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5-30谌凯

体育风尚 2017年9期
关键词:综合性产学研体育产业

谌凯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学校,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大学的教育单一化的教育理念,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双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提高,又可以使学生在其过程中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一、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对于体育产业人才需求的缺口逐年扩大,各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力度和精度还需要不断地提高。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教学,研究缜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介入体育产业的实践环节,两者合理结合,将专业知识准确的转化到行动上,这样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更可以推动体育产学研的合作。随着2022年杭州亚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及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推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和理念已经刻不容缓。

二、综合性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综合性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竞赛组织,还能从事体育科研,社会体育经营管理等综合性体育工作。但面临的问题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校方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学生对体育市场的认知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认识不明确,加之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不足,导致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其他行业,大学所学用不到实际中去,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恶性循环,在管理学生,发展学生的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上表现出明显的缺陷。

(二)综合性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4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难看出国家相当重视体育产业今后的发展,然而多数体育院校目前在产学研的发展上还没有感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号召。体育产业部门与学校的合作也是寥寥无几,产学研的发展始终处于原始单一化的状态,停滞不前。本文以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为例,探索如何构建适合院校自身特色的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与体育企业短期合作。目前三峡大学体育专业实行学生到体育企业短期实习的合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学校所在市区已有多家健身机构与学院签订短期实习意向。学院采取学生在大三下半学期短期见习与大四上半学期长期实习相结合的分步实习策略,实习单位多为健身俱乐部,也有体育企事业单位。通过短暂的两个月时间,学生在各个领域中的实践对自我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每个实习者都有着自己的收获,回到学校通过实习答辩的方式,让他们清醒认识到自身不足,尽快补足短板,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能从实习者的体会看到实际工作中对理论知识需求的新动向。这种短期合作模式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2.与体育企业形成契约型合作。契约合作方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相对短期合作更加稳固,在相对稳固的同时,也隐形的激励着企业的高速发展与在校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说只有该企业越来越强大,才会更加的激励着学生对该企业的向往和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上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契约型合作方式让学校与企业在商业运作、课题研究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延续,既为学生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也是对发展体育产业的实际支持

3.成立专业的研究团队。要实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成立专业研究团队是很有必要性的。因为体育产学研是要将体育产业、教学、研究这三者缜密结合才能更大的体现它的良性效应。成立专业研究团队是有先例的,上海体育学院早在2007年就已经成立了研究团队。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与社会各界合作成立了“上海国际赛车研究中心”、“上海体育彩票研究中心”等。可以充分的看出成立研究中心是构起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所以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可以借鉴上海体育学院的这种模式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高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专业选择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4.通过提高学校影响力来推动体育学院产学研的合作。提高学校的品牌效應。根据去年的中国大学总排名中来看,我校目前在全国排名第211位。也就是说在全国来讲我校影响力并不大。同省领头羊武汉大学在全国排名第四,而在武汉有21家三甲医院挂武汉大学的校牌。这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大学影响力的作用。三峡大学体育学院近几年通过参与中国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和中华龙舟大赛等一系列国内大型知名赛事,不断扩大学校的体育知名度,能够吸引外界更多的了解我们学校在体育方面的实力。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作为综合性研究性大学,我们要主动吸引外界企业来校合作,这样才能更加稳固的推动我校的产学研发展。

5.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体育交叉学科。三峡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30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齐全、层次丰富,这也有利于学院间的学科交叉。体育学院应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正确的体育学科定位,与经济、管理、法学、医学等学科专业共同谋划、积极协作,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多样的学科体系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学科基础,这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也能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毕业后更自信的面对社会,面对未知的未来。

三、综合性高校体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与体育企业无长效合作机制

就目前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来看,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度普遍不高。学校未能与外界企业达成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更多的是学院教师牵线搭桥,学院还不是合作中的主导一方,这也反映了学校与企业间合作关系的不稳定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实际工作中的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去,并进行针对性解决,这是高校面临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二)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单一化

目前综合性体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多数只是停留在举办培训讲座,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这些浅层次上。与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接和融合,由于企业与学校的教育模式,课程等方面差异太大,加之对学生知识储备、专业水平、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了解,因此在讲座上的内容也是缺乏针对性,学生的兴趣未能真正的激发出来,导致讲座这种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为了生存,只注重效益,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校企之间的合作不能深入开展,合作效果很不明显。

(三)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薄弱

体育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底子比较薄是众所周知的,加上近年来学校的扩招,所以势必在生源上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产学研的发展不光是体育企业的支持,教师的正确指导,关键是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然而体育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学习室外的球类运动,体操,田径等体育技能,对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理论课关注不够,很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导致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生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积极配合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四)体育市场竞争激烈

从部分体育企业的条件来看,很多设备和管理落后,企业之间的条件参差不齐,技术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有的企业自身面临着生存的考验。所以不一定能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一般单位的实习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身光芒的机会。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这会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和初衷。使得产学研的发展停滞不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四、结语

综合性体育院校在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促进措施还比较少,尤其是体育企业与学校的长期合作上还有待加强,且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因此还要发挥高校的先天优势,加强学科间的融合研究与各学院之间的交流,创建特色体育交叉学科,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学校也必须提高宣傳力度,提高学校影响力,让体育企业真正意义上来认识我们学校,这样在产学研的合作上我们会更加主动。

参考文献:

[1]刘平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姜亮亮.上海体育学院“产学研”现状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3]江金泽.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瓶颈——以体育产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5(06).

[4]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综合性产学研体育产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