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7-05-30刘润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9期
关键词:珠三角发展对策商业银行

刘润强

【摘 要】“珠三角”是广东省重要的经济发展先行区与示范点,同时也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聚集地之一。多年来,“珠三角”的企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资金困扰,企业内部的财富积累缓慢,企业外部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虽然政策办法的相继出台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压力,但是国内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企业发展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阐述了“珠三角”企业的发展特征,指出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企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分析了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珠三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9-0102-03

“珠三角”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中小企业较为聚集且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多年来,“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资金多次出现内忧外困的情况,企业内部的财富积累缓慢,企业外部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这些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着“珠三角”的企业发展。事实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已经加强了与“珠三角”中小企业之间的金融业务往来,不断优化金融环境,创造有利条件,解决融资难题,盘活企业资金,实现共赢互利。当前,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企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人们加以重视,认真研究并制定策略加以改善显得十分必要。

1 “珠三角”企业的发展特点

“珠三角”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即充分注重发挥海滨地域及华侨人脉优势,具体的区域发展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际化显著

“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更多地将生产制造业的上下游企业定位在外源经济上。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统计表明,2015年广东省货物进出口额达到11 65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9.48%;出口额达到7 3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2.12%,对于加工贸易而言,更是成为全部出口量的绝大多数,实现了约110%的贸易依存度。外贸来往频繁,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如今“珠三角”已与全球近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展开了多边贸易合作,同时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因此也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影响。

1.2 轻型产业主导

从《广东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的统计信息了解到,“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组织形式以有限责任公司居多,私营制占到中小企业的一半以上。当然,因为国际化战略模式的实施,地区内的外资成分企业所占比例也较为客观,已经可以持平众多集体经济与国有企业占比。这些企业一方面可引入更多的外资以国际代工者身份从事生产加工轻型贸易;另一方面也更多地承接港澳台业务,负责周边地区的制造业转移,主要通过大量劳动力、原材料等密集资源从事高新技术产品中的低价值部分。因此,“珠三角”企业始终保持着低技术性、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低端经济模式。

1.3 劳动密集度高

总的来看,“珠三角”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众多,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由于人员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也较低,“珠三角”企业往往选择在产业链底端介入,利用自身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与低廉的成本优势打开市场,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从而形成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正是不断增多的劳动密集度,使得该地区的就业吸纳人数居高不下,就业投资弹性与就业可扩容量往往要较之大型企业更有优势。

1.4 自主创新力弱

由于“珠三角”企业多开展加工贸易,加工材料多为客户自备或企业自购,形成了简单的基础性贸易。而大量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却很少出现在“珠三角”中小型企业中。可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来技术的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0%,而资源的消耗正在不断增加,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的增值能力不强,将使得“珠三角”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到自身收益。

2 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2.1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接触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等诸多问题,无法按时偿还商业银行贷款,同時还刻意隐瞒自身经营状况与伪造财务报表,甚至直接选择在其他银行重新开户计算,使得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存在巨大的风险,难以掌握企业实际资信,无疑使商业银行的支持行为变成了形式主义,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将影响后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决策。

2.2 企业运营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失去科学合理的判断力,在企业规模扩张与资金运转上存在很大的阻力,其经营决策管理的方式显得不合理、不科学,总围绕家族式模式开展经营,企业内生动力不足,面对商业银行给予的金融支持,也无法快速地适应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利润一再缩水,经营频发困局,银行贷款偿还难度增加。

2.3 企业贷款担保资质有待强化

多数企业在融资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商业银行贷款准入条件,多选择企业自筹或民间借贷。由于企业的自筹资金十分有限,小规模生产经营下多选择自产自销,无法壮大自身的经济基础。当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增强后,企业的抵押、质押物品仍然缺乏实际效力,无法让商业银行对企业自身成长度、经济现状与偿还能力等做出合理化预判,因此商业银行只能放弃对企业的有效金融支持,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

3 商业银行支持“珠三角”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构筑“珠三角”中小企业信用工程,打造诚信氛围

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其要点就在于考察企业的资信度,要通过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来营造更有利于企业诚信发展的环境氛围。重点从3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动员社会各层次力量,认真约束政府、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行为,强化信用文化宣传。其次,完善“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征信体系,设立专用企业信用档案,组建信用数据库。对于典型的诚信企业,可适当放宽信贷口,树立诚信即融资的信用形象。最后,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企业金融帮扶,设专职队伍展开企业财会人员技能培训,规范各财务制度与报表,力求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 进一步转换“珠三角”中小企业运营机制,适应市场需求

第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全面地收集“珠三角”地區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源整合利用、投资规划、民间借贷等方面的信息,认真分析掌握企业的发展差距与不足,理清企业在获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后的具体发展意向。

第二,具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产品。总结归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后,能够具体设计出既符合商业银行特色又能针对性地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系列产品,化解“珠三角”企业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贷款危机。

第三,严格审核信贷专员资质。商业银行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优化信贷岗位的人才考核选拔机制,力求科学、公正;银行应该注重行业人员的道德风险,择优录取德才兼备的人员,对品德的考核可以借助必要的考试、民意测评等方式完成,确保信贷专员的形象气质佳、精神状态良好、品行端正、技能出众。

第四,强化考核人员绩效工资。商业银行应重视对“珠三角”企业发展的支持,在审核人员资质的同时,还应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研究适宜的绩效工资,积极挂钩信贷人员的销售业绩与盈利收益等表现。

3.3 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第一,审批提速机制。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应秉承“简化程序、优化条件、节约成本、浮动利率、分解责任”的原则,下调贷款审批门槛,建立健全信贷管理体系,确保审批提速。

第二,利率定价差别化机制。商业银行应灵活地调整利率定价,针对“珠三角”地区的所有企业开展差别化定价,充分考核各企业资信风险、经营规模、担保条件、发展前景等因素。

第三,阳光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应广泛实施信贷业务阳光收费制度,严肃抵制违规违纪的乱收费、乱营销的做法。银行的工作人员应该综合评价中小企业自成长能力与风险抗压能力,积极调整利率,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第四,电子处理技术。商业银行应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建设电子银行,优先对中小企业的现金交易、频繁划转资金等工作实行网上银行作业;商业银行应支持“珠三角”企业广泛普及安装POS机,并选择地理位置绝佳的地点安装ATM机,还可以推荐使用金融结算自助服务终端EPOS;银行应积极组织专员为企业人员培训,强化企业的自身金融服务能力。

3.4 进一步构建企业担保体系,支持“珠三角”企业健康常效发展

政府及商业银行应努力为“珠三角”企业牵线搭桥,寻找并推荐资质优质、信誉突出、实力雄厚的担保机构,构建企业担保体系,支持企业发展。

第一,大型集团企业担保。“珠三角”地区同样有很多集体经济企业与国有企业,这些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资源集中、资金实力雄厚,因此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担保。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职能,组织在银行对接服务的大型企业充分发挥社会正面作用,努力为中小企业担保,为中小企业的持久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大型集团企业还应该主动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实施担保,同时应注意结合自身的信用量将中小企业的可授信额控制在合理区间。

第二,财政性或经营性机构担保。政府应该努力为中小企的融资担保问题出谋划策,认真研讨后可考虑出资建设财政性担保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担保,其中的担保额度资金出现损失由政府的财政划拨负责调补;也可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法人等共同出资成立经营性担保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有偿性的专业担保。

第三,企业优惠政策的制定。政策是主管部门、银行与企业发挥市场职能的重要指导,因此国家应及时制定优惠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在政策指导下,相关权力部门的手续办理审批中可免收费用;财政性与经营性担保机构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推行更低的贷款利率等。

参 考 文 献

[1]陈思睿.“珠三角”地区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陈彩玲,黄茜岚,刘绿妮,等.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14):93-95.

[3]王佳,刘秀丽,杨瑞.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79-80.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珠三角发展对策商业银行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