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与意义

2017-05-30李兵

中国商论 2017年9期
关键词:降低成本途径意义

李兵

摘 要: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在此宏观经济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严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要加强企业竞争力,而降低成本是一项重要手段。成本在企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但许多企业对成本不能有效控制,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甚至连年亏损以致破产,被市场所淘汰。本文探讨了降低成本对企业的意义,并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降低成本 途径 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067-02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波动下行,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低位运行,虽然居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企业利润率却下降,在GDP中消费占比增加而投资占比下降,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倒闭、关停。2016年国家提出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就要完成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作为五大任务之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降低成本的意义

1.1 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中往往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利润是衡量企业最直接的指标。利润高的企业竞争力就强,利润低的企业竞争力就弱。企业要尽可能的增加利润,而成本又与利润密切联系,依据会计六要素关系利润等于收入减费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高,利润就少;而成本低,利润就高;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成本也同时减少,那么利润不会降低。

1.2 降低成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具有一定影响

企业要发展要提高效益,就要有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而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通常要考虑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尤其在短期的生产经营决策中必须要考虑相关成本。通过成本分析从而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管理层以依据为参考,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另外企业管理层要总结成本降低的经验,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1.3 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相同的技术能够降低成本,或者相同的成本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那么它就有更多的利润,更强的竞争力。否则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做出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成本高,要有利润,就要提高售价,尽管它的技术是最好的也会丧失竞争力。如果企业丧失竞争力就会被对手占去市场份额,企业慢慢被挤出市场,长此以往企业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多数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击败竞争对手 。

2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说成本管理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但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有效控制好成本。

2.1 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成本意识淡薄

成本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市场竞争就是成本竞争。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和职工不关注成本,没有意识到市场竞争是成本竞争,没有意识到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能力、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意识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2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認为,成本管理方法就是节约、避免浪费。过多的局限于生产领域,忽视采购、销售成本,追求产品成本的最低化,以降低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极易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反而加大企业成本。如果成本管理单纯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就不能为决策提供正确信息,不能反映企业整体的情况。有些企业没有完善的预测、计划体系,导致事中事后核算多,事前预测少,成本控制管理较弱。

2.3 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即使进行控制也没有完善的控制制度、标准和依据。有些企业虽然确定了成本目标,但缺乏具体措施,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由于成本控制不力,造成企业物耗上升,费用增加,浪费严重。特别是企业内部没有明确的成本责任制度,各部门及职工的责任或业绩评价与成本没有挂钩。

2.4 企业的技术水平限制成本降低

技术水平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仅加强管理不能使成本一直降低。企业管理者要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由于提高技术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生产力,所以很多企业就不研发,不进行技术的创新。

3 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3.1 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在市场经济中完整全面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保证。规范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对企业降低成本,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有重要作用。

(1)制定科学的成本费用考核指标。企业根据预算、计划、定额的情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成本考核指标。企业以成本考核指标为依据考核企业各部门,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指标上的责任,考核要贯穿整个经营活动。

(2)制定符合企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在年初将与成本支出有关的项目全面计入到成本预算,然后根据成本的属性和实际情况列一份清单,包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把每一项成本支出都计入预算。每月由相关部门汇总,对重要部门的成本支出和超支支出进行重点标注。对超支成本进行分析,并由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合理解释,以改善相关问题。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要将企业管理运行好,就要有效的发挥监督机制的监督作用。事前监督可以防止决策失误,事中监督可以发现问题、杜绝隐患,防止企业目标偏离。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责,避免职责不清,任务不明。

3.2 提高管理者和职工意识

有些企业管理者还存在这样一种思想,降低企业成本是一项繁琐细小的工作,费时费力,不能直接看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更无法在成绩上体现他们。有些企业对管理者的考核只是以生产产量或销售量为目标。因此,有些管理者就单纯追求产量或销售量,将产值或销售额作为主要任务。对成本管理不重视,成本管理可有可无,即使抓也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有些职工认为,降低成本是管理层的事,自己只浪费一点儿对企业影响不大,殊不知积少成多,许多細小的支出汇聚在一起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要降低企业成本,一定要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意识,特别是经营管理者的意识,强调降低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使降低企业成本的工作真正得以落实。

3.3 开展技术创新节约成本

通过有效的管理企业可以在节约产能、节约开支、降低消耗等方面降低成本,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成本控制相当好时,仅通过管理手段就不能再持续降低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说效果已经有限,这时就要靠技术创新了,只有创新才能持续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先进的设备、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发挥作用。当机器代替手工,更加先进的设备代替旧设备,不但能更多更快的生产产品,同时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节约人力、能源的耗费,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应成立科技研发部门,开展技术研究,也可借助科研单位,将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中去,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在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使技术进步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结语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降低成本。通过建立完善成本管理系统,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增强职工成本意识,加快技术创新,将降低企业的成本视为一项系统工程。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从每一个环节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英.成本会计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童琳.企业降低成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3(24).

[3] 赵治纲.“降成本”现状、成因与对策建议[J].财政科学, 2016(06).

猜你喜欢

降低成本途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盾构法施工成本核算及降低成本策略浅析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航天器设计如何降低成本
“企业打印管理服务” 助力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