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塔形制演变研究
2017-05-30王衡彭小霞
王衡 彭小霞
摘 要:佛塔起源于印度,本为佛教专有的建筑形式,历经传布,进入汉地,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塔”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因素,逐渐演变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形制,本文以济南神通寺四门塔为例,对佛塔在中国形制的演变进行研究探索,对于了解中国佛塔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佛塔;形制演变;四门塔;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7)07-0106-02
Abstract:The pagoda originated in India.Pagoda is a Buddhist architectural form, after the spread, into the Han Dynasty, an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ower" to absorb a lot of Chinese culture factor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local architectural style.This paper takes the four-door tower of Jintong Temple in Jina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 pagoda in Chin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goda architecture.
Key Words:stupa; shape evolution; four towers; cultural significance
1概述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梵文称作“Stoup”,中文译为“窣堵坡”。“窣堵坡”传入我国后,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样式多样的中国特色的塔类型建筑。中国佛塔种类繁多、姿态万千。
清华大学的王贵祥教授将中国中土佛教史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公元10世纪之前;中期为五代之后;后期则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时期:明代和清代。又将佛教发展前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佛教初传时期——东汉初至西晋末年;第二阶段——南北朝时期;第三阶段——隋唐时期。
本文以济南神通寺四门塔为例,结合相关资料,分塔刹、塔身、塔基三个方面对中土佛教发展前期佛塔建筑形制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尽可能整理出中国早期佛塔发展变化大致情况。
2神通寺四门塔现状与历史
2.1四门塔现状
神通寺四门塔坐落在济南市柳埠镇东北部的青龍山山麓的神通寺遗址的东侧,与千佛崖石窟造像隔山谷相望,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石塔。四门塔为一单层的方形佛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全部用大块青石砌成。四面各有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塔檐部挑出叠涩五层。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叠筑,成四角攒尖方锥形屋顶。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刹。整个形体简洁朴素,浑厚大方,是单层塔的早期建筑范例(图1)。1972年底,在对四门塔进行拆顶大修的时候,在塔顶石拱板上发现刻有“大业七年造”题记,表明四门塔的建造年代为大业七年(611年),但这仅仅能够表明塔的建成年代为隋代,至于何时开始建造以及中间有没有停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且在塔心柱内又发现了舍利石函,一般来说,舍利会放置在塔基、地宫或天宫中,这也十分不同寻常,是值得去进行研究的。
3佛塔的形制演变
3.1塔刹形制的演变
我国早期佛塔的塔刹,都是一个印度墓塔——窣堵坡的缩型,在中国式的楼阁上冠以印度的窣堵坡,就出现了中国的佛塔。这种缩小的窣堵坡是具有神圣象征意义的符号。《后汉书·陶谦传》云:“(笮融)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由记载可知,我国早期的佛塔乃是在中国式的楼阁之上,冠以“金盘”,即有相轮的窣堵坡缩型而成。
神通寺四门塔的塔刹,由四部分组成:须弥座、山花蕉叶、相轮、宝瓶(图2)。须弥座是由窣堵坡原型的台基演变而得。山花蕉叶不见于印度的窣堵坡,它的出现与犍陀罗石柱的柱头有着密切关系,由柱头的花叶逐渐演变成佛塔受花,且山花蕉叶置于相轮之下。相轮则由印度窣堵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宇宙之树——竿和圆形伞状华盖演变而得。我国早期塔的塔刹大多均有宝瓶或珠宝,且位于塔刹的最顶端。《洛阳伽蓝记》中亦载永宁塔“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可见刹顶用宝瓶或珠宝为早期塔刹的制度之一。唐代之后佛教广为流传,也加快了塔刹中国民族化的步伐,由于砖石质的塔刹相对于金属塔刹便于加工和砌筑,故逐步脱离了印度窣堵坡的原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3.2 塔身形制的演变
四门塔是典型的方形平面佛塔。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佛塔的平面的形制受古印度“窣堵坡”式样的影响应该还是圆形的平面,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热瓦克佛塔的遗迹(图3)。据《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世浮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屠。”从记载可知,其佛塔为四方式,与印度窣堵坡形式显然不同。说明早在东汉时期,佛塔已经和中国形制相结合,且已经出现了四边形的平面,但并未说明塔是否四面互等。中原地区在唐以前的塔平面,现在所能看到的,差不多全作正方形,但从五代开始尤其是两宋及辽金时期,佛塔的一个显著特征为平面呈八边形。佛塔平面由“四”而“八”的变化有以下分析:由四方形转为多边形,是使用和坚固的需要,也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工程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多边形平面较四边形平面受力更均匀。且多边形平面的视野也比四变形更广。这种平面形制的演变是与佛教日益中国化分不开的,慢慢打上了中国固有文化的烙印。就四边形言之,除了中国人“天圆地方”观念延伸“以方为贵”思想的反映外,四、八的对称性无不体现了以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为特征的儒家中庸思想。
神通寺四门塔属于单层亭阁式塔。由于隋唐之前的佛塔大都以木料构造为主,难以保存长久,所以留存下来的塔极少。但从一些石窟浮雕中可以看到一些单层塔或亭阁式塔的造型。如太和七年(483年)第11窟西壁浮雕(图4)。且由于旋佛仪式等佛教礼仪,佛塔在形制上均只能四面互等,在北朝,四门单层塔应是最初形制。四门塔在稍后年代的佛像中一直有所表现。例如北魏正光年间(520-524年)的两座立像(圖5)。四门塔在北朝之后继续发展,实例就是本文所讲的四门塔。从而可以判断出,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四门单层塔的样式已经出现,且当时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相融合,发展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坡屋顶的亭阁式样式的四门塔。
3.3塔基形制的演变
神通寺四门塔的塔基为方形,而印度窣堵坡式佛塔塔基为圆形,虽然中土大地没有可考证的早期佛塔塔基形制,但从西域地区的佛塔样式可以窥探中土地区佛塔塔基样式的演变。部分学者认为塔基从圆形变为方形也是人们宇宙观的变化造成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驱使佛塔塔基变为方形。方形塔基意指大地,半球形拱顶表示苍天。热瓦克佛塔虽与中原的佛塔样式相差较大,但也是以后众多佛塔式样改造的原型,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过渡建筑代表。唐以后,塔基基座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明显地分为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座位于基台之上,并逐步发展成塔中最华丽的部分,辽金时期,塔的基座发展成为“须弥座”的形式。总体说来,佛教发展前期佛塔塔基的变化很小,形制较为简单。
4结语
梁思成先生在对四门塔进行考察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塔是在其传统多层结构之上覆以印度窣堵坡样式的有趣结合。神通寺四门塔是这种融合样式最早和最简洁的实例之一,它在中国古塔的演进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于四门塔形制的研究,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四门塔是佛教发展早期的一个经典作品,通过分别对塔的塔刹、塔身与塔基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早期佛塔建筑形制的演变过程,以及形制的演变与文化以及观念的紧密关联。进而了解外来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在漫长过程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并最终产生一种新的建筑文化的。本文所研究的佛塔是外来佛教与本土文化结合后的一种文化创造,它改变了佛教,又扩大了佛教;它既保持了汉文化,又发展了汉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 佛教初传至西晋末十六国时期佛寺建筑概说[G].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2(01): 12-14.
[2] 姜继兴. 四门塔的历史[J]. 城乡建设, 2005(12): 25-26.
[3] 于廷. 四门塔[J]. 文物, 1978(04): 91-92.
[4] 王敏庆. 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兼谈中国与中、西亚之艺术交流[J]. 世界宗教研究,2013(05): 64-65.
[5] 张永帅. 唐宋间佛塔平面变化原因探析——兼论佛教的中国化[J]. 山西建筑,2005(03): 14-15.
[6] 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26-127.
[7] 付辛. 北京塔基述略 [J]. 北京文物与考古,2004(00): 103-104.
[8] 梁思成.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