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2017-05-30梁春梅张卫娟
梁春梅 张卫娟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对话形式。课堂上,师生间的提问互动交流要做到有效、可行,关键在于教师设置问题的技能与提问交流的技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反馈;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互动教学中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以教学为目标,以语言为传播载体,达到多项交流的活动。活动中,教师不断向学生质疑发问,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因此,课堂提问问题的设置对课堂反馈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互动问题设置上有明显不足,存在“没话找话”,简单地设为一问一答,或把提问互动问题设置太深奥等现象,无法唤起学生探寻的兴趣……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课堂案例:
课堂片段1:
老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时,情形如下:
老师:同学们好,请问大家进入教室时,是如何找到你的座位的呢?
学生: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当看到我的同桌时,就能确定我自己的座位了。
老师:看来你每天来的都挺晚,那么如果你的同桌没有在座位上呢?
学生:那么,我可以看我前后桌的同学。
老师:如果你是第一个先来到教室的人呢?……
课堂片段2:
一位教师在讲有关矩形、正方形的内容时,有如下片段:
老师:一组邻边相等,且其中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它是正方形。同学们有发现吗?具体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设计到三个重要素,有一组什么相等?
学生:邻边。
老师:有一个角是什么角?
学生:直角。
老师:而且必须是……
学生:平行四边形。
从以上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片段1和片段2提问的问题并不是很有效的去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教学主题。片段1如果用切入生活的事实,比如看电影时找座位的提问引入主题会更有效果。片段2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太过于直接化,其中是提示太过于明显,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是原意是想引导学生发现三个要素,只是这样设计了三个连续性的追问,很显然会使学生思维、识记的能力大大降低,是教师的单方面的活动。
从以上课堂反馈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互动方面存在的不足。课堂上,师生间的提问互动交流要做到有效、可行,其关键在于教师设计引导问题的技巧。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及与学生的交流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 注重问题的设置
1)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身去体会观察、联想、抽象、数学化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设置的问题要有趣味性、生动性,要具有数学特色。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2)提问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琢磨怎样学。引导学生合理质疑、正确判断、总结概括,让学生学会附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强学生自已的探究能力。学生在回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课堂反馈,可能这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利用好这一时机,据此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设计合理案例给学生分析,促进学生正确思维的生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3)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衔接,在课堂提问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求知欲望新高度。杜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古老模式,因为这样看起来课堂气氛好像很活跃,实际课后学生却很茫然,不能完全吸收课堂所讲内容。这样提问很浅显,学生收效也不是很大,因此,需要在课堂提内容中增加些深度,才能使学生回味有劲,学之有力,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2 注意提问交流的技巧,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比如,我们在找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教师直接点名,而有的教师则面带微笑走近学生:“这个问题这们请某某同学来发表一下他的想法”。显然这两种沟通方式在效果上是有差别的。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不仅可以增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打通师生之前交流的障碍。另外,我们教师在提问交流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语言的简洁明了等等。最后,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因人而异,整体提问。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可以选取后进生来答题,这样即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比较有思维难度的问题时,可以选取中等生来答题,这样即可以促其思考,又可以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提问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或是综合性表述的问题时,可以选取优等生来回答,这样即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又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潜力。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要即时给予肯定,让全班学生可以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潜力的概括表达力,进而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3 了解提问学生的个性特征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而有的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就要根据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以便教师及时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有的学生比较外向,爱说话,课堂课下无话不谈,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有所控制,否则会偏离教学目标。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要多关注他们,不要将之置于“遗忘的角落里”。
4 把握好提问交流的情况,做好课堂教学中最到的反馈回复
教师一定要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及时的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准确反馈信息,并对提问交流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做出简单、精炼、深刻的判断,以此准确把握学生对教师所传输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哪里达到了授业的目的,哪里还没有完全领悟,及时调控教学进度;另外,教师还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情绪、神态等,以得到间接的回馈学习效果的信息,进而迅速调整教学,将教学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梁斌.注重提问技巧,成就智慧课堂[J].新校园(上旬),2016(11).
[2] 张艳梅.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J].卫生职业教育,2003(09).
[3] 张文良,董学茹.浅议教学的课堂提问[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04).
作者简介:梁春梅(197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小学高级教师。