预防措施
预防禽霉形体病的关键措施是建立没有此病的“净化”禽群,选择无霉形体病的种禽所产的蛋孵化出来的雏禽,在隔离条件在饲养,建立没有霉形体的种群。为了确保雏禽没有霉形体病,要定期对其进行血清学监测,使禽群保持无感染的状态。
为了从感染霉形体病的禽群中获得无病的后代,也可以采用抗生素溶液浸蛋法、热蛋法、种禽的药物治疗方法,减少从感染鸡群种蛋孵出已感染后代的数量,但是需要反复净化,时间较长。抗生素溶液浸蛋法,可以减少种蛋的带菌率,但是使孵化率降低,也有可能吸入杂菌;热蛋法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可以影响孵化率,还可能使鸡胚全部死亡;种禽药物治疗法是在种禽产蛋前或者产蛋期间,用链霉素等进行药物预防,减少种蛋的带菌率。
此病主要是1种卵传性疾病,经种蛋垂直传播。可以用灭活苗或者弱毒苗对种鸡进行免疫注射,可以减少第二代鸡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张宏初.鸡毒霉形体病的诊治与体会[J].福建畜牧兽医, 2007(05):48-49.
[2]何禮.禽霉形体病的诊断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9(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