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友圈里的“隐形人”

2017-05-30胡昌清周晶晶陈旭王刚

心理与健康 2017年7期
关键词:照料阶段患者

胡昌清 周晶晶 陈旭 王刚

同学小蒙的父亲是个风趣健谈、充满活力的花甲老人,特别爱在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乐事。在众人眼中,他就像一棵沐浴在春风中的大树,生机盎然。可是有一天,小蒙的父亲却像“隐形人”一样,在朋友圈里再也看不到他的任何信息。后来向小蒙打听,才知老人家今年年初得了一场“脑中风”,经治疗后遗留下了左腿乏力的毛病,极大地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我和我妈每天都对我爸嘘寒问暖,他竟然还说我们不够关心他,今天还说了‘活着没意思这类的话。”小蒙忍不住向我诉苦了。

于是,我抽空探望了小蒙的父亲,相处半日,发现他的确和病前差距很大:

情绪和性格的变化:再也听不到原来爽朗的笑声了,小蒙的父亲看上去郁郁寡欢,有时显得烦躁,有时又感到委屈、想哭,像是变了一个人。

常常诉说身体不适:现在的小蒙父亲话不多,仅有的几句话几乎都是在和我说各种身体不适,部位涉及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腹胀、没食欲、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疼、周身窜痛等,甚至说起有一次心慌时候觉得自己得了心脏病,还为此去过医院急诊,结果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都是正常的,后来又怀疑是自己错过了检查的最好时机或者是心电图检查不出自己的问题。

能力下降:当兵出身的小蒙父亲以前也是家务一把手,每次来他家都是整洁利落的,现在的他却连简单的家务都不能胜任了,叠一叠洗好的衣服也感觉疲乏,懒得活动。

悲观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短短的相处听到的多是小蒙父亲的唉声叹气,说自己成了残疾人,腿没有力气,什么也做不了,拖累了家人,有时想想不如一死了之。

作为医生的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至少有40%~50%的脑卒中病人在卒中后有抑郁的体验,多发生在脑卒中后两个月至一年,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小蒙的父亲应该就是遭遇到了“卒中后抑郁”。

那么,对小蒙的父亲,我们可以帮助做点什么呢?

1照料者应掌握患者心理调节的4个阶段:卒中后出现肢体不利或言语障碍的患者,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适应过程。

否定阶段。患者对自己突然发病感到茫然,就像没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并不感到十分痛苦,也不认为自己已经残疾。

抑郁反应阶段。因脑卒中后导致的社会、情感、智能障碍等多种因素作用,特别是患者偏瘫后失去独立性或降低活动能力,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导致患者害怕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而出现抑郁,表现为心情沉重、忧伤、无助、悲观,或伴有悲哀、痛苦、愤怒和焦虑,程度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

对抗独立阶段。患者不积极参加康复锻炼,心存依赖,日常生活不尽自己所能而依靠他人。

承认和适应阶段。患者逐渐接受了现实。

2家庭支持很重要:亲情的关爱永远是最基本且重要的,作为家人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给予生活上的照顾,鼓励他力所能及地参加社会活动。比如小蒙和母亲虽然给予了生病的父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他们彼此在情感上的交流却不是很多,有时因为小蒙父亲不断诉说身体不适,她也会明确表示自己很反感,甚至借故离开。而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照顾,情感上的关爱更加重要,照料者应尽可能多地陪同患者。除此之外,照料者也应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患者的功能锻炼,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当患者肌力有好转时,照料者应给予热情肯定,对独立完成的活动予以赞许,使患者增强对康复的信心,提高功能锻炼的积极性,这些都有助于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重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恢复时间和过程,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药物的作用及疗效。经常与患者沟通,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多倾听安抚。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时,帮助他分析问题的来源,进行支持性的心理疏导。通过温和、亲切、具有积极意义的语言以及抚摸、握手等非语言的接触,给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安慰,减轻其痛苦。同时,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典型病例,增强其治愈信心,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4改善患者的睡眠: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易醒或早醒,白天鼓励患者从事短暂活动、散步、下棋、看书等,避免整日卧床,晚上入睡前让患者听轻柔的催眠乐曲,喝点牛奶,或洗温水澡,用热水泡脚等助眠。

5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典型的抑郁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早醒时抑郁情绪最重,患者的意外事件如自杀、自伤等易发生在这段时间,家属一定要多加留意,避免意外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后任何阶段都可发生,评估该病的最佳时间尚未确定,建议在卒中后的多个不同阶段进行,特别是在病情反复(急性加重或经久不愈)或治疗地点变更时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卒中患者出现了抑郁情绪,建议到精神心理专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如抑郁症状较轻且不伴认知与交流障碍者可考虑单一心理治疗,症状较重影响卒中康复、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者,还有心理治疗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应用较多的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一般要服用3~6个月或更长时间,如能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的抑郁症状可以完全消除。

医生常常把卒中比作脑血管“生锈了”,而卒中后抑郁更像是将“生锈”的脑血管放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这对患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由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往往非常隐蔽,其识别率和治疗率令人堪忧。因此,对于卒中患者,不仅是临床医生,照料者更需要關注其情绪变化,避免意外发生。

猜你喜欢

照料阶段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